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怪过父母没给你买车买房?
之前没有。
直到他们逼我结婚生子,拿各种各样的人跟我比,我一般都是沉默对待。终于我有一天就爆发了,我说A同学家里给他买房交了首付,B同学家里给他提了宝马325,C同学家里父母给他安排了国企工作,你给了我什么?我踏马全靠自己,一分钱没要家里的,就因为端午节忘记打电话回去就被指责不孝,失业在家多住两天找工作就被说是啃老,现在你又用结婚压我,你见过哪个女孩子愿意跟一个穷光蛋家庭过日子?如果有,现在找来,我直接领证,只要是年龄比我小一点点的,女的,长相不论,哪怕是二婚我都认了,行不行?(此处回应争议,不是说一定想老牛吃嫩草什么的,我最开始确实没想那么多,因为同学朋友结婚都是男比女大,所以潜意识里默认了这个陈规,如果有冒犯之处,只能说抱歉,其实我对年龄没任何感觉,只是随口说了一句习俗,女方年龄大一点,对我来说其实没什么问题。对不起各位女性朋友,对不起!)
从小到大,只要不听话就说我不孝顺,现在已经是压在心头的大石头,有时候真的在想,干脆一了百了跳楼,你们俩怎么评价我,我已经不在乎了,只希望不要在我走了以后查我的银行卡时,发现没什么钱,顺口再说一句不孝子,就好。
我没想到这么多人看,我初衷只是单纯的想匿名发泄一下情绪,如果有人被我的负面情绪影响到,我在这里跟大家说声对不起,如果有人愿意看我的过往,我就稍微写一下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从小就是所有亲戚所有村民眼里的懂事孩子,也就是懂得孝顺父母体贴父母。我辗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伯伯舅舅七大姑八大姨家里长大,但我学习一直非常非常优秀,一直是全校排名前三的存在。
因为我没有任何零花钱,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如果出去玩超过半小时就会被寄养的家庭训斥,所以我唯一的能玩的就是看书,甚至得了阅读癖,任何有文字的东西我都想读,包括药盒里的说明书,翻来覆去读个遍,不懂就查字典,小学六年级就读完了出去打工的表哥留下的整个初中的教材,虽然一知半解但也勉强能看,那时我多想有一个能够解答我疑问的父母,为什么这个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英语元音,什么叫辅音,为什么你是谁的英语是who are you而不是you are who等等,打电话跟他们讲,他们永远都是说读自己的书,不要一口吞一个胖子,我只想要一个安慰的话语也没有。
有一次过年他们回来看我,带我出去玩,我非常开心,其实说的是玩,就是出去给我逛街买衣服,主要是因为我衣服穿的是表哥的,太破了,外婆说我穿出去跟个叫花子一样,父母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决定买一身衣服,不然出去拜年很丢人。我记得那次,他们带我出去,乡村路边小卖部在卖鸡蛋糕,人家打招呼说买几斤鸡蛋糕吃吧!我偷偷瞄了一眼父母,违心的说了一句:我不要,甜的吃多了会长胖!我多想父母说:吃一两次没关系,可惜没有,得到的是小卖部老板的赞许——你孩子真懂事!我知道,在我们那边,懂事就是孝顺的意思,父母似乎很受用这个,满脸都是骄傲。
我人生的转折点大概是高中,没有任何意外,我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入县城第一中学,我第一次见识到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的成绩在重点班排名靠后,突然而来的压力让我无所适从,重点班的教学节奏特别快。
这时候,父母不会理解你,只会认为你是后进生,电话打来:是不是偷懒不学习?是不是去网吧打游戏了?我:课程太难了……父母:那为什么人家学的进去你学不进去?学不进就回去放牛!我:……我会努力的。父母:你要懂点事,我天天多辛苦……巴拉巴拉。。。
网吧?你不让我去,我偏要去。
我抱着去看看的态度,后来染上了网瘾,开始玩一款叫做CSOL的游戏,后来玩穿越火线,再就是英雄联盟,游戏里我终于体会到为什么初中同学翻围墙也要去网吧的心态,体会到什么叫做实力代表一切,体会到有人愿意跟你聊不关于学习的事情,每天乐此不疲的打所谓的战队赛,打排位赛,跟老师玩猫鼠游戏,从此荒废学业,再后来,考进二流本科,报专业的时候他们说要当建筑工程师,因为他们听说村里谁谁谁大学学这个,现在在外地包高速项目,发财了,我说我想学软件工程(其实我当时单纯的认为软件工程学院应该有很多电脑,可以玩游戏),父母拒绝了,我再次妥协,想想反正都是大学,无所谓。
所以我读了土木,华中某地的二本,直到现在都时常后悔——读了土木。
我大学报到的时候,因为考的不好,父母没有一个送我的,注意,我说的送,是指送我到车站之类的,他们连门都没送我出去,妈妈出去上班了,爸爸在家看奥运会还是什么体育比赛,记不清了,反正在看电视,我出发的时候跟他告别,他就嗯了一下,看都没看我。我没有行李箱,就两个蓝白编织袋,自己在商店买的,一个装被子,一个装衣服牙刷之类的,顺手拿一根棍子挑着,转了几趟车,来到省城,带队在火车站接新生的是个学姐,她一度认为我是送弟弟报到的新生的哥哥,直到我拿出录取通知书,她才恍然大悟却又一脸错愕,或者说我无法描述的表情送我上车,她大概不明白这年头为何有人会挑着行李自己上大学。注意那可是2012年,我家虽然不富裕,但绝对不穷,至少在村里是小康家庭,不然我爸也不会经常炫耀他自己多了不起。
大学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基本上没得兼职的机会,那时候整个城市的地铁只有一两条线路,去兼职得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花十几块,发传单或者当托去给开业的店排队,一天八小时给50-80,非常划不来,平常课程比较分散也去不了,只能周末去。所以我只能依赖他们的生活费,一个月给500,他们觉得太多了,又说谁谁从来没问家里要钱,唉。幸亏是大学食堂,似乎国家有补贴,一荤一素好像只要三块五,荤菜两块素菜一块,米饭五毛,分量很足,免费汤,一天十块钱差不多。生活的杂七杂八的热水费、电费、水费,一个月省着点花勉强算是够用的。关键是这样,他们还经常让我省着点花,我……咋省?
还有,我的学费是自己打暑假工挣的,没拿到奖学金,我很抱歉。关于助学金……不是你穷就能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