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小长假带着孩子去写生,被路人嘲笑画的不好,孩子说再也不去外面画画了,我该怎么安慰她?
此事不难,四步搞完。
头一步:
小孩说完,别放他走,温柔以待:贤侄留步。
拿出纸笔,盛情邀约,一个是画,俩也是画,不如作伴,切磋则个,不为竞技,交个朋友。
小孩铁定,作鬼画符,或者压根,不敢接笔。
送客告辞,跟你娃说:
看见了没闺女,嘴上口活好的人,未必手上活也硬。上下嘴唇加舌头三片肉,可比眼手合一十年功好练太多了。
说你不行的,未必自己行;自己行的,从来不说别人不行。
接着练,练着练着,你就开窍了,他就闭嘴了。
二一步:
回去路上,别急进宅,找个商场,进游戏厅。
一百块钱,买几十币,交给孩子,她玩你看。
她挂一次,你起次哄,再挂再哄,直至币尽。
出游戏厅,你跟娃说:
你游戏打的也很臭,我从头到尾埋汰你,你气吗?你不气。
为什么?
因为你所有的乐趣都在打游戏的过程中,周遭旁人说你打的好也好,差也好,你都充耳不闻,因为你所获愉悦,尽在游戏过程中,外人评价不能减少你快乐分毫。
画画也是一样,我从来没指望你变成梵高毕加索,结果不重要,但你收获的审美,洞察,静气,养心,全都在过程里。
内个画画时哄的你的小孩,就是游戏时哄你的老爹,忽略后者的能力,你有,那么忽略前者的能力,你也得有。
因为个人修养和快乐一样,全凭自己创造,收益也全是自己的,和整个世界的声音,都无关。
三一步:
回到小区,别忙上楼,花园坐会,等待目标。
有人遛狗,犬人杂聚,告诉孩子,看个分明。
狗分大小,秉性各异,京巴狂吠,金毛淡定。
热闹之际,你跟娃说:
这金毛跟京巴打起来,你觉得小的打得过大的吗?肯定打不过。
人呐,很多地方跟狗差不多,本事越小的,声越大;脑子越钝的,嘴越尖。
这弱的碰上强的,最爱说的就是“你不行”,真能把这强的也说放弃了,这世上就少了个竞争对手。
而强者恒强,按照自己的路子接着走,就算没缘分变成最强内个,起码也永远能甩内些光会嘴叭叭的人几条街啊。
这三步分别告诉孩子:
说别人不够强的,自己也未必强。
努力的目的未必是变强,而是变强过程中的收获。
越是强的,越是淡定,旁人的不善之辞,那是给他自己壮胆呐,当没听见就成。
回家以后,打开电视,领着孩子看看《霸王别姬》的前1/3。
叫她知道程蝶衣从个戏文都念不利索的小学徒,是怎么变成角儿的,此中苦楚,可不是路过的黄口小儿一句戏言这么轻描淡写。
你让孩子记住一句台词:
“人,终归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