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西伯姬昌有百子,商王只有两个儿子。到底谁荒淫无度?
商朝祭祀是活祭,神跟后来的河伯一样,是吃活人的。到底谁是妖怪?
商王不敬神明,居然是拒绝活祭,而周王敬神明。到底谁爱民如子?谁残害百姓?
截教的教义是有教无类,不论出身,只要天赋异禀皆可修行,只要能力出众皆可为官。阐教却只收亲传弟子和王侯将相的后代,到底谁是普度众生和教化世人,谁是自私狭隘的。
封神榜居然是一份名单,以前人类用活人祭祀,现在不干了,神没贡品了,给了一份名单,先把这批人弄死,控制灵魂,成为神仆。这是赤裸裸的抓奴隶啊。
商纣王,为了人族与那些吃人的神明对抗,是人族的大英雄。周天子,收割人族祭祀神族,是那些吃人的神在人间的傀儡。
截教道统永存,人族永不为奴,纣王永垂不朽。
—————————————————————————
商周的历史大部分被周抹掉了,只能靠考古发掘。殷墟的发掘发现他们墓穴中存在大量的活人殉葬,祭祀中也存在用活人当贡品。
我们来看看武王伐纣时在牧野之战前发的伐纣檄文《牧誓》中的内容。这在《尚书》和《史记》中均有记载。应该判定可信。
“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昬弃其家国,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
1. “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纣王听妇人之言,这里说的是妲己。要知道,纣王的先祖,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是女战神,她曾带兵斩首和俘虏了大量西北“黄首白面”的犬戎巨人。这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记载,墓葬还埋着殉葬的白人俘虏,这些白种人,很可能是雅利安人。商国一向是女性地位很高的,王后是可以带兵出征和执政的,跟商王是夫妻档。所以听王后之言,王后干政,这是传统,并无不妥。这就是封神榜中的妲己乱政的源头了。
2. “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商王放弃其祖先和神祇不祭祀。殷墟出土表明,商朝祭祀祖先和神明采用了活祭,纣王不祭祀,其实是拒绝这种恶俗,想改革。从后面看他想留着人口当劳动力。这就是封神榜中纣王不敬神了。
3. “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不任用他的宗族兄弟,而任用了那些四方的逃犯,让这些人虐待百姓,对商国图谋不轨。这就是截教的原型。宗亲没本事为何要重用?诸侯的子弟没本事,更加不能用,各地被征服的首领成为罪奴,或者诸侯兼并战争中失败流窜的人,这些人本来就很有本事的,他们只是战败了,能够收服为何不能用他们?说他们图谋不轨完全是诛心,事实证明图谋不轨的是周人。这是纣王在用人上的改革,不用宗亲和奴隶主子弟,而用降将和各地前来投奔的人。这就是封神榜中纣王残害忠良和任用妖邪了。
所以,纣王听从妲己的话,想改变活祭的恶俗,唯才是举…这些都是真的,并且是武王伐纣时罗列出来做为讨伐他的罪名,武王姬发说的,不是纣王自己说的。可能从当时的时代极限看纣王是罪恶的,但以现在的价值观回头看,这是个超越时代极限实施改革的千古明君啊。
朝歌城破之后,商地的人心还是有向着纣王的,所以周留下了纣王的儿子武庚,让他管理商地,并且安排了武王的三个弟弟去监视他,让武庚作为傀儡,笼络商地人心。四年后,武庚起兵复国,被周公旦灭杀,商才彻底灭亡。如果纣王真那么无道,为什么商地有跟随武庚起兵的。
——————————————————————————
《封神榜》这部小说,是明朝人写的,他们也不了解商周之战的历史,他们是用隋唐作为原型写封神榜的。
商纣王的原型是隋炀帝杨广,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原型是李渊和李世民。而李靖就是李靖。
阐教就是士族门阀阶级,截教就是庶族士子。
科举制度,就是让下层的人通过考试,成为官员。这在士族门阀眼里,就是挑战他们的地位,士族要的是官员全部从他们中选拔。任用庶族当官,在士族眼里就是任用妖邪。
封神榜是三清共议的,代表着新生政权由皇族、士族、庶族达成某种协议。这是一份朝廷录用的官员清淡。从封神榜上看,阐教的人少,但都是一些重要岗位,而截教的人多,却是一些小岗位。
历史重演了吧,所以,看周朝如何黑商朝;不如看唐朝如何黑隋朝。
后世对隋炀帝的评价是:其罪可彰,其功也卓,弊在当代,利在千秋。
对商纣王的评价,大概也能借用。
(记住封神榜也是部小说,而不是史书,所以并不比网络小说可信度高,只是各编各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