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德国的施蒂芬计划是不是失败概率很高啊?

发布时间:
2023-08-23 12:23
阅读量:
19

首先,原本的施里芬计划要求进攻比荷卢三国,而德军五分之四的兵力都将作为右翼一拳打穿低地,十分之一在德法边境防御法军,并且慢慢地把他们引入孚日口袋,这是佯攻的左勾拳,东线只留十分之一的兵力防御俄军(按计划俄军将在六周完成动员,第八集团军只需要防备俄军的骚扰)

然后小毛奇改的成了这样:放弃进攻荷兰,保留这个中立国解决德国部分战争资源问题和谈判窗口(事后证明还给了威威一个避难所),同时抽调部分兵力去左翼(小毛奇怕被法军直接捅穿),在抽调部分兵力去东线(这个决定其实算是对的)

修改后的好处:保留了一个可以中转物资的中立国,加强了东线的守备

坏处:首先是右翼的展开空间被大量压缩:比卢与德的边界太窄,容易出现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囧境,碰上坚固的要塞大概率GG(烈日:没错正是在下),左翼兵力增多,主要方向不明确

原计划的缺陷有哪些呢?

一是没有料想到英国参战会这么快,德国入侵比利时的时候就宣了

二是低估了比利时,比利时的抵抗之久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让英军得以抵达,二是让俄军开始进攻(列日要塞沦陷没多久俄军就开始了进攻,普利特利茨叫魂一样的求救声让小毛奇调了4个师去东线)

三是低估了俄国的动员速度,事实上俄罗斯在一战开打前的七月危机就开始命令部分军队去前线,加上法国投资的铁路使得俄军的动员速度加快,《静静的顿河》中彼得罗在入伍没几天就能和在边境的弟弟格里高利汇合是一个缩影

开打后的情况:右勾拳刚打出去就被比利时用列日要塞格挡,啃了半天终于啃下来后英法比联军正式会师,与此同时东线俄军两个集团军开始猛攻,东线告急,西线右勾拳继续猛冲,但是左勾拳出了问题,威廉王储和另一位王子作为指挥官不愿意主动撤退(这就是皇室人员心高气傲的后果了),反而开始进攻法军(小毛奇:说好的诱敌深入呢???)打到马恩河的时候,克鲁克的防线缺口已经很大了,小毛奇要他去堵比洛的缺口(比洛本来兵还是够的,无奈东线急缺),克鲁克气的大骂:那谁来堵我的缺口!此时位于二者之间的英军开始配合法军猛攻(具体的可以去哔站搜号角与白鸽),总之就是,马恩河,德军败了

施里芬计划最大的问题还是后勤,在当时的情况下你要近百万大军徒步从大海奔向巴黎在到阿萨本身就是个问题,后勤压力太大了

顺便一提,很多人觉得东线不重要,问题是如果第八集团军被包饺子那问题就大了,柏林门户洞开你把德皇往哪放?

俄军初期战斗力尚可,在加利西亚东普鲁士都有不错的战绩(当然,坦能堡之后是另一回事),哪怕在1915年俄军甚至在罗兹包围了20万德军,如果不是一个俄军将军因为私仇故意摆烂(捂眼睛)那还是能吃掉的(20万啊,对东线那是什么概念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