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广东梅州17岁少年目睹爷爷被人殴打后投河身亡?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27
阅读量:
12

广东五华县华阳镇华新村,曾经宁静的社区,突然被一场悲剧笼罩。

最近,一位村内有势力的人在华新村内动手打了一名年迈老人,导致老人因脑出血住进了医院。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一悲剧被老人的孙子亲眼目睹,并用手机记录了整个过程的视频。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那位打人的村霸赤着上身,似乎身上还刺有纹身。

而被打的老人,一开始是和他的孙子坐在一个简陋房子的凳子上,这房子显然并不富裕,家里的条件恐怕并不富足。

别说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就是再年轻20岁,那精瘦的身体里恐怕也藏不下多少抵抗的力量。

那个男子光着上身,手中拿着一根铁棍,指向老人。

老人试图抓住铁棍,阻止对方的攻击,但那个男子却用右手卡住老人的脖子,将他猛地摔倒在地。

接着,老人进行了些微弱的反抗,却被那个村内有势力的人摔倒在地,然后用脚猛踩他的头部。

老人被那位有势力的人拉扯时,孙子曾试图前去帮忙,但因为体格差异太大,他根本无法干涉。

一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目睹了这一场景,看着自己的爷爷遭受这样的羞辱和殴打,却无能为力。

他内心的痛苦和打击可想而知。

许多人感到困惑,为什么一个毫不畏死的人,会害怕一个村霸?

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死者一家和邻居之间长期存在纠纷,不论是生活干扰还是土地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两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其中,争议的焦点是死者家门口的一个停车棚,这个停车棚在建造时曾遭到邻居的坚决反对。

每次邻居回家都必须经过死者家门口,这使得通行道路变得狭窄,车辆难以通行。

另外,停车棚所占据的地方原本是种植菜地,而且靠近邻居家。

在菜地内建造停车棚引发了不少争议。此外,土地的归属问题也成为了纷争的焦点,死者一家无法提供文件或证人证明这块地是他们的所有权,而邻居抓住了这一点,不仅要求争夺这块地,还要求拆除停车棚。

由于土地纠纷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邻居不仅向老人家门口倒入大量沙土,还阻止车辆进入车库。

两家经常在清晨因为这个问题发生激烈争吵,矛盾逐渐升级至极点。

无法通过理性沟通解决,邻居不仅封锁了死者家门口的通行道路,还直接闯入他们的家中将老人打伤,甚至威胁了孩子。最小的孙子拍下了这一过程的视频,随后,这名年轻人将视频上传到网络,却受到了“村霸”的威胁,要求删除视频。

虽然此事之后,这名年轻人被判处了短暂的监禁和罚款,然而这样的惩罚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本,两家之间的纠纷依然存在。

孙子目睹了自己的爷爷遭受打击,他使用手机录下了视频作为证据。然而,他遭到了暴力威胁,打人者家人使用镰刀等工具对他进行威胁。

声称“你敢怎么样,就把你给砍了”。

然而,这场悲剧并未终结。

这位17岁的少年表现得比较脆弱,他内心充满自责,难以原谅自己。

据报道,事发后他还遭到施暴者的恐吓,对方要求他删除在网上发布的视频,最终导致他内心崩溃,选择投河自尽。



01

跳河背后,背负着巨大的内疚感和心理创伤

孩子17岁了,在他选择跳河表达愤怒和绝望之前,他已经使用了自己可以使用的方式,比如发送视频或向家人表达他的不安和困惑。

如果当时有人能理解他,也许他不会选择这种方式。

不少因为亲人自杀而引发的困惑,有不解,不明白TA为什么那样做?有懊悔,自责,怪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多做一点什么…

1998年,德国作家特莱谢尔创作了一本自传体小说,题为《失踪者》。

故事描述了战后德国一个普通难民家庭为寻找失踪的大儿子阿诺德而展开的努力。

家庭中幸存的弟弟一直生活在哥哥“消失”的阴影下。

母亲对哥哥的回忆要么是沉默,要么是泪水,整个家庭笼罩在痛苦和忧郁中。

后来,哥哥被发现依然活着,而且并没有受到太多折磨,然而弟弟却开始经历奇怪的“旅行病”

