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事是你去了美国才知道的?

发布时间:
2023-08-15 23:35
阅读量:
13

大学校园里遇到的:

1、传说中的美国学生独立自强,不靠家长?呵呵。美国的学生上大学,全家组团送他/她,恨不得什么家具、书本、办银行卡都是家长一路陪着的。毕业的时候也是组团来参加毕业典礼。至于学费,除非是太穷的家庭,需要学生靠自己贷款,不然家长都是替孩子付高昂的学费的。

2、美国学生也是会作弊的。我监考的时候,大概有两百多个人的教室里。就看着眼前的那个学生抄前排的学生的答案。我只能说,眼神儿真不错。除了教室里的考试,平时判电子版的作业、quizz、考试,到处都是互相抄来抄去的答案。一个40人左右的班里,有原创性的答案不会超过五个版本。甚至有学生直接一模一样的就复制粘贴过来了。

3、美国的学生抽大麻是常态,或者直接就在自己的屋子里养大麻。这一点倒是没啥好讲的,毕竟很多州都合法了。爱抽就抽吧。

4、篮球场里有个默认的规矩,就是打半场的人要把场地让给打全场的人。而且一般他们打篮球都是叫好了七八个人一起来,小概率情况下他们会加一个不认识的人一起玩儿,而且极少传球给你。你要是心脏足够强大、足够有耐心,那么他们也还是会保证每一个在底下等着的人可以一起玩儿的。但是这需要你能逼逼,如果一直不讲话,他们就一直占着场子玩儿到走。

5、篮球场里常常丢东西,尤其是偷手机,别人把你带的球拿走了或者换走了。叫了校警也就是给你记录一下,然后给学校里发个邮件让大家注意。东西是不可能找回来的。所以习惯了把手机放在场地外面的,务必记得放在包里。务必叫朋友在场下帮你看好。

6、传说我们校警每年靠罚单能罚出100万美金?我大概贡献过三四百刀吧。尤其是过节、有比赛的时候,停车场的栏杆拉起来,故意勾引你进去停车,然后再贴 ticket。这就是所谓的科学养猪吧。

7、美国的学生是我见过的最在意成绩的人,他们会直接找老师要分。亚裔学生没考好,会认为是自己没学好。美国的学生没考好,会认为是老师没教好。教课的内容数学含量越高他们就越不满意。学期中途更改syllabus是大忌。上课不开玩笑或者不夸学生的是老师是不被受欢迎的。他们更愿意被当成小学生一样,啊,你真厉害,你非常棒棒,你要加油,excellent!然后学期末一定要给他们一个高分。他们是金主老师是服务者。

8、大雪天的时候,美国学生赶去上课或者去食堂吃饭,上面穿着厚厚的大鹅,底下穿着个小短裤和小拖鞋,手里拿着个电脑就去了。我担心他们会不会得老寒腿?

9、IT相关专业一堆印度人,数学相关专业一堆中国人,读到博士的美国人数学以及计算机水平很好,跟他们比亚裔的博士没有明显的优势。

路上或者出去玩儿遇到的:

1、这是我来美国的第二天遇到的,有个黑哥人高马大的,找我要钱。理由是他想要打篮球,需要有人给他赞助。他需要买鞋、买球、租场地。我当时也是蒙了,那想着就给他钱吧,然后掏出钱包里的5块钱,他说“no,no,that one。”他指着另一张20块的。我当时也是着急去赶着坐火车就把钱给他了。心里就想,我还是别瞎逼逼了,这位大哥我既打不过也跑不过,破财消灾吧。就是要钱的还要挑一张大额的,也是很搞笑。如果我有一张100的是不是就得给100了?

2、美国大城市的公交车可能很多人没坐过吧,我坐过几次,简直神奇。因为它没有明显的站牌子也没有固定的下车地方。全凭乘客在后面拉绳子!!绳子连着前面的司机所在的地方,只要有人一拉,司机秒懂,会在一个乘客非常满意的地方停下来。那么如果是我这种不熟悉线路的人可就傻了。因为即便是google上面要停下来的站,如果没人等车也没人拉绳子,他,他就,不停了!!不过这种体验也是很有趣了。

3、偶尔加油的时候或者逛超市的时候,会遇到有人找你要钱。说是需要帮忙加油或者无家可归需要帮他买个吃的什么。我一开始还愿意给,后来一律回答: sorry,no cash。

4、美国人对于Trump的态度真是天差地别。我坐uber的时候一个老哥跟我扯了一路,说什么Trump做了这呀做了那呀,他算了算,比以前的到手收入还高了不少。我开车从家出去,周围的几个小区还是支持拜登的,往外开出去一小时就全是支持Trump的了。

