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到底写什么了?
《围城》所表达的不单单是婚姻,还有生活。被困住的不仅是内心,还有灵魂。
从剧照来看,我更倾向于苏文纨。
女演员加分!
情欲放纵——鲍小姐
在白拉日隆子爵号上的鲍小姐应该是书中方鸿渐接触的第一个女人,当时主角是一个好高骛远的年轻人,书中形容道:“他是个无用之人,学不了土木工程,在大学里从社会学系转哲学系,最后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临近毕业仍旧一事无成,在家人询问是否博士学位,何日东归之时,他便痛骂博士头衔的无用,但是耐不住丈人出资,于是情急之下在一个爱尔兰人手上买了一个假文凭,也像钱钟书先生所说的“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好了,我们回到这位鲍小姐的身上,这位鲍小姐她不愿妥协去做家里的免费佣人,为了出国找了一个比她年长12岁的人订婚,那么在鲍小姐眼中方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她不屑跟三等舱的广东侍者打乡谈,甚觉无聊。她看方鸿渐是坐二等的,人还过得去,不失为旅行中消遣的伴侣。方鸿渐只是供她消遣无聊时光的一个伴侣,我相信在船上包括在船舱里的时光,鲍小姐心里有的只是躁动的情欲而不是爱情,在快达到香港之时,鲍小姐也立马疏远方鸿渐,没有半点留念之情。
那么对于方鸿渐鲍小姐在他眼中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正如我开头所说方鸿渐是个聪明人,他知道鲍小姐有未婚夫的前提下,接受了鲍小姐那句“嘿!你和我的未婚夫长得很像”那句搭讪,他有的也只是躁动不安的情欲罢了,用方鸿渐他家老头子的一句话也就是:“汝睹色起意!”在见到鲍小姐头也不回的投身到她的未婚夫,一个半秃顶、黑胖子的怀抱中后,他对于这个鲍小姐也没有了丝毫兴趣。
渴望爱情——苏文纨
书中最初提到这艘白拉日隆子爵号上大多数是职业尚无着落的青年。但是偏偏我们这位博士学位,家世背景不浅的苏小姐也在船上,这位苏小姐为什么要赶着夏天回国呢?文中也没有具体交代到。那我们也不纠结了,这应该也是钱老刻意为之吧,不然也就没有后面的剧情了。
苏文纨小姐在文中算得上是眉清目秀,而且穿衣打扮极其讲究,虽算不上倾国佳人,但是也称得上一位美人吧,不然怎会让赵辛楣为她苦苦等候呢。苏小姐最开始对于自己的爱情是非常宝贵的,大有一种孤芳自赏的感觉。但在看到方鸿渐和鲍小姐卿卿我我后心里却又不是滋味。
在鲍小姐下船后,她对于方鸿渐那句“要奉陪你,就怕没福气呀。”又立马给以回应,并且在船上的时光如同一个小妻子一样照顾和陪伴着方鸿渐,这也让方鸿渐感到恐惧,书中最有名的一句话是什么?“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而方鸿渐是万万不想进到这座城里的,所以各种拒绝方小姐如妻子般的要求。
其实这里也是我一直想不通的一点,对于苏小姐而已,她的追求者少说也有曹元朗和赵辛楣两人,他们二人无论是家世背景还是学历能力都强于方鸿渐,但苏小姐却只认方鸿渐。这让我想到毛姆短篇小说中有一则故事,其中有个重婚犯对于“老”处女的评价则是:她们好多人从来没有领略过在黑暗中一个男人搂着她的腰同坐在一条长凳上是什么滋味。而方鸿渐对于苏文纨做到了这一点他给她带来了变化和兴奋,苏小姐被束之高阁,而方鸿渐悄悄的来到,给她干巴巴的生活投下来一丝关于爱情的阳光,这也是我能想到为什么苏小姐会死心塌地的爱着方鸿渐吧。
但是小说就是小说,方鸿渐给苏小姐带来了爱情的体验,但是方鸿渐不爱苏小姐,却不懂得如何去拒绝这份炙热的爱情,还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当苏小姐说出那句“Embrasse-moi!”时,方鸿渐仍旧不知道如何拒绝,最终也引来了苏小姐对他的死心和破口大骂吧。
天真另类——唐晓芙
