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父母」为什么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28
阅读量:
13

我们来谈有效付出,在关系里其实有一类人他是过的特别痛苦的。哪一类人呢?就是不被对方爱的人。如果你有一个不爱你的另一半,然后他特别自私,特别不负责任,特别的不认真,特别冷血,特别冷漠,你在生孩子,他在玩手机,你在生病,他在搓麻将,你在照顾孩子,他在睡大觉,那你这么辛苦不被爱,真的是很痛苦,他们还是老样子,其实比不被爱更痛苦的就是,你做了很多,然而他还是无动于衷。你本以为你为这个家付出了一切,操碎了心,揉碎了肝,但你发现自己的付出并不被珍惜,而且被越来越挑剔。你明明已经做了很多但还是被越来越挑剔,你明明做了很多但还是不被看见,被当作理所当然。最经典的伤人的话就是,你在家也没什么事,不就是带个孩子嘛,都让你带成这样,你在家没什么事,不就是做个家务嘛,还做成这样。这个真的是巨伤人的,但其实我们知道这样的人一点都不傻,那么这是特别糟糕的一件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有没有想过。就是你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然而为什么对方还是这么的无动于衷?因为这背后有一个你可能没有思考过,并且你一直在坚信的这样一个逻辑,不一定对的这样一个逻辑,但却是一直在你根深蒂固的在你的大脑中形成的一个逻辑,影响这你。这个逻辑是什么呢?这个逻辑就是你总觉得你为这个家付出了,你就能得到爱。人总是觉得因为我对你好,你就应该对我好,因为我付出了,所以你也应该付出,因为我做了,所以你也应该做。那么这是人内在非常理所当然的一个逻辑,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逻辑到底是对不对的。实际上从心理学里来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你做了什么和他做了什么,这完全是两码事,因为你付出了很多,你在为他好,为这个家好,但实际上你的付出可能带给对方的是感动,可能带给对方的是伤害。

就是你的付出不一定是带来感动的,还更可能带来伤害。这个是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两个东西之间的关系,就是有效付出和无效付出之间的关系。你干的很辛苦,不代表你干的是有意义的。我们先说什么是无效付出呢?无效付出的意思就是,你闭着眼睛做了很多付出。你做了很多你认为对的事情,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然后做的特别辛苦,但是你觉得是有用的,有意义的,是对的,所以你去做了。你比如说辅导孩子写作业,有的妈妈她给小孩子报了很多辅导班,周末一点都不休息,周六送钢琴班,周日送书法班,平时周一到周五下了班就辅导孩子写作业,搞得特别辛苦。然后这时候他们会抱怨另外一半,你从来也不管孩子,好像孩子是我一个人的事。有些太太他们还特别爱做家务,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这个东西井然有序,然后特别干净,但是另外一半却不怎么干活,这时候这些太太们会抱怨说,你不干也就罢了,你起码能不能别添乱,东西别乱丢,能不能我刚收拾好的,又被你给搞乱了。他们也会如此的抱怨,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做这种家务,还不被这个理解。不光是女人一样,也有很多男人也是如此。有很多男的会觉得,我为这个家赚了很多钱,我每天工作这么忙,上班这么辛苦,加班加点出差,我不还是为这个家吗?我想让我们家过得好一点嘛。但实际上,很多老婆并不认同这个想法,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们需要的并不是钱,可能是别的,比如陪伴。那么这时候这些男人们的对金钱的付出通常就是一种无效付出。

你再比如说陪伴,有的人认为我陪伴了对方,那么我就付出了很多,实际上你陪伴对方不一定是一种付出,因为你陪伴对方,很可能会给对方带来是一种压力和伤害,他此刻就想自己待着,你还一副好意思陪他,那你一定是伤害他的,就是有时候人会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他会有一种特别伟大的感觉,特别光荣的感觉,但是你做这些东西有时候是带给别人伤害的。

