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觊觎过哪些文学作品中的美食?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8
阅读量:
17

“觊觎”这个词用得有点让人说不出什么滋味。如果把“觊觎”换成“垂涎”会不会好点?

人类作为全宇宙超级大吃货,据某经典记载,当初人身得以形成,就是光音天上的众生飞落地球,由于贪吃了很多“地肥”,才导致本来的“光音身”飞不起来的,从此才囿居地球多年,繁衍生息,代代流转,传承下来吃各种来自于地大之物的习性,在后来更是花样百出。

久远的历史就不说了,就谈谈一些比较熟知的文学里的美食。我举例一道菜品系列:鸭系美食

早在《楚辞·招魂》中记载有春秋战国时期吃鸭的描绘:“鹄酸臇凫,煎鸿鸧些”。六朝时,南京有了鸭馔,初步形成了如今的“吃鸭体系”,咸板鸭、盐水鸭当时已登上大雅之堂,被誉为“六朝风味”“白门佳品”。《白门食谱》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陈书》中也有南京盐水鸭的相关记载。据说明太祖朱元璋也爱吃鸭,当上皇帝狗,他几乎每日都要吃一只盐水鸭来解馋。

“炭火烤鸭”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食珍录》的记载中就有“炙鸭”。元朝天历年间御医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就有“烧鸭子”,而北京烤鸭则始于明朝。在这里跟大家透露一个秘密,不知道为啥,中国吃鸭的体系特别强劲,难道是我们祖先有先见之明,为了对应比拼现在国外有个吃鸡体系特别强劲的“肯德基”?

又举一例传承很久的浆类饮料的美食文学记载。

《周礼·天官·酒正》郑玄注:“浆,今之哉浆也。”并且贾公彦疏:“米汁相载,汉时名‘哉浆’。”可见是用米汁制成带酸性的饮料。 另外,《礼记·内则》郑玄在注释“醷”时说:“梅浆也。”可见是一种添加酸梅汁之类的酸性饮料。 屈原的《楚辞·九歌》中记载“尊桂酒兮椒浆”,“援北斗兮酌桂浆也”,则是掺有花椒之类原料的带辣味的浆和添加桂花带有香味的饮料。

年代久远与比较生僻冷门的美食文学知识,估计很少有人会去研究和关注。那咱们就说点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宋朝的苏东坡红烧肉,东坡肘子;还有一本系统讲述美食烹饪的书《随园食单》;文学大部头《红楼梦》里就有很多美食记载。

大观园的螃蟹宴;芳官的酒酿清蒸鸭子、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薛姨妈的鹅掌鸭信;探春和宝钗的油盐枸杞芽儿;留给袭人的糖蒸酥酪;凤姐的鸡油卷儿;贾琏奶妈的烂肘子;李纨的油茶面子;冬天的烤鹿肉。《红楼梦》中的美食还有:茄鲞、荷花莲叶羹、枣泥山药糕、糖蒸酥酪、鹅掌鸭信、豆腐皮包子、火腿炖肘子、油盐炒枸杞芽儿、玫瑰露和木樨露、牛乳蒸羊羔等……

别以为搞文学文艺的人,就是清心寡欲,他们的那个“吃”可精溜、讲究了,特别是在古代,能好文学这一口的,都是有钱人家,闲着没事干。那像我们现代这种粗茶淡饭的妹子,逮着啥就吃啥,只要饿不死就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