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考官最讨厌什么回答?
我发现长久以来知乎关于公务员面试的话题一直都没人聊透一件事,那就是所有公务员面试考生的答题其实是分为三种答题思维的,即政府思维,群众思维和学生思维。
政府思维的考生会将自己代入公职人员身份,站在政府运作的角度去思考面试问题。有过相关工作经历的人会比较容易具备这种思维方式,出发点总是以利于工作开展的角度出发,就是常说的答题符合实际。
群众思维的考生会利用自己的社会经历去解读面试问题,一般是以正义群众的姿态出现,对政府运作往往带有监督和批判态度。
学生思维的考生碍于社会阅历的不足,都是以书本知识为基础,抽象地去解读一些实际问题,会具有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特点。
举个例子。
网传的2022年福建省考面试第一题“沿海地区为了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执行休渔期规定、打击非法捕捞,但是影响渔民生活了,对此怎么看?”
对于这题,学生思维的考生99%都会说一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佐证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好。50%考生会就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展开,并且大部分都会用传说中的第一题总起万能模板句“辩证看待”来展开。辩证点就在于政府还是要考虑渔民,至于具体怎么考虑,永远不在答题范围内。
学生思维的考生重心永远都在——国家政策非常好,大家都应该配合,配合完之后,政府也应该稍微考虑一下群众,只要这样群众就能理解,从而达到完美的干群关系。
群众思维的考生也会肯定国家政策好,但重心会放在“影响渔民生活”上,既然影响了,那么政府肯定要来解决啊,解决的办法肯定是政府得让利啊,要么就跟上级商量适当开放一些捕捞区,要么就出钱出力帮渔民转行上岸等等。
群众思维的考生重心永远都在——政府为群众服务,那么就应该不及成本,无条件去帮助群众,群众得到了即时的实惠,就能理解政府,从而达到完美的干群关系。
而政府的思维的考生一定基于工作经验,首先要讲明白有些政策上级政府为什么要制定,下级政府如何去配合执行,作为服务对象的渔民是政策执行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他们短期内思想的转变(宣传工作),中期时生活困难的解决(渔民的培训就业),长期外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禁渔成果的共享)都应该在政府考虑范畴内。
政府思维的考生都明白——政府不是无所不能的,有经济方面的压力,有维护稳定的需要,要出于平衡的考虑。服务对象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人性复杂,要全方位长时间地去考虑问题。
如果你能发现这三种思维模式的不同,那么就应该明白面试考官们最讨厌的其实是学生思维的答题方式,因为很空泛没实质内容,最喜欢的肯定是政府思维的考生,因为像是自己人。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下很多答案所说的现象,其实不难发现,他们所说的都是具备学生思维的考生,喜欢举光伟正的正面人物事例,喜欢说大段大段正确的废话,也喜欢用培训机构的万能模板。因为这些都是写在书本上,印成了文字的东西。跟他们的过往经历没产生什么关联,也就无从谈转换政府思维。
其实有时候有些考生未经过所谓万能模板的染指,往往用自己丰富经历或者实践思考养成的群众思维也能在面试中杀出一条血路,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很可能都是些学生思维的考生。
对于公务员面试,我一直认为高分考生永远都不是所谓流利到模板化,政治正确到脸谱化的考生,而是真正将自己代入了政府思维的考生。
所以你必须在有限的面试时间内让你自己听起来像一个公务员,而不是一个学生或者一个群众。
另外,今年公考中有几点深刻的直观感受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并在这个回答下记录吧:
1、现在就业形势确实不太乐观,今年考试的缺考人数应该是近五年以内最少的一届。玩票性质的考生变少了,拼命性质的考生变多了。
2、公考培训机构的培训思路和答题模板真的要更新了。考生一开口就有一种陈年烂谷子味,收费这么贵,还用过去的三板斧真的昧良心。培训机构的门槛太低了,建议要跟考生一起卷。
3、如果有可能,建议所有的考生在应考前找一个有十年以上公务员从业经历的长辈或朋友聊聊天,把一些真题拿出来跟他们讨论。政府思维并不是人人都具备,有过相关工作经历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些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跟这些人聊天,对于备考效果绝对是事半功倍的。他们无意中点拨的点可能就成为了你答题的加分点。
4、00后真的是特别的一代,我总是能从一群看上去年纪差不多的考生中准确辨别出00后,很有意思,哪怕稚嫩,但是总是有无法遮蔽的朝气和光芒。我很期待进入体制的00后会带来不一样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