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反驳那些鄙视艺术生的人?
真的不用反驳。
你如果到清华美院设计系或者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打听一下的话,就不会想要反驳这个观念了。
为什么美术生文化不可以有550+?为什么美术生不能学习好?
当然,我当年也没到550,只考了548(手动狗头)。而我这样的成绩,放在如今绝不起眼,毕竟许多考上清华的学弟学妹们,文化课基本上都是600分左右。
首先,这些年的艺考热潮,学习艺术的学生越来越多,这对于本身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这条新的途径就是给他们一次新的机会,凭借着艺术生的身份,多多少少能上一所大学。
每年攀登的艺考人数也没有让这场热潮降温,乌泱泱的考试大队,让我们真切的体验到艺考的“热”,这其中有热爱艺术的,也有不热爱,想混个文凭上大学的学生根本不在少数,只是越长大,越明白,脑袋里没有知识的艺术,绝对撑不多久。
不否认,艺术生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文化课不好,想要走捷径的,只是走着走着才发现,艺考这条路根本不是捷径,甚至比文化课还难考些。
有考据说,中国最早的艺考可以追溯到1104年,宋徽宗设立画学,正式将绘画纳入“高考”科目,并且每年的考试都是以诗词做题目——同学,文化课不合格能读懂题吗?
许多业内人士强调文化成绩算法,实则在证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其思想的高度也同样跃居人类精神领域的最前沿。仅拥有熟练技术,而内在世界贫乏的从艺者,不过就是形式语言的搬运工而已。内在素养的高低、心灵境界的层次与格局才是决定艺术家创作高度的根本原因。
艺考改革的这些年,为何如此重视文化课,原因就在这里,表面上看是为了让许多想走艺考捷径的学生们放弃,其实深层次来说,更加证明了学习艺术,文化修养的高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高的文化知识,才能铸造艺术的灿烂王国。
▼
我想这种认识不应该只是艺术生们要意识到,社会大众也应该认识到,不再以文化课不好这类偏见来看待艺术生,而应该从内心中觉得,越是好的文化知识,越有更高的艺术追求。
▼
艺术不是捷径,联考、校考哪一个不是挑战,就拿美术来说,看似简单的素描速写、色彩,要想全部吃透,可要下一番功夫,枯燥繁多的素描,从起型到塑造完成,三个小时在一张素描纸上展现,不是容易的事情,速写更不用多说,集训都是千张才算入门的,色彩要是感觉差点,可更难练喽。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段文字,说道你以为艺术生只学素描、速写、色彩三门课程吗?
不,不是的,艺术生要学很多......
人体结构学
解剖学
色彩学
三大构成理论
心理学
艺术史
各种材料的应用
考完艺术还要考文化课,回了学校,大脑一片空白,三个月想回到集训前水平,不只是考察能力,还要考察心理素质,这些都是艺术生们要经历的,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也有许多文化课分数很高的艺术生,也有许多真正喜爱艺术的学生,也有许多有信仰有追求的艺术生,也有不把艺术当捷径的学生,也有明明需要300分,非要考500分的学生。
世界需要艺术,我相信艺术是有用的,艺术也可以改变生活和世界。
这需要时间。
▼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捷径,如果某人看似走上了一条捷径,我相信他在其余地方一定下了功夫,艺术生不全是因为文化课不好而去学习艺术,更多的是真心喜欢艺术,愿意未来从事艺术的职业,愿意为艺术而奋斗的学生。
请给他们多些鼓励与肯定,也少些言论和伤害。
我是画痨学长,来自清华美院的美术老生,艺考嚣张指明灯。
擅长提炼各种专业干货,分析各大美院艺考经验、副业心灵树洞,情感陪伴。
关注我,你想要的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