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觊觎过哪些文学作品中的美食?
“觊觎”这个词用得有点让人说不出什么滋味。如果把“觊觎”换成“垂涎”会不会好点? 人类作为全宇宙超级大吃货,据某经典记载,当初人身得以形成,就是光音天上的众生飞落地球,由于贪吃了很多“地肥”,才导致本来的“光音身”飞不起来的,从此才囿居地球多年,繁衍生息,代代流转,传承下来吃各种来自于地大之物的习性,在后来更是花样百出。 久远的历史就不说了,就谈谈一些比较熟知的文学里的美食。我举例一道菜品系列:鸭…

请问文学作品的深度真的是作者想表达的,还是读者脑补的,往哪方面写才是深度?
凡是能真正称之为文学的作品,都是以感性的方式自发或自觉地反映了世界的对立统一,反映了对立统一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所谓的文学作品的深度,就是揭露出来这种对立的深刻程度。 我们以《好了歌解注》为例。这首作品通篇都在描述事物的对立统一,并且把世界(封建社会)描述为对立面不断转化的世界。 开篇即讲,“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现在为陋室空堂的地方,当年居住的是达官显贵,现在满是衰草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