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真的前景暗淡吗?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7
阅读量:
15

越来越多东南、UCL的老同学以及师弟师妹们来问我建筑学读博的事情。目前由于经济不景气,聪明人纷纷都选择回到高校沉淀积累几年,过渡掉经济低谷。

我们今天先抛弃到艰难琐碎的博士申请和研究旅程,单论读博发展前景。如果一个人来美国读了建筑学数字智能方向的博士,掌握了生成式AI、计算设计、绿色建筑等相关知识,他将拥有怎样广阔的天空?




首先来一个案例分析。

这是密歇根大学2020年建筑学院博士就职公告,可以看见,一共只有3名建筑学博士和3名规划博士。在美国,建筑学博士是十分稀少的,一年美国一共只产出约一百名博士。很多名校教授都不是博士。物依稀为贵,可以看见博士毕业生即使去最卷的学术圈,也可以直接做AP,这和天坑专业动辄三五年博后还是完全不同的。除此之外,还有去做数据科学家、资深计算设计师等职位的,就业面十分广。

密歇根建筑学院2020博士毕业就职报告,企业年

密歇根建筑学院2021博士毕业就职报告,AP学术年

相比之下,国内的建筑学博士就是量大管饱了。清华建筑学院2022年公示新招博士70人,顶得上大半个美国了。2023年光是博导就有70名。

闲言少叙,我们从留在美国和回国两方面来系统讨论建筑海外读博的就职前景。走起~





留美篇

由于是数字智能STEM博士毕业,所以身份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


一、科技硬件制造类

1、特斯拉这类科技巨头,他们一直在招聘建筑师、数字设计师。还有太阳能住房,可折叠住房等项目。

2、AUAR,ICON,MightyBuilding等初创建筑3D打印公司


二、设计软件类

1、Autodesk,Adobe

2、Eco Smart, One Click LCA等初创绿色建筑软件公司。

三、大厂研发

1、FLAG等R+D部门,有built environment,digital design等项目组

2、UE,游戏大厂等

3、转数据科学家、转码


四、地产类

1、Walter P Moore等绿建咨询公司。

2、科技地产,如Whisper Valley


五、传统设计龙头

1、SOM,BIG,KPF,ZAHA...等计算设计研发组

2、当地精品事务所


六、咨询行业

1、MBB

2、甲方咨询顾问。行业专家类。


七、创业

1、AI建筑设计平台

2、元宇宙,游戏


八、美国体制内

1、高校教职和博士后

2、国家实验室(NREL/Berkeley)等地研究员、科学家

3、政府部门,由于建筑属于非敏感专业,有很多岗位适合躺平




回国篇

一、各项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根据不同城市规则不同,总价值一般约在100万-300万。薪水加上补贴,很容易实现所谓年薪百万。(下方可能会有重复计算)

1、落户政策,全国任行。

2、住房补贴优惠政策(安家费),20万-200万。

3、创业扶持资金,20万-300万。主要取决于是否有突破性专利。

4、工资直接补贴,20万-200万。和创业补贴不可兼得。

5、其他类型人才补贴。购车免税、子女入学等优惠。

二、中国体制内

1、高校教职、讲师、博士后。教授的好处是可以身兼数职,与创业、咨询等职业道路并不冲突。

2、政府部门。选调生考试。

三、创业

1、建筑AI设计平台。室内AI设计平台。

2、智能建造,机器人公司。

3、元宇宙、游戏公司。

4、碳中和计算模拟追踪平台。

5、智慧建筑、智慧城市软件。

6、以AI设计为噱头的设计事务所。

四、作为技术负责人加入已有创业公司。

1、建筑AI设计平台,如小库。

2、智能建造平台,如大界、博智林。

3、绿色建筑平台

...

五、国企央企设计院

1、总部核心研发部门,如深总院的模块化建筑研究单位。

2、将技术用于传统项目投标

3、走行政路线。

六、房地产

1、核心研发部门,如碧桂园机器人研发。万科华润等国企也有类似部门。

2、战略转型咨询。

七、外企

与留美篇情况类似

八、国内互联网大厂

1、腾讯、阿里、华为的智慧城市等TOB, TOG部门

2、转码、转产品、转咨询、转地产管理......

九、咨询

1、MBB

2、政府咨询专家

3、地产甲方咨询专家





总结

总的来说,美国的工作机会更好、创新环境会更好。而中国的政策支持更好、创业机会更多,有更高的上限和更低的下限。

之后会整理上文内容成一张思维导图。想要知道职业规划全局,一张图就够了。

本文禁止转载,欢迎关注、私信。




悲观者往往正确,而乐观者成功。

越是艰难时刻,希望越是宝贵。

祝大家顺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