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本科考研失败和口腔专科去诊所,为什么我感觉专科更有优势?
如果家乡在小城市,打算以后在家乡工作,且没有进当地公立医院打算。
那么早早出来工作,多积累自己的经验和人脉,不失为一个好选择。这期间不要落下学习,争取每次考试都是一次过。等考完主治,也有点家底了,加上在家乡,同学朋友人脉也多。就可以自己开一个小门诊,招两个护士、一个医生,再有个基本免费的实习生,确实可以很轻松。哪怕自己不开,在当地中等以上的诊所工作,收入也比当地平均收入最少高50%,至于大富大贵别做梦了。
这一切前提是你没有高的追求,最好把医生仅当作一个职业,一个用来养家糊口的工作。所有技能都是为了完成患者的基本需求,够用就行,不需要精。也不要职业道德感爆棚,一个提供金钱,一个提供医疗服务,仅此而已。这时候学历无所谓,有证就够了,合法就行。其实真的有的时候知道的越少越幸福。
但如果你想在专业能力上有追求,想成为一个有点小理想的医生,那么平台就太重要了。人是没有上限的,但是平台有,你的成就是没有办法超过所处平台的上限。无论设备、技术,还是患者群体以及同事的状态,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时间一长你再优秀也没用。
其实现在医生的培养制度极其不合理,因为大学的老师很少有教学能力足够的。基本都是照着书读一读关键重点,学生们配合的背一背。虽然现在的教材编写其实非常优秀,书里的内容是非常好的(我们临床工作多年仍会翻新版教材学习思考)。但是现在课堂上的讲课内容与临床工作十分割裂,学生们是理解不了的,所以书本学的越好的,刚实习上临床反而会出各种奇葩问题。
当然也不是说学习差的实习就更好,只不过不会的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捂脸)。临床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干,而临床老师的经验是在他所处的医疗环境中,多年经验总结的精华,更符合实际临床工作。学习好的学生,知识倍儿熟,但是当地的医疗资源不一定能充足,书上讲的和临床的差距是实实在在的,以为自己会,但其实上手后才会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就导致出一些问题。
但是当你的学历越高,你所接触的老师就不一样了。研究生的带教老师,工作地点起码是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所接触的患者量、所用的设备、材料,以及带教老师的用心程度都是本科生无法比拟的,更别说专科。
所以研究生毕业,虽然时间长,要求高,但往往人家的下限就是你的上限。这就是目前大环境下,学历所带来的桎梏,能突破的不说凤毛麟角,但也是万里挑一的人才了
所以学历就只是平台的垫脚石,仅此而已。但没有学历这块只能垫脚的石头,你就真上不去,无关你优秀与否,这就是现实。
所以就口腔临床专业而言,想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那么目前研究生学历才算是起跑线。单纯想有个谋生的职业,那学历就真不重要了,你在家乡的人脉资源关系,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