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记》中所体现的美国人生活、价值观和文化,过时了吗?
《老友记》属于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常青剧了。
剧播的时间,1994-2004。
2015年上了奈飞。
2018年1月,BBC还说这剧是英国16岁以下可观看剧里最受欢迎的——2018年!结束十四年了!
去年还出了重聚辑,依然广受赞誉。
所以咯,大概没过时吧?
但是吧……
与其说是《老友记》里的生活、文化和价值观没过时,不如说是因为《老友记》本身,并没有太突兀的价值观:
甚至不妨说,这剧以一种不真实的美好,在包容所有价值观。
剧集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大概说出来也不怕剧透:
逃婚富家千金,离婚古生物学专家,恐惧亲密的高智商学霸,脑子不太灵光的小演员,讨好型人格的厨师,过惯流浪生活的按摩师。六个人作为邻居、舍友、同学、恋人,但最重要的,作为朋友,在纽约一起过了十年。
十年间出了无数的段子,但大体靠友谊和彼此包容,过来了。
这剧与其说是在传递某种价值观,不如说是,试图弥合治愈各种价值观。
Ross的前妻是个Les。Phoebe为弟弟做代孕生子。Monica跟一个比自己大19岁的人谈恋爱。Rachel不愿意当家庭妇女闲太太于是出来闯世界。Joey的妈妈认为可以接受自己老公有情人自己装不知道就行。Chandler的爸爸有性别认同问题。
这些都属于现实生活中的、有背主流的生活方式选择,让剧中的诸位一度纠结,但最后,靠友谊、宽容、理解和沟通,解决了。
所以《老友记》大体并不主张固定的价值观,但希望大家包容所有的价值观——所以经得起时间吧。
如果说非要鼓励什么的,大概是:
成年人,依靠友谊、交流和成长,抱团取暖,克服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麻烦。
看一看六个人的经历。
Phoebe的十年:
失去了外婆,但找到了母亲,找到了父亲,找到了弟弟。孕育了三胞胎。挺圆满吧?
另一条小小的暗线:
六个人中有四个人是长期住对门的,Ross单住但后来也搬对面去了,只有Phoebe是单住的:她最初离开Monica不做她的室友了,其实也是在追求独立。
她是游离于这个团体之外的——Rachel也不小心说漏嘴过,“你又不是亲戚朋友,又住得远……”
但之后,Phoebe一度又住回来过,也跟Rachel当了好室友。她能接受其他人进入她的世界了(虽然还是会因为跑步问题跟Rachel闹一闹)。她也一直在参与朋友们内部的生活,并过着不那么街头的生活——所以后来巧遇那个以前一起打劫的哥们时,人都说她样子变了。
最后,Joey不小心给她带来了命中注定的姻缘,她在短短的一季时间里演出了六个人中最跌宕起伏的一段感情,结束。
这其实是一个,流浪街头怪咖少女通过友谊,慢慢融入社会,终于能相信人并遇到爱情的故事。
Joey的十年:
Joey的父亲,一个谢顶胖大叔,与Rachel家的医生爸爸、Geller家那位开保时捷的老爸,明显不是一个阶级。
Joey人是意大利后裔,家是皇后区,很多元的一个所在,但显然不是富贵之家。
他提到自己的学历,最多到高中——Ross问他高中时没读过《指环王》吗?Joey说没有,但“我高中时睡妹子!”
他来到纽约做演员,以及各色兼职。
演员干得不好时,什么都干。端咖啡、卖圣诞树、捐精、当广告模特、卖香水。甚至当演员,还得当屁股替身之类。
第二季一度到了巅峰,都能搬出去租豪宅了,没两天角色死掉,自己被裁。演舞台剧被鄙视,演电影各色试镜不过关,教人演戏结果学生还拿走了他竞争的角色。
第二季之后,他一度沉迷于回忆他的那个医生角色:看起来很搞笑,但细想来很残忍。那是他一生最辉煌的时刻,如果就此一去不回,多可怕呢?
