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刀片电池这么厉害,为什么其他车企不采购啊?
4年前,我还在一家电池公司做供应链经理,2018年,跑去参观了比亚迪在西宁新建的动力电池工厂。
那次比亚迪电池工厂大部分地区依旧在施工,但核心的车间已经都在开始组装电芯了。
洁白无尘的组装工作间,还要穿防护服进去,站在洁净的工作间,看向窗外一片泥泞,黄色工作帽攒动的施工现场,两者对比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话说回来,比亚迪刀片电池实际并没有蔽帚自珍,而是一直在积极推销自己的产品。
按比亚迪副总裁、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的说法是:“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
比如一汽集团,丰田汽车(直接用比亚迪产品,套丰田的标),北京现代,长安、北汽、东风、上海通用,东本、雪铁龙,戴姆勒实际都和比亚迪有了初步合作,着手引进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方案。
只是2021年初的时候,没有车企能预料到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卖得如此好,包括比亚迪自己也没想到,还想着把刀片电池多出来的产能多卖点出去赚点钱。
因为比亚迪在2020年的新能源车销量是18.97万辆,甚至比2019年的累积销量同比下滑了17.35%。
所以比亚迪在2020年底规划,大概率是2021年新能源车能卖22万辆,争取冲25万辆的销量,其他配套也都是按这个规划来弄。
结果,尴尬而幸福的场景来了,2021年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59.37万辆,如同一路开挂一样,销量硬是比2020年的翻了三倍还转了个弯,傲视群雄,把国内的新能源销售冠军收入囊中。
当然,这也导致了计划和实际销售的巨大差额。
要知道汽车的供应链是世界上最长的制造供应链之一,涉及零件几万种,供应商几百上千家。
而车企的产能规划是供应商制造原料,备货库存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单子狂涨的幸福烦恼,比亚迪供应链去年肯定是搞残了一帮子人,催料跟料到深夜应该是家常便饭了。
所以,自家的车都因为刀片电池生产不及的原因拖延了交货期,被消费者堵在门口骂街呢,怎么有产能供给其他车企。
所以,不是其他车企不采购,而是其他车企下了订单,除了少量几家违约费比较高的,或者关系好的必须得给之外。其他的车企要的,比亚迪两手一摊,刀片电池的确没有,等我电池厂扩大产能再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