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CEO张勇为什么会卸任?
说句不好听的话,阿里到目前为止已经烂到根里去了,一个张勇改变不了什么,不管继任者是谁,后面无论是谁也改变不了阿里持续走下坡路的事实。
阿里最关键的问题其实还是「人」导致的问题,或者说是「制度」的问题。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分割,有阶级,哪怕是互联网行业叫嚣着扁平化管理的阿里,不可避免的会因为「人」的趋同性以及业务的降速导致下坡路。
在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的时候,或者说企业规模较小的时候,蛋糕足够大是够内部能消化的,那么这个阶段的「人」会保持专注在业务当中,因为回报是足够的,而且向心力是足够的。
但是在业务增长放缓,或企业人数规模较多,蛋糕不够大的时候,内部牵扯到的利益分配(包含资源分配)一定是不足的,这个时候的「人」就不一定会保持专注在业务当中,而形成内耗。
本质上阿里初期的996和现在阿里的996不是一个概念:
阿里初期的996是实打实活儿多,在这个阶段人更关注的是业务问题以及自我成长上;
现在阿里的996就是卷,这个阶段P7以及P8们关注的是汇报的问题,怎么让领导看到,分到更多地资源,这就造成了P8要汇报,派活儿给P7,P7把PPT分下去给P6们干。
P8想要的结果是,怎么让汇报更加亮眼,更加能让上面的人心情大好,如何能揣测圣意,因为他们更多地接触是上层;
P7想要的结果是,怎么让P8满意,但是他们接触不到更上层,所以只能按照自己的业务理解来拆解任务,并下发给P6们。
P6就啥也不懂,不懂办公室政治,不懂战略,甚至很多活儿是重复性的基础性的事务性工作,所以P6也只能用偏于一隅的眼光来看眼前的问题,做好自己部分的PPT呈现给P7。
结果就是,P7收集好了PPT之后给P8,P8不满意打回重做,over and over again......
这个卷是为了业务?其实并不是,是为了汇报。
其实不仅仅是阿里,非常多的上规模的公司都有这样的问题,只是阿里的问题要更严重一些。
这就造成了这么多人力投入进去的996,其实本质上没有给公司带来任何实质性的业务增长,在业务无法高速增长的同时蛋糕变小,会进一步加剧「汇报」的「卷」,形成恶性循环。
这里很多人就是这么被浪潮卷着推着这么日复一日地走下去。
改变?不存在的。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就是有限的,无非就是螳臂当车的结局而已。
任何的改革都会伴随着触碰到利益既得者的利益或推行缓慢,或被五马分尸。
从业务上看,阿里的主版块其实已经烂得不能再烂了,特别是淘宝板块,现在的小二几乎没有任何的作用,无论是在商家还是消费者端都是如此。
而阿里出来的人,我和我太太很有幸能见到好些人,十几个P7里面能不玩职场PUA办公室政治勾心斗角虚与委蛇并且在业务上有能力有追求有见解的大概就一个。
不到百分之十的概率能遇到一个能踏实干事儿的人?能想象吗?
当然这个问题其实也关联到另外一个问题——
关键是现在阿里整顿自己的时候「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这种业务不通逻辑不行嘴皮功夫优秀八面玲珑的PUA大师,在其他企业也继续「发光发热」把阿里「优秀」的企业文化带出去。
这就是一个体系烂到根上的事情。
一个张勇有用?
说实话,马云再归都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