初入职场时,你犯过哪些你以为是弥天大错,实际上却不值得一提的错?让你误以为如此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4
阅读量:
13

把公司刚得的奖杯给砸碎了。

刚毕业,在一个大型地产企业做PR。

这工作人模狗样的,每天穿着西服,进出公司名字命名的大厦,陪领导参加各种成功人士杂志的访谈,作为公益基金代表上台分享什么的。

总之在地产不错得那几年,就是理想职业,赛过如今大厂程序员。

但是要求也特别严格,穿着甚至领带、袜子颜色都有规定,而且代表公司形象,要求一个谨言慎行,外出代表公司出席活动就是品牌代表,行为举止什么的都有BI(员工行为规范)准则。

这事发生在入职第一年底,各大媒体排行榜颁奖,我们企业拿了十几个不同的奖项。

其实内部人都明白,就是平时做的广告多, 人家媒体投桃报李,年底也给几个品牌奖,让部门花出去的广告费有个回报,证明给老板看,钱没白花,品牌价值又提升了。

恰好那一天,市场部门一把手陪大领导出差,二把手去参加一个重要峰会发言。我上面的PR经理姐姐孩子家长会请假。

于是,我一个刚到公司半年的萌新,代表公司去中国大饭店,参加某知名自媒体平台年度大奖颁奖典礼,上台领取一个行业知名品牌奖项。

按我经理姐姐的话说:

“没啥,和小学三好学生领奖一样,上台,拿证,合影,下台,吃自助餐,回家。对了,一般还有一份手办礼啊,这家媒体给的都挺丰厚,去年是年货礼包和红酒,你拿回家就行了。”

唯一叮嘱我的,就是看清楚奖杯和证书,别拿错成别人家的,上台乱,发奖站的顺序未必是证书顺序,要是错了台上别说话,下台找主办方换对了再拿回来。

我心想一个23岁大小伙子,这么点事办不好?您放心吧。

结果到了以后前面全程顺利,第一次坐在大会前面两排,有企业桌签的那种有桌子的席位。摄像机怼着脸拍过来还得放下手机做一下表情管理那种待遇。

上台领奖前专门去厕所检查了裤子拉锁、皮带、领带都一丝不苟,怕出笑话,企业的司徽戴在西服上,和颁奖领导握手温和而有力,合影前检查了奖状没拿反。

一切都是那么完美,直到会议结束,吃自助晚宴了。

我心理觉得可算放松了,手里拎着公司的奖杯和奖状,顺手放在了大会发的资料袋里,靠在椅子边上。还喝了点红酒。

吃到第二轮时候,我担心牛排去晚了抢不到,着急站起来腿往后一顶椅子。

只听——哐当,纸袋倒了,摔在光滑大理石的餐厅地面上。

里面水晶雕琢刻着公司名字,刚到手明天带回去还要请摄影师拍照发新闻的奖杯,砸了。

造型别致的奖杯碎成了好几段,上面一个玻璃球滚出去半个屋子。

旁边一群人一脸同情的看着我,我追着把球捡回来和其他玻璃碎片胡乱一起塞进纸袋,也没吃饭心情了,拎起来就跑。

出了灯火辉煌的饭店,门口车道上,我扯开领带觉得自己面临了人生最大的危机。

企业好容易年底得一个奖,奖杯被我摔了,除了我没一个人看见奖杯啥样呢,怎么办?明天回公司怎么交代?这肯定得给我开除了啊。

弄得我一时想回去找主办方再给发一个,又明白根本不可能。别说按照数量做的,下面刻着得企业名字也不一样啊。

我失魂落魄给经理姐姐打电话,准备做好第一份工作被开除的准备。

电话通了,我把事情一股脑都说了,然后等挨骂。

没想到经理姐姐风轻云淡的说,哦:“碎的厉害么?502能粘上么?”

我如实说:“稀碎,粘不上。”

她说那这样,你先回去会场,站在会场签到墙那里,看看谁拿着奖杯没走呢,和人家说自己奖杯在同事那,借他们的奖杯用手机拍个照发朋友圈,要拍的清晰点,只拍奖杯和背景墙。

我赶快回去,的确不少拿着奖杯的人刚吃完陆续离场,我挺容易就借到一个奖杯,连续拍了几张特写。千恩万谢还回去,赶紧又把照片发给经理等消息。

结果经理姐姐就回了几个字:“行了,回家吧,没事了。”

我说那碎的奖杯呢?她回:“找个垃圾桶扔了就行。”

我哪敢,一心忐忑的回到家,第二天去上班,趁人少时候跑去经理办公室,小心翼翼的问,昨天那个奖杯咋办?

经理说没事,以后小心点。我昨天让美编给照片PS了一下,改成了公司和奖项名,等下你不是要发内网、外网新闻么?用修过的图就行。

我说那眼前是没事了,不是还要把实物交给公司行政的荣誉奖品陈列馆,登记做移交手续么?

经理姐姐说,哦,我早晨把照片发给做奖杯、奖状的供应商,让他照着做个差不多的了。行政要是过来问,你就说放在我们这里先拍照发新闻,过几天再给他们交接。

三天奖杯能做好,到时候你拿着新做的去入库就行了。那玩意儿陈列馆里面好几百个呢,没人看。看见了也没人比较是不是细节一样,就是落灰的东西。

我惊讶的合不拢嘴,说那个奖杯造型挺独特的,做奖杯的能找到?

经理姐姐说这东西都是模板造型,一次只颁奖几十个谁给你单独开模啊。两三百做一个。

然后又补充道,不用单独报销,过几天春节前是咱们公司年会,做员工奖杯也是你的事,让他们多一个打样冲抵了就行。

我出了办公室仿佛卸下了大包袱,体会到原来传说的“上面有人保你”就是这种感觉。

直到后来干了几年,无意中知道,当初公司从刚成立,到几次搬家,早期的奖状、奖杯早不知道哪去了了。基本上十年之前的奖杯、奖状,都是后来按照照片资料,找做奖杯的复刻的。

但哪怕直到自己后来当了部门领导,依旧很感谢当时的经理姐姐,风轻云淡的就把我认为天大的事情给遮掩了。而且也只有我俩知道。

关注也说,阅读更多有趣的思想。
一个人该怎样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事,并以此规划自己的人生?在采购过程中,已经和张三谈妥了,突然李四提供了更好的价格或品质,如何优雅地拒绝张三?为什么职场上很多人都喜欢在「姓」前面加个「小」来称呼别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