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扫码支付」,外国来沪游客给「支付方式」打负分,参事建议提升入境人士支付便利度,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25
阅读量:
15
今年去日本考察,朋友带着去吃饭。
一家西班牙餐厅,预约制,去了一看就要买一个吧台+两张桌子。
吃得挺好。
临结账我朋友掏出来在日本办的银行信用卡,对方出来各种鞠躬,看样子是道歉。
不收卡,只收现金。
后开聊起来这个事,有些日本餐厅就这样。
信用卡手续费高,做的又都是老客人的生意,不愿意掏这个手续费。
后面去景点,我说四处转转吧,去了礼品商店,想找点特色的。
溜达到一个小店,卖手工艺品的。
我寻思就这么个小门脸儿,还是给现金吧。结果我就给人家比划,要哪个哪个,有没有新货之类。
也是到了结账的时候,人家也看出来我们是游客,就问:Chinese?
日本人口音再差,这词还是能听出来的,我说yes。
然后他拿起来2个牌子。
一个上面写着:欢迎使用支付宝,低下一行小字,大概意思是先领券后支付。
另一个写:欢迎使用微信支付,低下大概也是领券之类的。
然后他就重复一个词,discount(al),discount(al)。
明白了,人家建议我们微信或者支付宝,打开一看,确实汇率也便宜,还打折5%。
后来我还看了看,这店你别看面积不大,但游客多,店家手里好几个小牌子,一般也都问问你哪来的。
后来我又去了另一个小饭馆,中国人种草比较多的。
没发现微信支付宝。
但又是,人家问是不是中国人,我说是,和我说用Alipay扫paypay的码也成。
没优惠但还是省事儿。
就啥意思呢,消费市场中小商家最精明了。
支付问题上要么手续费算盘打的精,要么吃过亏,要么是支付公司补贴恨。
只要正经做生意的,扒拉扒拉手指就能大概算出来收益能不能覆盖成本。
我之前说过消费市场特点,亿万消费者,百万商家。
最买单的是实惠和赚钱,最不买单的是嘴炮。
以上,供参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