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度光阴」真的有错吗?我们给自己的压力究竟来自哪里?

发布时间:
2023-08-15 23:36
阅读量:
13

「虚度光阴」是不对的,但如何判断怎样才算「虚度光阴」,值得探讨。

从小到大,中国的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干这个事儿有啥用」

仿佛如果这个事情「没用」,那么就是一种虚度光阴的标准状态。

问题是有用这个事情本来也很主观,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只有维持生命跟统治他人这两件事是「有用」的。其余都算没用。

你仔细想,父母希望你做的所有事情,都逃不开这两个分类,包括催生。因为催生本质上也是一种尽快延续后代,令你的父母及你自己有新的「被统治对象」的做法。而拼命挣钱,其实某种程度上是加快这个目的进程的做法而已。

刨除这两件事,其余的都可以作为「没用」的事情。

这也导致了许多人其实明明在做有用的事情,却会自我谴责。

比如我打了一辈子仗,享受享受,看会儿电影,做个按摩,这算有用不?

比如我读书读的头晕目眩,就像闭眼睛听两段郭德纲相声放松放松,这算有用不?

很多人心里,这些都是没用的。虽然该做也还是做,但却有一些羞耻感。

这个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些看来「没用」的事,其实也是一种令人得以在休整之后继续工作的必要调节。就像军队也得有文工团一样,跟上前线打仗没分别,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但许多人理解不了,因为它太间接了。农业社会的核心其实主打的就是一个直接,没收成就是不行。一切间接的权谋,都在为直接的收成服务。

这样的思想要改正,首先就得明白,人本身就是要休息的,休息是比工作更天经地义的事。因为你一直休息只会废,而一直工作却会死。

当然,在「低福利社会」的旧有阴影笼罩之下,许多人会形成一种「一直休息一定会饿死」、「一直工作却不一定会累死」,所以「论死的概率,还是前者高一些」的错觉,导致一提到休闲娱乐,就视若洪水猛兽。这样的结果其实就是人活得越来越扭曲,也未必做得成什么事。

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虚度光阴」?

自我内耗。自我怀疑。无事生非。

这些事情才是虚度光阴的罪魁祸首,因为它既没有给你提供情绪价值,又没给你创造物质价值。相当于是蝗虫,吞噬着你本该愉快生活的时间。

当然,其中还有一些人,是一边休息,一边自我内耗认为自己在「虚度光阴」。那我认为也真的是虚度,因为你玩的都战战兢兢,相当于吃饭的时候把咖喱跟屎拌在了一起。那说是在吃屎其实也没什么大问题。

给自己一点情绪的解脱,拥抱更好的生活,不要自我内耗。这样的光阴就不算虚度。

张国荣的《追》里有句歌词我很喜欢:

好光阴纵没太多
一分钟那又如何
会与你共同渡过都不枉过

愿每个人都能跟自己所爱的人,所爱的事,共同「虚度光阴」。因为虽然它看起来虚,却也再没比它更实的了。

全文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