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真的比上班强吗?
讲一下我摆摊失败的全过程,你们帮我分析一下我到底哪里错了?等我攒到钱了再出来摆摊的话应该注意什么?
去年的十月份,我在某个大型工厂打螺丝。那厂包住不包吃。厂里饭场伙食不好,所以大部分打工人都选择出来吃饭。厂门口旁边摆了几十个摊位,就是黄焖鸡、米饭卖的最火爆了。目测一晚上能卖个两三百份。我看到这情况马上就按耐不住了,这是要发财的节奏啊!于是赶紧用打螺丝攒了2万多块钱,选择出来摆摊赚大钱。
当初转了抖音上那些找夜市的博主发的30多个夜市。不得不说那些博主是真坑爹,随便一个没人的夜市,他都能够在人最多的时候拍出人山人海的效果来。害我白跑了很多地方。所以网上的东西不能全信。后来筹备了20多天,餐车、货品、包装、房租、摊位费花费了一万多。最终选择了东莞人流比较大的一个夜市佛新市场。
第一次摆摊,错误的认为人流量越大的越卖货。于是我选择了。佛兴业是十字路口最繁华的地方,付了3000块钱的摊位费。接下来切土豆、切鸡块和各种配菜,从早上九点一直忙到下午六点才出摊。手都切肿了,准备了70份的黄焖鸡米饭。结果才卖了6份,倒掉了64份。因为是真的吃不完。这不但累,而且赔人工赔货品,一个晚上就赶紧宣布倒闭了。
到这个时候,我已经忙前忙后折腾了一个多月,前后花费了一万多,一天就倒闭了,换谁谁也不乐意啊!于是赶紧又2000块学了个小烧烤。只是因为换烧烤的话,我那个餐车改动是最小的。只需要再增加一个烤炉就可以了。又折腾了七八天,小烧烤终于顺利出摊了。因为我在人山人海的地方摆过摊。所以知道了并不是摊位费越高越卖货。所以这次租了个摊位费800押一付一的摊位。2万多块钱折腾的只剩下5000多块了。只想节省点开支。第一天出摊卖了400多,觉得有信心了。谁知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250。后来大家都阳了,不出来了。直接每天卖40块。
就这样撑了两个月,兜里的钱越来越少,温水煮青蛙实在是受不了了。又去找夜市,找到了东莞高埗红房子餐馆的那个夜市。佛新市场的摊位费押金和租房押金全部都扔了,找了个大一点的货拉拉。把租房和摊位在高埗全部安顿好之后,当初的2万多块钱到这时候只剩下1200块。如果再倒闭,连跑路费都没有了。
临近过年,好多人都回老家了,不过还好,接下来的营业额从500多慢慢做到1800。到了正月过后,原以为人都过来了,生意会变得更好。谁知道营业额开始下滑,三月中旬到四月中旬的时候慢慢下滑到300左右。只因为这个小市场原本有30个摊位,年后新加入的新手小白有几十个摊位,多了一倍还多。我们两个人摆一个摊,这300多的营业额还不如我们两个人去打工。于是赶紧把摊子转让跑路了。
前后半年的时间来到高埗,等于把在佛新市场赔的钱赚回来了。就只是收回个成本而已,等于是赔了两个人半年的人工。
大家给我分析一下,我到底哪里错了,下次我再摆摊的话应该怎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