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俄冲突的起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下好多答主就开始岁月史书了,这才几年呢,就想着篡改互联网记忆了。
俄乌冲突实际起因是2004年尤先科上台之后执行的全面脱俄入欧的政策,在这个政策导向上乌克兰彻底得罪了俄罗斯,因此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比如大幅提高能源价格、减少向乌克兰进口工业制品等等,结果导致乌克兰2004-2010年的经济一塌糊涂,同时也让乌克兰国内亲俄和亲欧团体越发的对立。
亲俄的以乌东工业区人口为主,因为苏联的产业分工,对乌东工业区的产品俄罗斯是有需求的,但欧美看不上东乌克兰的工业产品,因此这部分人有强烈的跟随俄罗斯的动力。
亲欧的以西乌克兰农业区为主,因为俄罗斯糟糕的经济形势,农产品卖给欧洲获利更丰,所以西乌克兰有强烈的入欧动力。
话又说回来,尤先科的脱俄入欧理念对乌克兰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这个政策执行得当复制波兰发展路径也不是啥不可能是,但这就凸显出来全民普选制度的弊端,因为党派执政时间短,需要执行短期内见效的激进政策以确保执政地位,这就让本身可以通过缓和的切香肠的方式逐步推进脱俄入欧变成了一刀切的全面脱俄入欧,结果在经济上还在主要依赖俄罗斯时,引来俄罗斯强力制裁,导致了乌克兰国内经济崩盘。
于是亲俄的亚努科维奇2010年就登上了乌克兰总统宝座,亚氏上台后尽管政治光谱亲俄,但他仍然用入欧做筹码让俄罗斯大幅降低对乌出口能源价格,扩大了对乌工业品的购买,当然代价么自然是亚氏当作筹码的入欧进程全面终止。但尤先科激进政策留下了撕裂的乌克兰,在乌东工业区为亚氏的政策欢呼的时候,西乌克兰的人民自然就不答应了,在西方趁机煽风点火下,亚氏黯然下台,逃往俄罗斯。
乌克兰继续开始执行全面脱俄入欧政策,俄罗斯眼见已无法通过温和手段阻止乌克兰入欧,于是克里米亚问题应运而生。
可以看出夹缝中的小国,其实命运很多时候不掌握再自己手里,这也我们百年前的屈辱史昭示的真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