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比亚迪用了DMI之后突然发动机就变好了?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8
阅读量:
13

发动机+变速箱,假如有100个参数或亮点。

牛逼的高端厂商能实现90个,其中另外10个是其它厂商的专利,弄出来就违反专利法,上限就是90。

一般合资厂商实现60个,其中30个是其他厂商的专利,还有10个因技术差,造不出来。

国产翘楚燃油实现50个,其中40个是其他厂商的专利,还有10个因技术差,造不出来。

比亚迪燃油实现20个,其中40个是其他厂商的专利,还有40个因技术差,造不出来。

DMI出现后。

比亚迪在电驱动上,弄了100个电专利技术代替了燃油车对发动机+变速箱的很多要求。

燃油系的100个参数,比亚迪只需要10个发动机参数,变速箱完全不需要。

然后比亚迪DMI实车:10个发动机参数+100个电机参数=110个实际效果,多出来这10个,燃油车一辈子达不到。

理想和长安的增程式,这叫PHEV:10个发动机参数+60-80个电机参数=70-90的实际效果

杂牌增程式:10个发动机参数+60个电机参数=70的实际效果

吉利和长城的混动,叫DHT:10个发动机参数+10个变速箱参数+60-80个电机参数=80-100的实际效果

但是DHT有变速箱,故障点多一个,维修保养也多一个,众所周知,变速箱是汽车最容易坏和修起来账单最难看的。

特斯拉纯电,120个电机参数,实际效果120

最终动力系统结果。

高端传统燃油:90
一般合资:30-60
国产燃油:20-50
比亚迪燃油:20(自己淘汰了)
比亚迪DMI:110
特斯拉:120
理想、长安深蓝等好一点的PHEV:70-90
杂牌PHEV:70以下
吉利、长城的DHT:80-100
其他杂牌纯电:70-100之间(技术都是别人的,取决于这些电机电池技术的供应商提供多少)

我只用数字表达逻辑,参数别较真,实际肯定有出入,逻辑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PHEV和DHT评分高,但是还没经过市场考验,最好观望一两年,重点关注理想、深蓝、银河、枭龙这几个混动品牌的表现。

因为混动涉及发动机,所以也许这几个传统燃油厂商(长安、长城、吉利)发力,开发些天顶星技术(例如效率超过比亚迪43%的发动机),还能追上比亚迪的110.(理想不太可能,理想属于小米那种整合供应商的集成型造车)

我个人认为,增程式PHEV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容易稳定,是最难出故障的方案,虽然性能比不上DMI,耗油多了1-1.5L,但是胜在稳定。缺陷就是高速油耗打不过DMI和DHT。

但增程式最好做,最简单,发动机加电池,简单不爱坏,菜鸟车企也可以上,最不容易坑车主。

DHT理论上高速油耗比DMI好看,但就担心他坏变速箱,而且DHT因为加了个变速箱,一是费用比较贵,二是没地方放太多电池,总比别人纯电续航低。

DHT代表,吉利银河L7,和长城枭龙MAX,纯电续航确实低了点,性价比也不算高,我觉得这两家的混动路线走错了。当然,如果能开发出故障率极低效果又极强的变速箱(专门为电车设计的变速箱),这样打我脸真是太爽了。

纯电车型不讨论了,主要是电池技术,而且纯电的大厂(广汽埃安、蔚来、小鹏)这些,最重要的配件,电池都不是自己造啊,这技术就靠宁德和比亚迪了。

黑科技这块,比亚迪和特斯拉是最有前途的,起步早,研发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