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缺爱了,而且太脆弱且敏感,我快扛不住了,我该如何救自己?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1
阅读量:
15

花了7年总结了10个方法,走出治愈缺爱型人格(建议收藏)


之所以会写这个主题,是因为过去的我,受困于原生家庭,是个严重缺爱的人,没有爱的能力,不懂得经营关系,走过不少弯路;

现在的我,通过学习心理学和身心灵7年多,不仅找回了内在的力量,遇到很多贵人,帮助很多人通过自我成长脱单并提升恋爱的能力,找到人生幸福。

上次讲了:

为什么越缺爱的人,越得不到爱

这一篇主要给大家分享10个走出缺爱型人格的方法。

这些都是我这7年多花了近20万学习,用过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内含10本缺爱自救的书籍)。

1

每天肯定自己


这个是我坚持的时间最短,但是效果最好的方法。


因为缺爱的人内在都比较自卑(包括我原来也是),肯定自己会让我看到自己没那么糟糕。

可以从很小的事情肯定自己,一方面你会发现自己开始有能量去做更难的事情。

另一方面,每天肯定自己,你会发现自己身上闪光点越来越多,就会打心底里越来越接纳自己。

推荐书籍:《自我肯定的力量》

2

接纳真实的自己


自我接纳,就是全然地接受自己,无论好与不好;

无论多么不可思议,荒唐可笑,都要接受,受挫或者失落的时候,允许自己失落,因为这个就是真实的你,好的坏的它都是你的一部分,只有你自己接纳这些后,内心才会变得越来越笃定和强大。

推荐书籍:《自卑与超越》

3

好好爱自己


想要别人好好爱你,得先好好爱自己。越爱自己,越珍惜自己,别人也会越爱你越在意你。

真正的爱自己是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比如,多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接纳真实的自己。

自私自利不是爱自己,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爱自己;随波逐流,听天由命,更不能说是爱自己。

爱自己,还要对自己负责。

推荐书籍:《心的重建》

4

降低期望值


想要别人好好爱你,得先好好爱自己。

越爱自己,越珍惜自己,别人也会越爱你。


在现实可能固定的情况下,一个人所能够获得的幸福体验跟他的预期成反比。

这种关系在恋爱中就是:

你的幸福体验=对方的行动÷你的预期。


期望值越大,幸福体验越低;期望值越小,幸福体验越高。


所以获得幸福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降低自己的高标准高要求,接受对方的缺点和所有可能会发生的坏情况。


当你学会管理自己的期望值,给对方自由发挥的空间,反而会获得超出预期的惊喜。

推荐书籍:《被讨厌的勇气》

5

改变你的信念


信念不同,人生也不同

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情绪反应,就来自于内心的信念。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三种较为普遍的限制性信念——无助、无望和无价值。

提升自我肯定感、改写信念的关键,就在于重新给大脑“编程”。通过不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大脑形成积极自信的模式。

推荐书籍:《调整心灵DNA》

6

停止精神内耗


停止精神内耗,是人生变好的开始。


内耗就像是一种病毒,表面上看不见、摸不着,却在暗地不断复制、侵袭你的想法,让你陷入纠结、焦虑、抑郁。

如果你发现自己又陷入纠结、焦虑、抑郁这些情绪的时候,可就将注意力回归到当下,并问自己2个问题:

在这个事件中你要什么?你此刻当下可以做什么?

然后去做你当下可以做的,这样就可以从内耗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了。

推荐书籍:《积极情绪的力量》

7

改变你的信念


信念不同,人生也不同

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情绪反应,就来自于内心的信念。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三种较为普遍的限制性信念——无助、无望和无价值。

提升自我肯定感、改写信念的关键,就在于重新给大脑“编程”。通过不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大脑形成积极自信的模式。

推荐书籍:《调整心灵DNA》

8

改变语言习惯


正向的说话方式,可以改变你一生。


语言是充满魔力的,而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可以让我们非常正面,也可以让我们受伤。


平时一定要多留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多用正面的语言,少用负向的语言。

推荐书籍:《语言的魔力》

9

改变你的信念


你的圈子,就是你生活的镜子。


如果一个人身边全是负能量磁场,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情绪垃圾,最终汇聚成一个情绪黑洞,会削弱自己的力量,还会吸引更多负能量的人。

所以改变自己外在环境,向正能量磁场靠近,和积极的人相处。 可以更好提升自己内在能量。


推荐书籍:《你的朋友决定你的层次,你的圈子决定你的未来》

10

原生家庭疗愈


多数成年人的“缺爱”,寻其本源,缺的并非是同龄人的爱,而是“父母的爱”。


所以,要想从根本解决缺爱的问题,不得不从原生家庭着手,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也许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和理解自己的父母,比如也没人教他们做父母,所以可能爱的方式不对,是父母的全部。


很多时候父母已经尽他们所能了,当我们看明白这个,就更能理解父母。


但真正要疗愈好这一块,需要借助心理咨询师。


推荐书籍:《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