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女主清醒理智或者疯批的文?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1
阅读量:
15

《郎君》

我叫章烟儿,出生于望都一个名声显赫的家族。家有土地几百亩,商铺无数,车马和仆人可同朝中三品大臣相比。

我姿色绝然,倾国倾城,在望都以美貌著称,众多男子仰慕我的容颜,府中门槛快被红娘踏破。

父亲说,远在京都的陛下也听闻了我的天资绝色,虽然未动声色,但听朝中好友所说,瞧着意思想要让我入宫为妃。

我大吃一惊,心中慌乱,眼下天下民不聊生,陛下昏庸,兵戈四起,梁国已经岌岌可危,陛下不整日想着如何整治天下,倒还惦记上了我这个漂亮的女子。何况陛下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头子,我实在不乐意作践自己,去给一个老头子作妾。

为了避免入宫,我便趁着父亲好友的聚会,四处打探,终于在一个角落,瞧见了一位英俊潇洒的少年。

少年沉着冷静,亦会舞刀弄枪,听说也是大家世族出生,是皇朝宗室之后,才华学识样样出众。

旁人都说他有将军贵人之相,日后定有前途。

我心下满意,日后做个将军夫人多好。

于是,在聚会中我不时的向他抛去媚眼,有意无意展现我的美貌。

对于相貌,我是自信的。

宴会后,我日日在闺中翘首以盼,一边担心朝廷突然下旨让我入宫,一边担心那俊朗的少年对我无意不来提亲。就在我日日夜夜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琢磨着要不要另外物色一个男子时,他踏入了章府门槛,身后是十里红妆。

我放下心来,会心一笑。

后来如我所愿,我嫁给了他,梁琛。

这是我自己挑选的男人,我很喜欢。我们有过一段非常美好的日子,琴瑟和鸣,如胶似漆,日夜缠绵。

他白天去军中操练士兵,晚上回来便和我恩爱相拥。

他深情的对我说,“娶妻就当娶你这样美貌温柔的女子。”

我柔情蜜意的望着他,“嫁人也当嫁郎君这样的英雄。”

我的郎君是英雄,旁人说过他有将军贵人之相,可将军贵人又怎么会拘在一方小小的天地。在乱世中的英雄又怎会轻松如愿。

我们成婚不满半年,梁琛便因为兄长谋反之事牵连,被陛下收回兵权,封了一个义信侯的空头衔。我看到他颓丧至极,经常喝醉到天亮。

我很心痛,我知道他是有抱负的少年,他的一腔热血在战场上。

不出半月,北方匈奴举兵南下,梁琛被陛下封了小梁将军,北派至兰陵,镇守兰陵郡。

而此时梁国已是一个风雨飘摇,兵荒马乱,内忧外患的朝廷,到处都是揭竿而起的豪杰,一片混乱。

梁琛担心我的安危,又不便带我出兵,就将我送回望都章府娘家。

他摸着我的头,大手摩擦着我的手心,温声嘱咐我,让我安心等他回来。

我泪眼婆娑,拉着他的衣袖不愿他离去。什么将军夫人也不想要了,我只想他平安待在我身边。

可圣命难违,梁琛还是踏马而去,乱世中哪有那么多愿与不愿。

我心中注满了惆怅,外面的闲言碎语也纷纷传入耳中,有人嘲讽我被郎君丢弃,沦为人人唾弃的弃妇,有人嫉妒我的美貌,处处传我是蛊惑男人的妖精。

因为即使我与郎君暂时分别,回了娘家,我依然姿色绝然,倾国倾城,众多男人依旧拜倒在我裙下。

所以她们管不住自己的郎君,便对着我这个假想敌吐口水。

我无意理会他们。只是日夜趴在窗边望着月亮思念我的郎君。此刻他是在战场上挥剑如雨,还是腹背受敌。兰陵郡守下来了吗?

我很担心他,却什么也做不了。只有祈祷他平安,希望月亮能将思念传给他。

一日,两日,三日,四日…….一年,两年,三年。

日子过得很慢很慢,以往爱嘲笑辱骂的人不知何时渐渐消失了,反而都开始同情我遇人不淑,所嫁非人。很多人来和我说,你郎君早就打了大胜仗,在兰陵郡自立为王,举兵推翻了破落不堪的腐败朝廷,娶了新夫人,还生了个儿子,让我不要再等,不要难过。

我不信!他们胡说!