每次与父母进行短途旅行,他都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理不适感,虽然没有到呕吐的地步,但胃部会痉挛,甚至脸部肌肉也会抽搐,从脸颊一直到太阳穴。”

这些身体上的不适反映出他内心对于融入家庭的抗拒,这种消极的反应暗示着他将自己置于受害者的角色。

尽管失踪的孩子并非他,但哥哥的消失让他背负起巨大的内疚感和心理创伤。

不只是孩子,与创伤/恶性事件相关的人都会受到影响。

这个视频中母亲的声音透着巨大的悲痛之情,她如何疗愈自己内心的伤?

这一切都会让整个家庭备受痛苦所困扰。

当孩子经历心理创伤时,成年人常常以为孩子年纪尚小,对事情并不理解,或者随着年龄增长,会忘记许多痛苦的事情。

然而,实际上心理创伤并不会随时间消失,它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需要的心理疏导都是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要处理好几个部分,比如丧失之痛,安全感的不稳定感,自我价值等等。

疏导的方式根据当事人情况去慢慢摸索,总的思路就是要让当事人能够在安全的空间去表达出来。

去理解到他,去陪伴他。

坦诚地告诉孩子原因,这样明确的解释,会让孩子停止不断再加工,也让孩子走出自责和焦虑。



02

目睹亲人受到伤害后,如何给予良好的心理疏导 ?

在失去亲人之后,我们经历的痛苦情绪会形成一种记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情绪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心理障碍,甚至进入心理休克阶段。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记忆可能会被激活,导致情绪和精神症状的爆发。

因此,当受到强烈刺激时,我们应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内心的痛苦和伤害。否则,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等症状,甚至演变成为精神疾病。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脱离现场”的方式

由于回忆会让人不自觉地重演悲惨的场景,加剧痛苦。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将受创者带离现场,远离刺激,以“眼不见,心不烦”。

对于17岁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外界刺激和情感经历的承受能力较为脆弱。目睹邻居对爷爷的暴力行为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冲击。这种情感震荡可能导致内心产生恐惧、愤怒、无助感,甚至是自责和痛苦。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一个安全的情感表达空间。家长、老师以及其他亲近的成年人应该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情感,避免贬低或批评他们的情感。理解孩子内心的挣扎,鼓励他们表达情感,不管是哭泣、发泄还是愤怒。

其次,家人的理解也非常重要。

在创伤事件后,许多不良情绪表现实际上是一种病理变化,即大脑功能受到影响。如果家人和朋友发现多次劝说未见效时,不应该责怪受创者“不开窍”,而应该考虑是否大脑功能受到影响。

孩子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但绝不应该强迫他们将这些情感压抑。负面情绪在被压抑的情况下可能会积累,造成更大的伤害。让孩子知道,情感是正常的,愤怒和悲伤都是可以表达的。

在面对心理创伤时,积极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鼓励孩子尝试积极的应对方式,例如艺术创作、写作、运动等,以帮助他们释放情感,寻找情感宣泄的途径。

最后,若出现了心理疾病,最好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甚至考虑药物治疗。

在心理创伤发生后,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对于康复至关重要。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都有助于稳定情绪,让人逐渐恢复正常。



03

写在最后

仅凭新闻所披露的信息,已然令人感到不适。

老人遭受严重殴打,躺在地上受到脑出血,这一过程被老人的孙子亲眼目睹,甚至拍摄了视频,随后他却因“抑郁自杀”

事件的始作俑者只是被罚款500元,拘留15天。

甚至还有一些总是持理性态度的网友,提出了“是否是老人先有问题?”的疑问。

无法想象,当这位老人苏醒后得知孙子已经不在人世的噩耗,他会遭受怎样巨大的打击。

希望当地能够迅速公布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对施暴者的处罚情况。有关那份流传于网络的15天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真实性,也需要得到澄清。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很难理解为何打人者会如此肆意嚣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