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继电器在 PLC 中的作用是什么?
题主指的是PLC程序时间模块吧。
我们来看下图:
图1中的TON就是通电延时模块,类似于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
我们看图1最左上侧的TON模块,它左上侧开关量输入端口IN接的是SB11_S,即控制按钮的触点。由于继电器或者控制按钮的常开接点在闭合瞬间会发生弹跳,故PLC要配套20ms的延时通电模块来对开关量变位信号实施判误;TON模块的右上侧输出端口Q接的是SB11,它就是反映开关量状态的寄存器,图1中用于保存SB11的状态;TON的左下侧PT是延迟时间T的设定,右下侧ET是计时参量。当计时时间清零后通电延时过程结束,右上角的SB11就会翻转,即SB11=1。
我们看TON的说明书:
我们看到,当IN出现高电平脉冲时,系统延迟T后其输出Q变成高电平。当IN重返低电平时,输出Q也同时重返低电平。
我们看一个例子:
图3的左侧是一次系统图,右侧是二次接线图。左侧与一般的星角转换电路无异,右侧则完全不同了。我们看到右图是PLC的输入输出接口,其上部是PLC的开关量输入接口,这里有起动按钮及停止按钮开关量状态、断路器QF和交流接触器的开关量状态等等;下部是开关量及继电器量输出接口,这里接入了5只接触器线圈,还有5只信号灯用以反映系统工作状况。
我们首先看PLC的开关量输入程序,如下:
我们看到,图4与图1是类似的,用TON通电延时时间模块实现开关量状态采集,并执行判误。这里的延迟时间都是20毫秒。
以下我们把PLC执行电机星角起动和正反转控制的程序局部浏览一下,具体就不解释了:
程序浏览就到这里。
作为对照,我们看看通电及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电压与常开触点的动作对应关系:
由图8我们看到,通电延时与断电延时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线圈得电后延迟一段时间后触点变位,后者是线圈断电后延迟一段时间变位。
注意: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线圈断电了,时间继电器不是应当全部状态都归位了吗?怎么还能实现延时?可见,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控制断电并不是它的线圈,而是输入接口电路。显见,这与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不同。不过,对于PLC内部的通电延时模块TON与断电延时模块TOFF来说,它们是一样的。这也算PLC的特征之一吧。
最后,给个常用继电器的运用和选配链接,供参考:
继电器怎么选?一文读懂继电器技术原理和常见疑难解答就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