郎君走时分明摸着我的头对我说,让我安心等他回来,如今我还在等他,他怎么会真的抛弃我。

连父亲也摇着头劝我,“算了吧,烟儿,他早就不是当初的少年,现天下安定,他建立梁国,入住京都也不来接你,怕是……”

父亲不忍再说,只是抬手拍了拍我的肩膀,“忘了吧。”

如何能忘?那日日夜夜的缠绵,那你侬我侬的日子,那呢喃暧昧的诺言。早已深深刻在了我的骨血中。

我倔强的摇头,坚信郎君定会来接我。

我等到了,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郎君终于回来了,他带着千百将兵,威风凛凛的踏入了章府,再风光十足的将我接去了京都。

在京都城内,他安排我入住瑶光殿,封我为章贵人,派了十几个宫女太监伺候。

我迷茫,脑子如一团浆糊,不敢相信郎君竟然成了一国之君。

当初便是怕进宫才费尽心思招惹来郎君,如今竟然还是入宫了,只是天下已更替。

深夜,他处理完政务便来了我的寝宫,歉疚的同我道歉,告诉我因为当时战局紧张,为了拉拢当地最有实力的郭丰政权一致对外,他不得不同意迎娶郭丰的妹妹,郭艾。

所以他另纳了夫人,有了孩子。这些都是真的。

我虽然是养在闺阁中的娘子,却也知道联姻纳妾这事,别说诸侯将相家,就是平常百姓家都稀疏平常。

心中自然难过,我却能理解。

梁琛欣慰于我的端庄大度,对我又心存愧疚,便下旨册封了我的父亲为永昌侯,哥哥为永信侯,拿了禁军统领的职位。一夜之间,我从弃妇变成了宠妃。风头盖过了拥有儿子的郭贵人。

此时朝中大臣纷纷谏言,天下初定,应当尽快立皇后太子,以稳定朝堂政局。全宫中便只有一个皇子,此话便是明摆着让陛下立郭贵人为皇后,其儿子梁秀为太子。

堂前消息不知怎的在后宫中也传的沸沸扬扬,都道郭贵人肯定能入住东宫,成为后宫之主,而我这个原配自然只能沦为妾室,做一个宠妃。

我倒无事,心里想明白了怨怼自然少了,我没能成为将军夫人,命中注定得当个宠妃,这也不错。只是入宫后便时时刻刻警醒告诫自己,无论曾和郎君如何恩爱,可现在他为君,我为臣,切不可乱了礼数,还妄想他独宠一人。

万万没有想到,梁琛竟一心想立我为后,甚至不惜和朝中重臣起了争执。说我乃原配,顺应天理就应该为后。大臣们则认为立子立长,目前陛下就一个儿子,其子自然为太子,其妃理应为皇后。

这倒是让我始料未及,难道是我姿色绝然的缘故吗?但我瞧着郭贵人姿色也很出众。

陛下这般维护,我心里还是很欢喜的,面上却不显。我也不愿意在朝廷建立之初,便揽下祸国殃民的妖妃称号。再说我也无意。于是在梁琛来我宫中时,我便诚恳的劝梁琛,“郎君爱护臣妾,臣妾心里知道,可臣妾刚刚入宫,实在不够资格承担皇后之位。”

梁琛听我所言,心疼我懂事周全,第二日派人拿了不少珍贵首饰给我,特意安慰我。我瞧着那些精致的手镯,套在腕上,好看极了。当宠妃就这点好,漂亮东西多。

陛下没有立我为后,可他也未立郭贵人为后,只是对着重臣们说,此事以后再议。

听宫女说,郭贵人原以为她有儿子,又是陪皇帝从战场中一路走来的,皇后之位定是她的囊中之物,谁知梦想破灭,这些日子常常在自己宫中摔碗摔碟子发脾气,一点点小事便让太监宫女们在烈日下罚跪。

我听后摇摇头,这般沉不住气。纵是再不满生气,也该学会忍耐。这样子大发雷霆难道不会传到陛下耳朵,惹人猜疑。

没过多久,便发生了一件大事。

郭丰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的消息传来,陛下派我哥哥永信侯带兵围剿,当场将叛军击杀在城门外。

那天下了很大的雨,我端着刚做好的银耳莲子粥去见陛下,却看到那般高傲冷艳的女子穿着朴素的白衣跪在雨水中,一声一声叫着陛下,苍凉悲惨。

短短时间,一朝天堂一朝地狱。

我心一惊,一股凉意陡然从后背升起。

此时是她,那往后这里可会是我?

