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上海越来越没有夜生活,晚上越来越冷清了?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3
阅读量:
12

我个人认为这说明上海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了,我去过很多城市,看到过很多夜市,那些夜市就像上海15年前的模样,一个小店可以把桌椅板凳全部铺在人行道上,到处都是烧烤的签子、饮料瓶、酒瓶、纸巾垃圾,地上的油烟污渍,明亮的灯光和嘈杂的人群,把整条街妆点得像白天一样。这就是平民百姓的夜生活一隅,而那些店铺通常都是在居民楼的一楼,上面就是各家住户,这类夜市往往都要开到凌晨三四点,我相信每个人只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就知道,楼上的居民会有多难受,而街上的摊贩、来往夜市的人群有考虑过那些人的感受吗?我想并没有,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样合法合规,夜市开着我当然能消费,我有说话聊天的自由,你住这楼上你就自认倒霉,你们可以去看看外地的夜市,我想说我去的大部分城市的夜市都是开在老旧居民小区密集的街道两边,桌椅摆到人行道城管不管,晚上人员嘈杂警察不管,地上满是油渍环卫不管,为什么是这样的局面,因为对于外地城市来说首先是要抓消费抓经济抓就业,为了经济可以牺牲一些人的利益,可以允许街道脏乱一些,用人来形容就是先得填饱肚子。外地的你们看到的“烟火气”,其实是以牺牲附近居民安宁的生活为代价建立起来的,是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身的畸形思维。而上海不同的地方在于,上海已经早早地填饱了肚子,现在要注重一下外表了,作为一个超一线城市,上海很早就开始整治了,以前的彭浦夜市,再早一些的云南路夜市,已经早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上海在城市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同时也牺牲了很多经济利益。这两年因为疫情影响,地摊经济又开始复苏,但是大家可以很明显感受到,上海的地摊不是随便哪里都能摆也不是谁都能摆,首先就得证照必须齐全,其次地摊大都开在商业广场或者闹市区,不是以居民区密集的地区为核心了,现在的泗泾夜市、南京路上的摊位和彭浦幸福夜市就是很好的例子,像烧烤、火锅之类的饮食店也不允许沿街摆桌,全部赶进店内,一来杜绝了街道的脏乱差,二来减少了马路上喝酒聊天的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文明城市就是这样不会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而去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那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一些小本生意在面对高昂摊位费的时候就消失了,你在外地可以看到一份几块钱的小吃,在上海这点利润连付摊位费或者门面费用都不够,还要各种办证照,很多小摊小贩就消失了,而这些平民化的食物和小玩意才是构成很多平民夜生活的元素。所以如果你有钱,你在上海一定享受得到夜生活,不会觉得上海夜生活冷清,比如你可以晚上和朋友先去居酒屋喝一杯,然后去码头包个游艇吹吹黄浦江的风,再来可以去酒吧喝酒跳舞,可以去KTV唱歌,可以去spa会所做个全身按摩,可以去足浴店做个足疗,可以去live house,可以去看夜场电影,可以去看脱口秀,可以去看音乐剧话剧,可以去温泉酒店玩上一整晚,你说上海没有夜生活,其实是缺少了小时候那些平民路边摊而已,换来的是周围居民的安宁和城市的形象。上海一直因为冷漠没有人情味而被批判,在夜市这件事上很能看出上海的人情味体现在哪里,那些叫嚣上海没有人情味的人,你们看看你们的家乡,看看那些占满街道的摊贩有没有人情味,看看油烟直冲楼上住户的小店有没有人情味,看看坐在路边喝酒大吵大闹的人是不是冷漠无情,如果你们把居民楼下的广场舞、路边到处摆摊的流动车和沿街摆放的桌椅看作是大城市的烟火气,那其实是公德心的丧失,人性的冷漠和利己主义的体现而已。任何事情的合理性都要建立在对他人利益不侵害的前提下,上海做到了,其他城市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