你辅导孩子写作业每天晚上,周六周日送他去上辅导班,这个对孩子好吗?这个就很难说是不是对孩子好的?因为孩子还可能体验被强迫的痛苦,那么这对另外一半公平么?你把时间都奉献给了孩子,那这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导致的后果就是你忽略了夫妻相处的时间,是另外一个人,他可能体验到了被忽视。做家务也是这样的,你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那么这个是对方好吗?不一定。你知道一个家里太干净的时候,人反而会觉得乱扔东西有罪恶感,但是让他收拾他又不想收拾,他乱扔他就会有罪恶感,他又觉得自己是个坏人,他也不一定是享受的,所以你的付出常常是带给对方伤害。

再举个更夸张一点的例子吧。是我见过的一对恋人,非常的夸张,就是有一个男的,他觉得信守承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答应事情一定要去做。其实这样的男朋友非常棒嘛,你想不想要一个,就是解释承诺,觉得答应你的就必须要去做。然后呢,他有一次答应他女朋友去这个公园玩,就周末的时候我带你去某某著名的公园去玩。这个女朋友特别高兴,结果那天下雨了,周末下大雨,这时候呢,这个女的不太想去了啊,她这个女的有点小讨好,不太好拒绝,他难以说出内心的话来。然后结果就是两个人撑着伞在公园里淋了半天,一点不浪漫,两个人就很痛苦,这个男人很痛苦,这个女的很痛苦,就是为了所谓的付出他的承诺导致了这个效果。

所以说你的付出经常会给别人带来伤害,两个方向的伤害,第一个就是你透支了自己,你做了很多,你把自己透支的很厉害。第二个就是你在付出的时候,经常增加了自己的这个伟大感,那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了很多,那么你反而会更加理直气壮的去索取。你做的越多,你对对方的要求就越高,那么这时候其实你的付出只不过是为了对对方发火做准备的。所以什么是无效付出?无效付出就是你做了很多感动天感动地,但是对方收到的只要为零或者是伤害,那么你做出来的就是无效付出。不管你的出发点是善意还是恶意的,你结果是给别人造成伤害的,那么你的付出就无效的,除非别人理解了你的善意,才有可能觉得有一点点的感动。

那么什么是有效付出呢?反过来说就是,以接受者为判断标准的,无效付出是以发出者为判断标准的,那么有效付出就是以接受者为判断标准的,不是你做了什么,不是你付出了什么,而是对方收到了什么。你可能骂了他一顿,然后对方觉得受伤了啊,你怎么可以否定我呢?那么这就是无效的一些动作。另外一种角度来说,你骂了他一顿,可能把他给骂醒了,觉得你骂的特别有道理,从来没有这么清醒过,那么这时候你就是一个有效的付出了。

比如说,他在失落的时候,你给予他安慰,那么这时候就有效付出。然后他需要你把家里搞干净的时候,然后你把家里搞干净了,这个就是有效付出。他犯了很多错误的时候,害怕被你责怪,那么这时候你宽容了他,那么这个就是有效付出,所以判断有效付出的标准就是他有没有在心理上获益。我们强调一下,有效付出是让对方在心理上获益的,而不是在外在获益。那有什么不同呢?心理获益呢,就是他在心理上感觉到了温暖、舒适、愉悦、轻松,也就是他因为你做了一些事情,感觉到更好。外在获益呢,就是说你比如说你把孩子辅导好了,孩子聪明了,他也给你干沾光呀,比如说你赚了很多钱,你家里条件好了,他也跟着享福呀,那么家里带干净了,他也变得享受呀,这个就是外在获益。虽然他外在上获益了,但是这些不一定构成付出。为什么呢?因为他可能并不在意这些东西,另外一个人并不在意孩子是否聪明,并不在意家里是否有钱,并不在意家里是否是干净,那你做的这些就是无效,他可能更在意的就是你有没有理解他呀,你没有支持他呀,你没有认可他呀,这个才是一些有效的付出。这是有效付出和无效付出的关系。有效付出其实是一种建设关系,它是一种存款的行为。如果把感情比喻成一个账户的话,那么有效付出去再往这个账户里存款,而无效付出呢,是在往这个账户里取钱。