5、酒店里一般都没有牙刷、牙膏,但是一定会配上咖啡机、微波炉。就算是 Hilton、万豪这种酒店,也有可能很老很破,浴室里的水味道也很重。还不如住Airbnb。

6、看见警察闪灯就老实停车。除了在路上被扑过,我还在一次住酒店check in的时候看到前面的顾客闹事儿叫警察抓起来了。还有一次是从吃完饭出来看到马路对面的银行出现了一堆警车,仿佛是有人要抢钱被抓了。总之我现在看见警察都慢下来然后躲的远远的。

7、美国很多旅行地都非常类似。尤其是大西部地区的自然景观很相近。很多地方成为热门景点比如黄石、迪士尼、拉斯维加斯,都很一般。可能是因为大部分美国人真的没见过好玩儿的地方是啥样子。

8、很少能看到肯德基但是到处都有麦当劳。麦当劳的水平差异巨大,机场里的麦当劳相对好吃一些。美国的麦当劳不如国内的麦当劳好吃。像 Shake Shack、In n Out、Chick-fill-a、popeyes这种店里的汉堡,火过一阵子之后,最终都会趋近于麦当劳汉堡的水平。

9、机场里如果叫 disability 服务是免费的,可以快速通道过安检。我就观察坐在椅子上的人吧,有的人好像也没啥大毛病的样子。

10、我的朋友不太会讲英语,在三藩转机的时候,成功的用粤语完成了check in。在底特律机场有用中文播音

日常的衣食住行:

1、美国超市里的三文鱼,很多都是越南产的。牛油果是墨西哥产的,羊肉都是新西兰的。亚马逊上的小家电几乎都是国货。超市里也有不少中国人民爱吃的东西。比如鸡心、鸭腿儿、馄炖皮、蟹肉棒、李锦记的酱油。这种我们以为只有中国超市卖的,很多州内的连锁超市或者local 的有机超市也卖。价钱可能还比中超便宜。

2、每个州之间,每个城市之间,甚至每个城市里的不同block都是完全不同的。正所谓人们只关心家门口20个mile以内的事情。比如佛州的高速是从左边出口加油的。芝加哥我去了十几次了,从来不敢去海德公园。在迈阿密打车人家上来就说:no english,only spanish。在犹他州有很多一夫多妻的家庭。在洛杉矶的韩国城吃到了地道的韩式参鸡汤。在纽约上东区很少看见路上有人。

3、同一件事情,比如亚马逊退货,机票改签,第一个客服告诉你不行,换一个客服就告诉你行了。然后时常会被转借给一个有着浓重的印度口音或者拉美口音的客服。我在这方面的英语倒是提高了不少。

4、美国 USPS 的车是右舵位的,而且美国的快递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是我约了pick up,那么要收费,如果是蹲小区里的快递车,直接把包裹扔给快递员就是免费。

5、常常能看见有路人跑步或者骑车,风雨无阻。无论是大冷天下大雪,还是大热天暴晒,都能看见有人在外面的人行道里跑步,骑车,这一点上我对老美甚是佩服。

6、车行无论是买车、修车还是保养,一圈问下来,还是老美开的车行价钱公道一点。华人车行也有好的,但是一旦换了老板就完全不是一个风格了。

7、我在美国餐馆里吃饭,服务员一定要问“everything good?”有时候要来回问三四遍。真的好烦人。尤其是我们聊天的时候,她跑过来打断我们,我真的很想回一句 not good。然后在商场里大卖场里,想问个衣服、鞋之类的去哪里能有合适的。找半天找不着一个能问的服务员。商场和餐厅的服务员要是能换一换就好了。

8、有些地方的电线杆上会挂鞋,挂多了看上去还挺吓人的。听说是用来做XX交易的。

9、超市里有专门给胖胖的人坐的电动车。跟他们的胖胖比,连欧洲人都算匀称了。

10、一开始被subway或者是食堂里的三明治窗口逼疯了。每次都要问我配什么,但是我完全不会回答。主要集中在橄榄、沙拉、奶酪都不认识也不会用英语讲,也不是太能吃出来有什么区别。一度都用 everything 来点菜。就是现在了有的也不会讲。

平时工作里遇到的:

1、行政办公人员很好说话,基本上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回邮件都回的很快。如果他们回答不了,也会尽力帮你找到可以回答问题的人。其它行政人员也很不错,有时候会朝你笑一笑聊聊天啥的。有些时候规定的东西也是能通融的,并没有以为的那么刻板。

2、我的老板从不和我们建立私人关系。我们自己做老师的时候也被要求不要在给成绩之前和学生建立任何私人关系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大家关系近一些。