在全文的女性中唐晓芙一定是个“另类”的角色,她的另类体现在很多方面,书中讲到:“有许多都市女孩子已经是装模做样的早熟女人,算不得孩子;有许多女孩子只是浑沌痴顽的无性别孩子,还说不上女人。”而唐小姐是一个真正的女孩子,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摩登文明社会里的罕物,不论是外貌描写还是语言等等,充分证明了钱钟书先生对于这个角色的喜爱。
我想钱钟书先生对于这个角色一定存在过纠结的心理,在唐晓芙知道方鸿渐种种不堪的往事时,她断然拒绝了方鸿渐,但是她的心中出现了不忍,她希望方鸿渐去解释,去狡辩,但是方鸿渐是一个怎样的人,前面也提到了,他是一个对于自己感情或是生活犹豫不决的人,他深爱着唐晓芙,但是他并没有去解释什么而是黯然的离开了。当唐晓芙去试着挽回时,也许那时的钱钟书先生也非常适宜的下定了决心,不让这位唐小姐进入到婚姻的围城当中去。
围城女人——孙柔嘉
全书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方鸿渐、赵辛楣等五人去三闾大学报道的那段旅程。也是在旅程的开始,方鸿渐认识了这个与他纠葛最久的孙柔嘉。
柔在字典中是柔和的意思,而嘉则是表示赞许,“柔嘉”大概表示赞许温柔之意,但是孙柔嘉这个人物在我心中并不是太好的形象,原因有二。
一、孙柔嘉是一个小女人,她将男人对女人的“温柔贤惠”做成了一种谋略,从他们刚见面开始书中对她的描写“孙小姐长圆脸,旧象牙色的颧颊上微有雀斑,两眼分得太开,使她常常着惊异的表情;打扮甚为素净,怕生得一句话也不敢讲,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这简单的描写就略带轻微的讽刺,可以说她很天真或是说装作很天真吧,但是她处在的家庭环境让她不能够一直天真下去,她的父亲只是一个报社的普通职员,再加上家里的重男轻女,让她也不得不多生出一些心机来。
赵辛楣不止一次说道孙柔嘉是一个很厉害、心很深的女人,围城里里有一段精彩的对话:“人家更要说闲话了。”孙小姐依然低了头低了声音。鸿渐不安,假装坦然道:“随他们去说,只要你不在乎,我是不怕的。”“不知道什么混蛋——我疑心就是陆子潇——写匿名信给爸爸,造——造你跟我的谣言,爸爸写信来问——”这段对话可以说成是孙柔嘉把“柔嘉”当成谋略的最好注解,方鸿渐终于自觉地走进了那个陷阱,直到作茧自缚,困在“围城”里进退两难。
二、孙柔嘉是男人友谊的杀手,在她的围城中是没有男人友谊这种说法的,她要求方鸿渐三从四德像她姑母调教她姑父那样,这时候方鸿渐迷惑了,他不可以因为婚姻不要友谊,不要事业。但方鸿渐的友谊和事业也恰恰犯了孙柔嘉的禁忌,她深受她姑母的影响,认为男的友谊都是假的,无非是花天酒地,而事业她靠着姑母的关系赚的要比方鸿渐多也更加让她理直气壮把持着家庭的主见。
孙柔嘉是一个活在“围城”中的女人,她的圈子很小,她碰到苏文纨会怯场,会用心机把握着方鸿渐,但是她也是围城中最丰富女性角色,不幸的是她却是最后一个。很多人都拿唐晓芙和她做比较,其实并不是公平的,因为唐晓芙是作者偏爱的角色,孙柔嘉却不是。从一开始唐晓芙就得天独厚的占有了大量的资源,孙柔嘉只能靠自己一点一点去争取,她们本身就不是站在同一起点上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放在同一终点上去比较,就像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女士所说:“即使方鸿渐和唐晓芙在一起了,那么结局一定是圆满的么?也不见得吧。”
《围城》是一本好书,一本应该在不同年龄去阅读的书,每个年龄段都会有每个年龄段的感悟。钱钟书老先生仿佛是那个时代的段子手,讥讽了许多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如说话夹杂着一些不着调的英语,如褚慎明靠着三四十封信自诩中国新哲学的创始人,这些即使放在今天社会也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