然后我们再给大家讲一下这个有效付出和无效付出的逻辑,尤其是这个无效付出的逻辑,这有一点搞笑,我经常觉得这是一些流氓逻辑,我们一面的付出,其实让我们感知上去像是在耍流氓,哪两个流氓逻辑呢?第一个流氓逻辑就是,我为你做了A,你要为我做B。我为你做了这个,你就要为我做别的,我为你赚钱养家,你就要负责为我貌美如花啊,我为你这个付出了我的下半生,你就应该用你的下半生来照顾。比如说还是最常见的拖地问题吧,你为了给家里操劳,又拖地又做饭,然后又辛苦,那么你觉得他就应该理解你体谅你,这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一件事情,因为你在为地板付出呀,你把地板照顾那么好,那你认为地板去要回报,你怎么问你的另外一半要回报了呢?而且你付出的是劳动,是a,是劳务,那么即使他付出,他也应该同样在劳务上付出呀,当你在要求他在心理上理解你,体谅你的时候,那么这就不对了啊,这个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一个付出问题,就是你在现实层面上付出,要求他在心理层面上回报。你在物质层面上付出,要求他在精神层面上回报你。这时候你发现没做,那你就会有点生气了。其实很多妈妈也会这样的,妈妈经常对孩子说,好吃的好喝的供着你,你居然还不好好学习,还不听话,这是什么逻辑,正常逻辑应该是我好吃的好喝的伺候着你,然后将来你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我么。这好吃的好喝的怎么能换了他好好学习和听话呢。这是一个不对等的一个交易,所以我们称它为流氓逻辑。

第二个流氓逻辑,看起来比较合理,就是因为我这么做的,所以你也要这么做。我在很多感情个案中,所发现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他们在要求对方时,经常这么说,我经常表扬他,为什么他从来不表扬我?我经常辅导孩子作业,为什么他从来不辅导?我经常体谅他,为什么他不体谅我?我经常关心他,为什么他不关心我?我一直都在尊重他的决定,为什么他不能尊重我的决定?人这人之间,难道不应该是相互体谅,相互关怀、相互帮助,相互付出吗?这也是个非常理所当然的逻辑,就是夫妻之间是应该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认可,是这样的,其实不是的,这个可能是你自己一个理所当然,我为什么说呢?因为人跟人是不一样的,一个猴子跟一个鸭子说我都爬上树上去了,你为什么不爬树,你能做到,不代表别人也能做到跟你一样东西。首先,人跟人是不一样的,人擅长的东西不一样,你擅长辅导作业,不代表他也擅长辅导作业,你能够委屈自己,不代表他也擅长委屈自己,对你来说,说点好话,叽叽喳喳的说一大堆没什么问题,对另外一个人来说,他可能说好话就显得非常困难,这是第一个不同,就你们的能力的这个不同第二个不同呢,就是你们的意愿度不同。你觉得辅导孩子作业重要,这个不代表他也觉得辅导孩子作业很重要,你觉得家务很重要,并不代表他也认为家务很重要,你们可能对某一个东西的在意程度不同。然后你觉得家务很重要,所以你去做,他觉得家务不重要,这时候你再要求他跟你做一样东西,那么就很过分。举一个不太贴切的例子来说,他觉得游戏很好玩,那他是不是也来要求你也爱玩游戏,你看我都在玩这么好玩的游戏了,你为什么不玩这么好玩的游戏?显然不一样的,就是你们感兴趣的东西,重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你可能会觉得,我也不感兴趣,但我为什么要做呢?因为责任为什么他就没有责任心呢?这也是同样的道理,你觉得责任心很重要,不代表他也觉得责任心很重要。那这儿可能经常有一个小误区,就是大家会觉得我这么为家负责任,他为什么不负责任?实际上对方可能并不是不负责任,如果对方是一丁点都不负责任,一点点都不负责任的话,那还跟他在一起干嘛?还不分开算了。你之所以没分开,你是知道他还是有一定的责任心的,他并不是这么没责任心,只不过他的责任的程度没有达到你需求的那个责任程度,他对责任的在意程度没有你这么在意,所以你的体验就是他一点都不负责任了,但同时你的潜意识知道他是有负责任的,这是第二个逻辑的不合理之处,你做了,他还要做,实际上你做了根本就换不来他做,那这是我们讲的第二点就是无效付出的两个逻辑。

