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不想听专家说话了?
01
这届专家已经不提意见,开始骂年轻人了。
前两天某经济高峰论坛开幕前,中航基金首席投资官邓海清表示:
“很少有年轻人去反思,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不够,那么所以才有那么低的工资。”
“对国内的很多的年轻人来讲,其实你干的这点活,可能在泰国或者在越南,人家只要你的一半的工资就能干和你一样的活。”
你看,你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专家就说你不懂反思,越来越硬气了!
专家的硬气是有道理的,你赚不到钱,确实是因为能力不行嘛。
你要是什么15岁就开始研究波粒二象性的天才少年,华为还不年薪500万请你去?
举越南的例子也不是没有道理,越南工资确实低到就连比亚迪、小米这种民族企业都禁不起诱惑。
纷纷在当地设厂,将爱国理念抛掷九霄云外。
但是,专家抛开房价、物价,以及阶层固化不谈,一味指责年轻人没能力,素质低。
就跟要求80岁老太110米跨栏跑过刘翔一样荒诞。
我就请问问,越南是个什么房价,房贷利率多少,一碗肉丝面也要20块钱吗?
我还想问问,在美国麦当劳上班一小时,和在中国麦当劳上班一小时是一样的收入吗?
工资低,是你能力不够。
买不起房,是你错过了机会。
你不消费,就征收你存款税。
回头还一个劲地劝你多生娃。
看来我们的专家都有“双赢卡”。
抢占时代红利,把持资源位置,拼命卡你门槛,享受着年轻人缴纳的养老金,赢了一次。
骂你躺平、没能力,骂你不生孩子没有责任心,又赢了一次。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这些坏人都在灯火通明处。
02
今天我们的一些专家之所以戴着各种名头,享受各种津贴,拿着大把的工资。
不是因为能力就比年轻人高多少,而是螃蟹吃得早。
改革开放的发令枪打响后,中国这张白纸可以任由他们作画。
80年代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能进大机关,还分配工作,从股级到厅局级,熬个20年就差不多了。
一些局级干部的出身,可能还是打字员、服务员,单位汽车司机。
90年代大学生毕业,也是优秀企业抢着要。
现在呢?北大清华的博士去街道办,教中学物理去了。
想要进步地快点,不仅要学会给领导端茶送水,还得熬得了夜,吃得了苦。
同样的搬砖,中国一个月给五千,越南给两千,法国给2万。
这和能力有什么关系?
养猪大王刘永好曾说过一句实在话:
“改革开放的那些年,市场刚刚开放,到处都是空白,竞争很小,都是机会,只要敢闯敢干,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而现在,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市场处处都被填满了,机会越来越少,竞争也越来越卷,成功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考虑历史的进程,要说专家不懂这个道理是不可能的。
但他们偏偏装起了十三,觉得今天自己成就和位置,是因为自己的能力水平高。
就像岳云鹏的那句台词:
“我没什么背景,能混到现在全靠自己努力。”
自己是个几斤几两真的没数吗?
发动群众“地毯式”搜寻失踪学生,找了2个月,被养鸡的先找到了,这或许就是这届专家能力的集中体现吧。
03
当然了,自己的短是不能揭的,成王败寇,没事出来展示一下优越性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中国人有句俗话,叫打人不打脸,不要在伤口上撒盐。
今天的年轻人平均收入有多少?
根据2020年智联招聘公布的数据,即便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工资收入的“中位数”,也不过是6000多元。
至于二线城市,年轻人的工资中位数都在6000元以下。
78%的就业人口,平均月薪还不足5000元。
反观一些专家学者,好事没做几件,废话连篇,动辄工资还好几万一个月。
这公平吗?
中国这片土地从不缺有能力的人。
放眼望去满大街都是人才。
美国小哥送外卖,2小时到的,我们半小时就能送到。
开网约车的、送快递的、卖早点的、搬砖的、搞足疗大保健的,哪个不是效率奇高?干最多的活,上最长的班?
可奋斗来奋斗去啊,还不如扬州戴局和领导小睡一晚,甚至还被专家给否定了。
你说气人不气人?
04
中国还有句俗话,叫“闷声大发财”。
本来已经发到大财的专家,一句话不说是最好的。
但他们偏偏要出来说话。
他不问为什么清洁工的劳动强度这么大,收入还这么少。
不问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房价可以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不问年轻人为什么不生孩子。
一方面避而不谈关键问题,一方面还让年轻人背黑锅,牛啊。
牛就牛在他们在救赎社会的道路上,把自己包裹得西装革履,严严实实。
却把肚皮下垂的胴体,展示在了ktv的包间和给女学生发的私信里。
行吧,你们的优越感我已经感受到了,接下来安静点吧。
我和我的祖国,已经忍你们这届专家很久了!
35 岁的你想告诉 28 岁的我什么人生道理?6884 赞同 · 115 评论回答6886 赞同 · 115 评论回答6887 赞同 · 115 评论回答6888 赞同 · 115 评论回答6889 赞同 · 116 评论回答6891 赞同 · 116 评论回答6944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6945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6947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6950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6951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6954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6963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6963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6963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6967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6973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6973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7003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7011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7013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7021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7024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7027 赞同 · 121 评论回答我是 @里昂先生 个人随笔,喜欢研究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人情世故,分享一些自己的知识与见解,欢迎志同道合者一起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