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六大奇才:一龙一凤、一马一鬼、一虎一麒麟,他们分别是谁?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5
阅读量:
14

借这个问题,我来说说“幼麒”(幼麟)和“冢虎”这俩尴尬的称呼是从哪里来的。

“幼麟“和“冢虎”这两个说法,应该是百度百科被一个名叫“尉缭子”[1]的用户胡乱编辑后的产物。

根据 @infocodez兄提供的线索,这个“尉缭子”(后来百度贴吧可以改昵称后,此人叫“伏羲氏风昊”)在2008年8月25日凌晨1点31分,在百度“姜维吧”里发了一篇帖子《听说过卧龙凤雏,幼麒冢虎吗?》

这就是所谓的“幼麒冢虎”的最早出处:

从上面这个“尉缭子“说话前言不答后语,前面还217年的姜维遇到43岁的赵云,下一行就成了“16岁的姜维和70岁的赵云战成平手”,赵云年龄反复横跳,感觉不是源自游戏,就是他自己脑补的内容,中二度爆棚。

他还居然觉得“姜维无法战胜司马懿”,还分析了几种原因——呃,你确定不是因为司马懿死的时候费祎还健在,姜维没有作为季汉统帅和司马懿对线的机会吗?

我估计他既没有看过《三国志》,也没看过《三国演义》,全凭游戏和网络小说脑补,否则也不可能让别人去看百度知道的答案……

不过,他既然已经认定了司马懿比姜维厉害,那么显然司马懿是有资格加入“卧龙凤雏幼麒”套餐的,就成了“冢虎”(原因见后)。

最要命的是,这个“尉缭子“动手能力极强——

因为他在同一天,还把司马懿、姜维的百度百科词条都给编辑了,“司马懿”的词条被加上世称“号冢虎,管兵伐”,“姜维”的词条被加上“号幼麒”!

JJ0z17就是“尉缭子”

因为百度百科要审核一段时间,因此说不定是“尉缭子“先编辑了百科,然后再去贴吧里炫耀自己编辑的内容等着大家去查证,结果司马懿的词条先通过了,姜维的还没通过,一个网友表示:

“尉缭子“顿时急了!他表示“这是地方县志的记载”!

因为是自己编的,当然没证据,所以还让别人拿出证据证明这些是假的……

我们专家组都不敢这么说“……

我发出曹丞相般的笑声

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负责维护词条的百度网友都没发现“尉缭子”自己瞎编的内容,导致查看“司马懿”和“姜维”词条的人,第一时间看到的就是他写的“幼麒”、“冢虎”,于是一些不能分辨消息来源的网友,开始转发带有这些内容的词条。

其中,衍生出“幼麟”,并且误当成周瑜的,估计来源还是百度百科。有个叫“┍Mystes”的百度用户在2009年1月27日编辑“周瑜”词条时,编写出“(周瑜)后与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并称卧龙凤雏幼麟冢虎……”

虽然始作俑者不详,不能明确“归功”于词条编辑者,但我估计应该是某些只看过“司马懿”的词条的人走了眼,“幼麒”“幼麟”傻傻分不清。由于“司马懿”词条里没提“幼麒”是谁,就脑补成了周瑜。

2009年初,还有一个叫“千古周郎”的作者写了本修仙流YY网络小说《胭脂三国》。

大概在4月停止更新进宫前,这本小说的《冢虎仲达》一章中,有一句“河内伏冢虎,江东据幼麒”(“据”还是个错别字),这里周瑜还是“幼麒”,不清楚是他受百科影响,自己订正了错别字;还是在百度百科编辑之前存在过“周瑜幼麒说”……

这本点击率极低的小说经常被当成是“幼麒冢虎”的来源而被骂,其实不然……

“幼麟周瑜说“被推广,可能是源于2009年2月10日晚,文史作家刘继兴在新浪博客上发表的一篇为周瑜申冤的文章——《正史中完美的周瑜为何遭后世狂贬?》,显然是抄了离谱的“周瑜”的百度百科词条……

刘继兴在新浪微博上现在也是百万粉丝级别的作者,在2009年时文章点击率能够达到10万以上,算是当时的通俗历史类头部带v。

刘继兴和湖北辞书出版社合作,在2009年5月开始将博客上的文章结集为《刘继兴读史》出版。包括凤凰网在内的许多媒体的读书频道都转发了《正史中完美的周瑜为何遭后世狂贬?》一文,导致更多人知道了“幼麟周瑜说”。

