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觉得香港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繁华?
内地人的传统观念就是认为楼越高,马路修的越宽,城市就越繁华。
其实这个标准是完全错的,中国内地的城市有着与世界各国完全不同的状况,那就是——人多。
所以,一个落后的四线城市,只需要政府批准几个房地产项目,各种高层住宅楼猛的一盖,再修一个大型购物商场,一股子CBD的味儿就出来了。
但这就是所谓的繁华吗?
不见得。
之前就听一个厦门老哥说,现在厦门发展的比台北好得多,台北到处都破破烂烂的,楼也没有多高,还是厦门市容好,台北能评上世界一线城市完全是西方榜单在乱搞……然后巴拉巴拉吹了一大堆,结果被我用一句话破功了:台北最低薪资标准是两万新台币。
高楼这种东西,修一修就出来了,但是产业才是真正关乎民生的东西,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许多年的栽培。
君不见,国内多少二三线城市,写字楼修的是不少,远远看过去一片繁荣的景象,走进去看看才知道,里面开的都是美容美甲、教育培训、理发店、宾馆之类的低端产业,带动不了多少就业,也创造不了多少GDP。
同样,高层住宅远远看上去是很繁华,但这住着真的有日本破破烂烂的一品居舒服吗?更何况这些高层住宅一旦超过一定时间,它也会变成影响市容的破烂房屋。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说北京的市容破破烂烂的,像一个大县城,这个我不否定,因为很多南方二三线城市的主城区确实已经修的比北京大部分地区要漂亮的多了。
我之前在北京大兴区生活过一段时间,住在一个像是城乡结合部的地方,旁边只有一个上世纪八十年代风格的大超市,我以为这是个穷地方,但走进超市一看,真的是震惊我一整年。
有新鲜的原切牛排、有各式各样价格不菲的海鲜、有帮忙洗好切好并且装配好的蔬菜、有数种价格上千的红酒,还有各种各样的进口食品……总之这个超市商品的档次放在二三线城市,绝对是顶级的存在了。
购买这些商品的,是一个个外表朴实衣服简单的大爷大妈。显然,这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归根结底,评判一个城市到底是否繁华,不能只高楼修了多少,真正应该观察的是人民的生活。
不出意外的,我被打成公知了,在这个热衷于扣帽子的时代,网络暴民都倾向于从别人的话语里抓出只言片语,然后大肆渲染、攻击。
但凡认真看看我的回答,都能发现我对于中国建立比肩发达国家的高端产业的渴望,公知有这样的愿望吗?
更何况,我也只是拿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和台湾、香港这样的世界一线城市比了一下,比不过就是比不过,有什么不对的吗?大家真的狂妄的以为公认的世界一线城市都不如国内的二线城市了吗?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题主觉得香港看起来破破烂烂的,觉得香港没有想象中那么繁华,我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一下如何评判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有什么不对么?你们除了扣帽子之外能有理有据的反驳我一句不?
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当然不能妄自菲薄,但狂妄自大带来的危害也应当被重视。
说我是公知恨国党的,可以再去看一下我这个回答,我又被评论区扣上兔兔的帽子了捏
私有制和公有制的差别在什么方面?网络上还是二极管居多,能说的出有逻辑的话的人少,只会复读扣帽子的人多。对于我来说,我是马克思主义者,讲究辩证否定观,中国做的好的就夸,做的不好的就批评,没有一竿子打死这种说法,这可能是二极管永远理解不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