3、有一次要参加一个系里组织的,对 chair的评价。要求大家都去。我和另外一个老美因为上课所以去的晚。结果人家干脆就不去了。我颠儿颠儿跑过去,人家还为了我延长了一下会议时间。也不知道是我的太认真了还是老美太不care了。

4、开学术讨论会的时候,是可以直接打断演讲者提问题的。在东亚的文化里,一般都是以不讲话听发言人把讲的内容讲完再提问题。如果突然打断提问或者举手提问可能都是一种不礼貌。在美国参加workshop,正好要反过来。你从头到尾不说话,人家才觉着是一种不礼貌,说明你没好好听呀。用一个老印同学的话讲:just say something. 有时候他们会问一堆毫不相关的问题,或者讲一些完全自嗨的内容。而且常常就问了都不举手的。反而是我们不张嘴的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会被老板喷的。

5、工作时候的等级观念是很重的。比如我或者我师哥出去讲论文,没说五分钟底下及一堆人问问题瞎逼逼。换成我老板或者是我们的老大出去讲一模一样的ppt,胡扯八道了二十分钟,底下没一个人质疑的,一律都是 very interesting,very promising,blabla。呵呵呀呵呵

去医院、或者买药时候遇到的:

1、医疗保险非常重要。我在美国受过一次大伤,需要做开刀手术。没有医保大概要交一万多美金,走保险以后依旧要花掉三千多刀。这是几十年来第一次觉着买保险有用处。

2、感觉吧,医生不太把病人当回事儿。或者说,美国人才是 真*战斗种族。我去看病的时候,首先要预约,从腿折了到我看见医生之间隔了三天的时间。好不容易遇见一个白大褂儿的人进来,问了一堆东西,结果发现她是护士。让我继续等。过了很久又进来一个人,好嘛,还是一个护士。最终医生进来了,问我疼不疼,看了看,就说那做手术吧。就走了。。。我擦,连个核磁共振都不做吗?最后决定做手术,复检的时候,医生又问,你觉着疼吗?我说还行,医生回答,那就拆线吧。我???合着我说不疼就算不疼了?是我太娇气了?反正整个过程体验非常不舒适。医生不是很care的样子。

3、看病的时候,自己的英语就是个渣渣。护士问了一堆问题,没一个能听懂的。后来看了一个文字版本的,其实就是问是否药物过敏,是否有病史之类的。但是吧,除了一个allergy,遇见问题就答no,啥都不知道。

4、一个朋友跟我讲的,说是怀孕了做孕检。血糖值大概就比超标值低了一点点。医生说没事儿,该干啥干啥去吧。朋友吐槽说有一点点教条。

5、去CVS、Walgreen买药,有时候问店里的人能不能推荐个感冒药、跌打损伤之类的。感觉不如自己先 google一下靠谱。

6、可以免费打流感、乙肝、HPV之类的疫苗,如果觉着有必要的话还是去打一下吧。

7、普通的医保不包含体检、看牙。我以前的房东跟我讲,她老公买机票坐飞机回台湾、约医生看牙,治好了然后再坐飞机回来。加在一起的钱,依旧小于在美国约医生看牙的费用。

在美国认识的其他族裔:

1、中国人和老美谈恋爱的见过不少,最后能走到结婚的迄今为止就见过两个。

2、ABC、美高、美本、美研究生是四个不同的群体。除了因为共同爱好、社团、或者一块上过课以外很难有交集。突破次元壁能走到结婚的也不多。尤其是ABC,好像找的另一半也会是ABC、BBC、CBC。。。

3、在越南人眼里,我们是_______。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我非常惊讶。后来又认识了不少越南人,发现他们很多来自北部地区的人还能听懂一点中文,认识不少繁体字。听他们讲越南话隐约觉着像广东话。

4、香港、台湾地区的人会称自己为_______。然后呢,台湾地区的人跟我讲话会讲普通话。但是转脸给我发微信就会用英文,不知道是他觉着是我看不懂繁体字还是他看不懂简体字。

5、美国很多大城市都有Hmart。里面会有很多蓬蓬头的韩国阿姨挑菜菜。就跟我住在韩国的时候一样。看着挺好玩儿的。

6、我有个土耳其的朋友。我问过他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你在这里不太容易能买到阿訇认证过的肉,你咋解决的?小哥儿思考了一会儿给的答案是:我不买阿訇认证的肉是逼不得已。我只要不是故意去买那些肉,就可以了。

7、印度人嘴上会讲他们已经没有婆罗门刹帝利这种东西了,但是他们的行为多少还是遵从种姓制度的。很多来这里读书的印度人都背了极重的贷款,这仿佛是一个产业了。

8、除了加州,几乎看不到日本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