我们讲第三点,如何实现有效付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在讲如何实现有效付出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人啊,在晚上走夜路的时候,他走着走着就走到大树底下,不小心把钥匙给弄丢了,他就很着急,他把钥匙弄丢了,就着急,然后他就跑到路灯底下去找。有人就问他,你在找什么呀?说我在找钥匙,然后人家问他,那钥匙哪丢了呀?他说我在那棵大树底下丢的。人就问他,那你为什么要在路灯底下找呢?他自己骂了人一顿,他说你傻呀,那边黑不隆咚的什么都看不清,不好找。路灯底下比较亮,看的比较清楚。这个其实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做大量的无效付出,还不太愿意做有效付出。因为我们更喜欢用自己舒服、熟悉的方式去做一件事情,而很少愿意去思考哪些是有用的、有效的那些东西。

如果你想见识一段关系,你就应该跳出这个固有的思维来,跳出你自己的舒适区和你自己的愉悦区,你要去思考什么才是有效,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要谈的如何实现有效付出。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就是你要意识到比起你做了什么,你做到了什么更重要。不要总是去问自己,我做了这个啊,我做了那个,而是去问自己,他体验到了什么,他感受到了什么,这是第一个你要破的认知。第二个你要破的认知就是你要知道不是付出了就能得到回报的,不是你做了他就要买,他就要也做。讲到这个时候,想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分享一下。一个男生曾经跟我抱怨,他说,我有一个前女朋友,她饿了,我会跑八条街买她爱吃的爆米花,她大姨妈来了,我会凌晨三点冒着大雨去肯德基给她买热豆浆。他想要IPHONE7,我会持几个月的泡面省钱给他买,他晚上怕黑,我就骑着他的电动车送他回家,然后再步行40分钟走回来,天天如此,他们还是分手了。你告诉我什么是爱情,我还能相信爱情?这故事听起来很挺感人啊,就是哇,这个男生对他前女友这么好,他女朋友还跟他分开,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啊,那个女孩子怎么不懂得珍惜这么好的男人。但是另外一个角度我们来思考,你就可以理解那个女生,就是你要是饿了,你对象跑八条街去给你买爆米花,八条街等回来就饿死了吧。还有爆米花,他能吃饱吗?第二,买个苹果七你都要吃七个月的泡面,我说你咋那么穷呢?买一个苹果七都要吃几个月的泡面,你这么穷,穷成这样,你怎么好意思搞对象呢?你还骑人家的电动车送人家回家,还自己走40分钟回家,这么感动呢?你自己咋没有车呢?你自己咋没电动车呢?没车,没电动车,你咋不打个车送人家呢?你就是骑了人家的车去送人家,那你回去的时候自己怎么不打个车呢?所以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其实你做了很多,对方可能是无动于衷,那么最后你的付出就只能感动了自己。这是第一点,就是意识到什么是无效付出,什么是有效付出,第二点就是去寻找对方所受益的是什么,这个你有很多方法,这个我们前面谈过一些,我们再谈一谈,就是你可以去问对方他想要什么,你可以去观察生活中你做哪些他会比较开心,你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去探索出来它哪个是会意的,然后第三步你去做这些事情就可以了

所以实际上有效付出一共就分三步,第一步就是打破你的信念,不要在那盲目的付出,第二步就是识别对方所获益的事情是什么,第三步就是去做这样的事情。那么这个就是我们想跟大家分享的有效付出,实际上你懂得有效付出之后,你的付出你会发现是事半功倍的,因为懂得有效付出的人,他们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对方受此的感动就会很多,他们过的一点都不辛苦。

我们总结一下今天跟大家讨论的内容,第一点我们谈了有效付出和无效付出之间的关系,无效付出就是以付出者为出发点,我做了很多,但是却不一定给对方带来了收益,很可能带来了伤害。有效付出就是以接收者为参照物,他接收到了什么,他接收到的好,那么我的付出就有效。第二个就是我们跟大家分享了无效付出的两个逻辑,你输出a,你要求对方给你B,你输出了a,你同样的要求对方给你a,那么这个是不公平的,因为人跟人是不一样的。第三个就是我们简单谈了谈这个有效付出的三个步骤,三个步骤看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是十分困难的,但你依然要去学习,这三个步骤就是打破你的对无效付出的执着,看到对方的需求,然后去做让他受益的事情

思考一下,你现在的感情或者以往的感情中,你做过哪些事情是有效的付出,哪些事情是无效的付出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