好在毕竟是喜剧,所以后期他又红了,甚至成了六人中最富的角色,写支票跟玩儿似的。
他的性格,他的呆、吃与睡,有其意义:
你必须把他塑造成一个好吃贪色的乐天派,一个掉了酱牛肉就吼、看见三明治就晕眩、看见巧克力就倒抽一口气的人,才能度过那么多足以让人绝望的生涯危机。
事业低谷、爱情挫折,他都能靠吃、睡、呆挺过来,反过来,成为其他五个人的慰藉者,以及剧本永远的喜剧来源。
Chandler的十年:
与Monica相爱之前,Chandler Bing有许多标签,连朋友们都拿来吐槽他。包括但不限于:
——怕承诺。
——经常被误会是gay,“you have the quality”。
——不分场合抖机灵嘲讽。
——有烟瘾,一有压力就抽上了。
——工作内容天晓得。
其实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Chandler骨子里,拒绝冲突与争执。
Phoebe交往的心理咨询师说所有人的性格,说Monica缺爱,说Chandler用幽默自卫、青春期前父母离婚,“教科书案例”。
Chandler自己后来断断续续补充过细节:七岁就看到父母性爱场面(于是对男女关系有阴影),九岁父母离婚,感恩节当天还被刺激到了。父亲成了个女士,母亲写成人小说,而且风骚艳丽。自己在上学时就看同学们私下传母亲写的小黄书。
他的性意识是扭曲的。在瑞秋玩星战梗假扮莉娅公主那集,其实有一个辛酸的细节。Chandler说自己经常做爱时,会觉得自己母亲的形象挥之不去。在第一季更提过,他梦见自己的隐私部位长了个电话,是他母亲给他打来的。他自己的原话是“俄狄浦斯梦魇”。
他怕承诺的骨子里,是怕亲密关系,怕亲密关系的骨子里,是他相信任何亲密关系必有争执。
Joey有一种意大利阳光般的欢乐与单纯,对Chandler而言,这是巨大的抚慰。
一个害怕争执,于是被动着的少年,先是在Joey那样毫无阴影的阳光海滩上度过了青年时光,阴影慢慢消逝,开始学着信赖人,相信友情。然后,和Monica开始了。
Monica的十年:
Monica从小生活在一个没什么爱的家庭里。她妈妈对女儿不够厚道;爸爸人还好,但明显粗线条。哥哥是精英学霸,全家的光环中心。自己因为缺爱,于是吃,于是胖,于是恶性循环。在高中时就当Rachel的跟班。这就催生了她的所有性格:因为缺爱,所以渴望爱;因为从小不被重视,所以有讨好型人格;因为必须与Ross竞争父母的宠爱,所以好强偏执;因为爱吃但又不想沉溺于吃,加上Chandler那句“你该去做厨师”的鼓励,所以她去做了厨师。
在感情上体现为:一旦谁流露出一点爱,她便容易上钩,也容易被坑。满嘴谎话的酒保,附庸风雅写破诗的餐厅同事,瞒了岁数的高中生。她没有另外两个姑娘那么漂亮的套路,懂得欲擒故纵。她喜欢起人来就是直愣愣地去了。甚至车祸晕了的男生,她都能照顾得妥帖,病房安置得花团锦簇。
Monica在第二第三季,得到了两个神奇的伴侣。一是(我个人认为的)全剧最性感男子Richard,一是全剧最有钱的大富豪Pete。
但这两个完美伴侣,被Monica放弃了。是她选择放弃的。
Monica哪怕遇到了完美的男人(就是没法要孩子)和痴爱的富翁(就是比较偏执),Monica还是跟他们断了。
她很缺爱,容易上钩,容易爱上人;但又要自己独立做主的感情经历。
明明缺爱,但太有原则,所以她这样的女生,活得势必辛苦。
终于剧本给她送来了Chandler。
某种程度上,Chandler以他的聪明和高工资,为Joey扛掉生活的重担,Joey以他的灿烂,为Chandler扛掉心理的阴影。
到Chandler终于成熟到能过成年人生活了,Monica从Joey手里,把Chandler接过去了。
Ross的十年:
被父母宠爱长大,学业有成。追求自己的事业也得心应手。中学时暗恋Rachel未遂,娶了Carol。在《老友记》开始之前,他过的就是这样的人生:有点遗憾,但很正统。
大多数这样一帆风顺的正统人生,都会或多或少地觉得:
一切都理所当然,世界自然按逻辑运行。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就是外界的错误。