由于“幼麟冢虎”这种说法相当新奇,网上使用这种来历不明的中二外号的人就多了起来。

由此,贴吧里也产生了“幼麟周瑜说”和“幼麒姜维说”之间的争论——“幼麟周瑜说”显然没什么道理,而“幼麒姜维说”好歹还有游戏打底,所以“幼麒姜维说”逐渐占据上风。甚至现在在百度百科上搜“幼麒”,就直接弹出“姜维”的词条……

这位“尉缭子“将姜维称之为“幼麒”,应该是源自日本游戏《三国志》和《三国无双》里对姜维的称呼——“天水的麒麟儿”,况且“麒麟儿”这个称呼,他自己在贴吧的发言里也有提及。

其实,姜维从未在国内被称作“麒麟儿”,反倒是司马昭在最早的明嘉靖刊本《三国演义》里,被他爹叫了一次“麒麟儿”,这句话在后来刊行的版本里被删去了,因此我知道的早期参考李卓吾批评本、毛氏父子批评本的日译本《三国演义》中,都是没这句话的。

日本游戏中将姜维称之为“天水的麒麟儿”,其实是源自于吉川英治的小说《三国志》。

“麒麟儿“一词来源自杜甫的诗句,国内一般用“天上麒麟”、“天上石麟”[2]来表扬“别人家的孩子”的比较多。

可在明治时代的日本,但凡是个名人,都能在儿童读物里混个“麒麟儿”当当……

伊达政宗这种带孝子也可以是麒麟儿(

而且在日本的“讲谈”(评书)里,也将为尼子家复兴而奋斗、最终不幸兵败被毛利家杀害的青年武将山中幸盛(山中鹿之介)称呼为“山阴的麒麟儿”。

吉川英治在小说《黑田如水》一书中,就提及过“山阴的麒麟儿”,他或许暗中将事迹和形象都有所类似的山中鹿之介和姜维作比较。因此在《三国志·五丈原之卷》中姜维登场时,吉川英治除了将他的年龄改成不满二十岁、外貌直接“美丈夫“外,还称之为“冀城的麒麟儿”(冀城の麒麟児)。

吉川英治的小说《三国志》非常符合日本人的口味,至少在昭和时代,绝大部分日本人熟悉的《三国》其实是这本小说。而70年代时,横山光辉也以吉川英治的小说为主要参考,创作了另一部日本国民级漫画《三国志》,也将姜维称之为“冀城的麒麟儿”。

横山光辉《三国志》

可能是“冀城的麒麟儿”叫法不够响亮,因此日本游戏里才改为了上一级单位的“天水的麒麟儿”,并且被逆输出至我国……

其实日本单纯叫“麒麟儿”的更多一些

至于司马懿为什么叫“冢虎”,我估计不是因为《今天我穿着鬼冢虎新款木屐在全家教训了两个非主流》(划掉),其实2014年的时候,“尉缭子“仍旧念念不忘自己推广的“幼麒冢虎”,在编辑“冢虎”这个词条的时候,表现出了心路历程——

而且他还在同一天把“幼麒冢虎”词条下关于“周瑜”的内容都给删除了,换上了非常玄幻的设定,并且被保留至今——

司马徽:ndyd,我谢你个龟龟

没错,从这哥们编辑的词条来看,他这段时间又开始沉迷于洪荒小说了,这也使得他把自己的id改成了“伏羲氏风昊”(虽然太昊姓风,伏羲也被和太昊混为一谈,但历史上没“风昊”这种称呼,显然是小说里的),果然求仁得仁,这位潜伏在百度百科里的暗黑破坏神,真的在2020年被封号了。

判断“伏羲氏太昊”和“尉缭子”是同一人的主要证据

在被百度无情封杀前,他还不忘对自己的“历史发明”竖起大拇哥……

可以说是不忘初心了……

===========
敝人所写的其他《三国演义》周边回答:

为什么绝大部分人都默认赵云是大帅哥?中国人和日本人对三国认知有何不同?赵云自称常山赵子龙,张飞自称燕人张翼德,为何关羽自报家门时只说「关某」二字?张飞到底长得好不好看?一小学生自称读完了《三国演义》。我问她陈登是谁,她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何越来越多的人指责一部本为小说的《三国演义》与史不符呢?人家作者不是已经加上“演义”了吗?日本人为什么只喜欢《三国演义》,而对其他中国古代小说兴趣不大?三国演义中虚构南蛮人物姓名是怎么取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