我将银耳莲子粥递给了大太监,转身落寞的回了瑶光殿。

傍晚梁琛来了我的宫中,握住我的双手,生气的对旁边宫人道,“娘娘手这么凉,怎么不取炭火来。”

他不知我是吓的,我装作无事,双手覆在他的手上,娇俏撒娇道,“臣妾只是想让郎君多体贴体贴自己。”

这一招对梁琛很受用,当即命众人退下,转身将我扑倒,一夜温存。

隔日我听说陛下没有牵连九族,当晚便派人将郭贵人送回了寝宫安置,一切照旧。

我心中忽然好受了许多,陛下到底还是仁义讲道理的明君。由于哥哥又立一功,陛下赏赐了黄金千两,庭院两座,家中权势越来越大。鉴于眼下活生生的例子,我不得不修书一封告诫哥哥和父亲切莫高调,洋洋自得,更别生违逆之心。

我可不希望次日大雨滂沱里跪在大殿外的是我。

自从郭家叛变,陛下便再没有去过郭贵人处。宫中暂时又没有别的妃子,所以他夜夜留宿我的瑶光殿,缠着我同他共享鱼水之欢,近日还总是抱着我抚摸我的肚子,一脸怅然,“我已经这么努力,为何还是没有动静,近日那帮大臣又上折子催我立太子,烟儿,你可得加把劲。”

我不满,嘟囔着,“这哪是臣妾一人的事。”

“烟儿这是怪我不够努力了,那趁着天色还早,我们再努力一把。”说完,梁琛宽厚的胸膛又贴了过来。

窗外月亮都害羞的躲到了云朵后面。

最近的日子可谓是悠然自得,陛下不光独宠我,还不再纳妾,也没有新人入宫。若大的皇宫我想去哪儿便去哪儿。

这日心情甚好的我梳妆打扮后决定去御花园逛逛,逛累了便到一旁的凉亭上坐坐。有宫女贴心送来栗子糕,我浅浅的吃了两口,没一刻,腹部就开始隐隐作痛,很快就痛得受不了,跌倒在地上打滚。宫女手忙脚乱的扶我起来,又大声嚷嚷着叫太医。周围一片混乱,我没等到太医来,就失去了意识。

我以为我死了,想着到了阎王殿能不能求阎王给我安排个好去处。

醒来环视一圈发现,原来我还在我的瑶光殿,陛下坐在我床边,看我醒了,一下子扑下来抱住了我,伏在我肩头痛哭,哭得跟个姑娘失了清白似的。

我被他压着喘不上气,手上无力推不开他,直到旁边的太医提醒他压着我了,他才恍然大悟,放开了我。

在这一刻,我很确定梁琛爱我。

后来我从宫女口中得知,在梁琛的冷酷刑罚下,一名宫女交代了事情真相。原来这一切是郭贵人安排的,她担心我深受陛下宠爱,日后又生下龙子,那她的儿子就再无做太子的机会。她不甘心,所以她安排人在我吃的栗子糕里加了银杏芽汁液,是想取我的命。

菩萨保佑,还好我吃的少,才没有被阎王夺了命。

梁琛一怒之下不再手下留情,将郭贵人赐死,又将梁秀封了梁王,赐封地锦州,分府出宫赴封地居住。郭贵人自作聪明的做法才真的断了梁秀册封太子的机会。

未有两年,我怀孕了,生下皇子梁志。梁琛昭告天下,当日就下旨封我为德仁皇后,立幼子梁志为太子。并且颁旨取消一切选秀,往后后宫只有皇后一人。众大臣自然不愿意,这样他们便没有办法将自己女儿送去宫中。

梁琛说女子易误国,以后只想将心思放在为国为民的国家大事上。陛下坚持,大臣也无奈。

自此,不知何日起,一夫一妻制在梁朝逐渐盛行起来。家家户户竟然变得和睦安宁,妻妾成群纷争不断的事逐渐变少。天下一片前所未有的大同景象。

而我在东宫里,由于没有别的妃子分宠,日日承欢,五年抱了三个,实在是生不动了。

听说都城内一片繁荣,我在宫中闷得不行,所以我决定……溜出去玩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