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高房价,我们是否可以这么做?
你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社会实践,让我想起了泰州学派的何心隐。我贴一个他的介绍,你看看是不是有相似之处。
何心隐(1517——1579),原名梁汝元,字柱乾,号夫山。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拜颜钧为师。郡试中第一名。他本可以沿着这条坦道进入康庄的仕途;但他接受了泰州学派的思想,“与闻心斋立本之旨”,拜颜钧为师,从此走上了“反封建斗士”的人生旅途,成为封建专制下的“叛逆”和“掀翻天地”的大无畏者。他学习其师颜钧在家乡办“萃和会”的举措,也在自己的家乡办起了“聚和堂”(聚,通“萃”;堂和会,义相近),进行理想社会的实验。何在聚和堂里,献出家财,“捐千金,购义田,储公廪”,并且“身理一族之政,冠、婚、丧、祭、赋、役,一切通其有无”。族内子弟宿于祠、聚于祠、食于祠,过集体生活,享受平等待遇。“学成之后,冠婚衣食,皆在祠内酌处”。鳏寡孤独失所者,皆有所养。何心隐理想社会的实验,不仅打乱了封建等级秩序,而长期下去必然危及统治者地位的稳固。因此,县官以妨碍公务、诬蔑朝廷命官罪将何逮捕入狱,判绞罪,后改为充军。不久,被友人程学颜营救出狱。以后,程学颜入京供职,何亦随程进京。在京师何结识了颜钧的另一个弟子罗汝芳和耿定向等重要人物,并通过耿的关系与张居正(时任国子监司业)会见于显灵宫。何、居二人见面,观点、情绪尖锐对立。事后何预感地说:张这个人“异日必当国,当国必杀我”。在北京,何还策划计杀奸相严嵩,不成,改名易姓(将梁汝元改为何心隐)南避,飘泊讲学近二十年。这时,万历帝起用张居正为相,张为挽救明王朝的危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他对人民也实行了严厉的统治,如毁天下书院,禁聚徒讲学;下令“得盗即斩”;推行税役合并为“一条鞭法”等。对于张的这些措施,何心隐大加反对,声言要入都“持正义,逐江陵(张居正,江陵人)去位,一新时局”。张、何的冲突达到白热化。何被统治者称为“妖人”、“逆犯”、“盗犯”、“奸犯”,张示意四处缉拿何。万历七年(1579年),何62岁。他在祁门学生胡时和家中被逮捕,解到武昌狱中。见巡抚,何“坐不肯跪”,“择健卒笞之百余,干笑而已”。何宁死不屈,终被杖毙狱中,肆尸都市。在何被捕期间,泰州学派许多重要人物对其进行奔波营救:有的为他辩冤,有的变卖家产营救,有的愿舍身替死,特别是何的学生胡时和从祁门一路陪同押解到武昌,死后为之收殓尸骨,并遵遗言将何与其好友、以前的救命恩人程学颜合葬。
以下谈谈我的看法。
高房价实质上是因为房价里有一半以上的二次征税,以及经济权力集中形成的垄断。看似是市场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议价地位完全不对等的半强制交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的行为与何心隐类似,破坏了既定的交易秩序。当然影响力不大,在庞大的存量规模里微乎其微,还不至于会有什么针对你的行为。但就性质而言,是一样的。
未来房价大势我认为的可能是“抓大放小”,大城市会控,小城市会放,前天的一个回答我已经写了,这里不再赘叙。
挺有意思的,如果你的实践有什么进展,希望能告知,我会持续关注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