“We were on a break”逻辑上完全正确,尤其是这个were的强调,时间点掐得对。Ross是相信大多数问题都可以按逻辑推演的,人应该都按逻辑来操作。
Ross喜欢合乎逻辑与规则;他的逻辑与规则是正确的;他应该获得全世界的优待。
而整个十季,是Ross“永远正确”不断瓦解的过程,也是他不断认同世界多样性的过程。
第一季第一集他还在愤愤然“我26岁了,居然离婚了!”还在忙于纠正朋友们的语法错误,但十年下来,他离婚了三次,当着两个孩子的未婚爸爸,从博物馆到了大学,也一度停职了,也跟女学生谈过恋爱了。也亲过朋友的妈了,也跟学界精英抢过女朋友了。
跟Emily在一起时,他觉得自己不一样了,还强调自己“很喜欢那个我”。
他想尝试各种新鲜事,结果穿了皮裤出了丑;后来还涂白牙齿、美黑失败,但都算是“尝试了点新的”。
他不断被Monica揭露过去:他也穿过女装,他也玩过洋娃娃,只是他一直在试图回避。
慢慢地,他接受了其他之前不接受的事。
他一度视Susan为情敌,但在Susan和Carol面临婚姻危机时,他支持了这对同性伴侣。所以Susan在自己的婚礼上请Ross跳舞,“我会让你领舞的”,那段看得Carol热泪盈眶:她最爱的两个爱人,讲和了。
他给Phoebe买了自行车,解决童年遗憾;但在Phoebe不肯继续学骑车时,他用了“你不骑车的话车子会难过会死掉的”这种Phoebe式灵异话术,来跟Phoebe和解。
他大概承认了世界不止有一种答案,一种路径,一种生活方式。他还是执拗地坚持原则——那是他的笑点来源——但也经常能跟朋友们的兴趣打成一片了。与他本身的善良温柔与新增的同理心,就出了很精彩的段落。
Rachel的十年:
Rachel的性格,第一集就立住了。
欠考虑、容易屈从(Monica后来所谓的push over):显然早有不满,但一直拖到穿上婚纱才想到跑路。
冲动:一旦决定了,穿着婚纱就跑路了。
自我中心:抱住Monica说来投奔她;Monica自嘲说自己没被邀请去她的婚礼,Rachel说哎呀我希望我们别提这个……
娇生惯养、买买买:
Rachel骨子里,有他爸爸和妈妈两个人的性格。妈妈的温柔、善良与容易被他人左右;父亲的倔强与强硬。
外柔内刚。
她之后的一切命运,都由这点出发。
Rachel的柔,让她尽量不想担负责任。所以她经常一推就怂,而且喜欢一切责任交给队友。比如怀上Emma那次,她就竭力把责任都推到Ross头上,终于大家一起看完录像带,她一下子就尴尬了。
但反过来,剧集推进,她在其他方面,慢慢有了自己的担当。很经常出现的情景是:Rachel追求一个什么,一开始求姿态好看,发现未遂,于是拼了。
Rachel的大多数笑料,都来自“做不好某件事——一发狠,情景很尴尬,但她拼了”。生完孩子,第一次带Emma回归工作岗位,发现被新来的毒舌帅哥把工作抢完了,于是她立刻回归岗位,坐在一把放低了的椅子上,都要拼下去。
实际上,Rachel这个角色的魅力,不在于她做得对,而是她总在不断失败→逼到绝境→发狠,用不那么好看的姿态,继续拼下去,以及,从头到尾做自己。她容易被人影响、怕担责任、自我中心时,总会把情况搞糟;但她的倔强与善良,能让她在大事临头时不含糊。
Phoebe的破碎家庭。Chandler的扭曲家庭。Ross家庭给他带来的“永远正确”。Monica家庭给她带来的缺爱背景。Rachel家庭给她带来的娇生惯养和自我中心。
在十年时间里,引发无数笑料,但也靠着宽容交流,彼此彼此愈合。
十年之后,他们都成长为了更好的人。
如果说非要有主题,这就是《老友记》的主题。
但这实在有些过于理想,美好得不太现实。
第五季Ross有过个官方吐槽,我觉得打破了第四面墙,揭露了本剧过于美好以至于不真实的一面;他试图跟Emily复婚时抱怨过:
“你们不知道怎么处理婚姻。那都靠妥协妥协。生活并不都是欢笑、天上掉糖果、在咖啡馆整天喝咖啡。现实是成年人生活!”
当然,大概也因为有这份不真实的美好,以及包容一切的态度、相信友谊、交流和宽容可以解决原生家庭的大多数问题,所以这剧才能历久常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