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召底层努力工作是不是精英的谎言?
年轻人,还是太天真了。不被爆锤一下,都还活的跟三好学生一样。
分享一个很残忍的真相:打工人,你会因为“努力工作”而失去赚钱的能力。
对,你没听错。请写在床头每天读三遍。
为什么?
有个核心原因是,真正的大公司,都在「去能力化」。
HR小姐姐正是用那套完美的公司人才体制,把一个个人修剪成单一零部件。
通过把工作细致化,规范化,简单化,并辅以各种流程指导和老员工帮带,新人可以快速上手,岗位可以快速更替。
尤其是外企,更加是这种玩法,各种招聘要求高大上,实际上进来后就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
通过「去能力化」,公司降低了运营风险,组织关系稳定,公司不会因为少了任何一个人而出现重大危机。
与此同时意味着,在这个机制里面,一个干了很多年的人和应届毕业生都是差不多的水准。
在很多公司,工作1年以上就是老人了。
所谓有“10年”经验,不过是把1年的经验用了10次。
大家也可以想想自己身边的人。
时间一久,只要东家给的薪水也还好,你就成了被圈养的羊,只能被拔毛,无法反抗。
超过个3年5年,不是你想不想走了,而是你还能不能走。你还有什么能力与公司谈判?你哪里来的溢价权?
这才真成了那句话,“你不干,有的人是人干“。分分钟换个新人,又年轻又能吃苦。
这就是为什么,大公司里的打工人,人前这个“经理”那个“总监”“VP”看似风格无限。人后个个都怂成狗。
呆的越久,膝盖就越站不直。
所以,你别看一堆公司在哪儿喊着“狼性文化”。大公司是养不住狼的。真是狼就自己出来干了,没出来也会自己搞副业。
留在里面卷的都是喊着各种口号,批着狼皮的喜羊羊懒羊羊。
试问,哪有狼会愿意跟你吃着草,流着血,跪舔老板,整天996,007?
自由的灵魂它不香么?
你可能会说,呀,那是上一辈人,吾辈新新人类可不是这样的。不是有数不清的职场大V在教育么,要为自己工作,要培养自己的职场“稀缺性”,blah blah blah...
结果呢?
当你把3000万的市场硬生生做到了5500万,你觉得老板在满面堆笑的同时,在想什么?
人前是,拍拍你的肩,干的漂亮!
人后是,这小子,得赶快放一个人进去,平衡一下他的势力。
那些寄希望于在大公司里,打造自己稀缺性的朋友们,请记下:
你不断膨胀的实力,拥兵自立的威胁,和公司致力的低风险运营,本质上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没错,你要稀缺,要独一无二,才有溢价权。
可试问,有哪个公司愿意把每个人每个岗都培养的越来越稀缺,越来越金贵?
你和老板再怎么称兄道弟,只要他还给你发薪水,你们就永远不会是一体化的利益。
最后再说一个很残忍的真相。
你上面的几个老板,说实话,他们可能还没有你一个新人优秀。
他们在这家公司已经10+年了。这群企业老人最大的优势不是能力,而是比较融洽的同事人脉,以及对于公司内部流程的熟悉程度。
换句话说,这些老人之所以能发挥作用,不是因为个人能力够,而是因为他比别人更熟悉这套流程机制,更能通过卖脸来获得资源。
这在各类大企业特别特别常见,这样的老人非常非常多。
这么悲伤的事实,我想我还是保密吧。
唉,心疼这些95、00后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