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里的李达康是个好官吗?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3
阅读量:
13

印象里最深的的一个片段:

大风厂安置费4500万,李达康开会摊派:财神爷2000万,孙连城1500万,赵东来1000万。

孙连城会上直接抱怨,“我们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马上发工资都够呛了。”

李达康在会上动怒(虽然他经常动怒),“你那意思,我再给你补点是吗。”

一来二去,孙连城不仅没能减少份额,还惹怒李达康,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比较下来,赵东来就聪明得多。

会后单独找李达康汇报,并且做足了铺垫,也给足了李达康面子:

“刚才在会上,我提了一嘴,怕影响不好,就没说。”

“那我可真说了啊?”

“这1000万我是真拿不出来,你这让我怎么干警同志们交待,你要是真要我拿,好,给我签个条子,或者把我开了算了。”(太久没看记不得了,大致意思是这样)

李达康听后,没有生气,稍微思考了一下。

“东来啊,这1000万你们不用出了,我来想办法。”

结果怎么样,赵东来一没惹怒李达康,二来还把任务推了。

区别是什么,就是两个人面对李达康的方式。

李达康是实干家,或者“认为自己是个实干家”,所以很讨厌懒政、庸政的孙连城,另外你在会上直接反驳李达康,下面的人怎么看?被摊派的另外两人怎么想?所以李达康动怒其实有三层理由:

1.单纯对孙连城不满。

2.通过动怒,震慑其他被摊派单位。

3.侧面反应这件事严重性。

赵东来就很聪明,会上不直接反驳,私底下找了商量。

在商量时,把“干警同志”、基层一线人员摆出来,表示自己和他们统一战线,也是个“实干派”。

李达康喜欢实干派。

所以才会有对孙、赵不同的态度。

不管在哪里,一个喜欢实干派的领导,永远都会受欢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