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某小区一女子出租房,被前来投靠的30+大龄女因情绪不好给烧了,有哪些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细节?
小仙女真可怜,这次害了自己的同胞
价值观-4:友情与爱情的对等性,情绪价值与物质价值,健康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由于职业特性,我们喜欢给任何东西定价,那么爱情与婚姻自然可以在某些时候以数字和逻辑标价。
最近《欢乐颂-3》在热映,我们虽然没有看过,但是从前两部的情节来看,第三部应该还是都市爱情故事。
本文着重探讨什么是健康的爱情与友情。
如果一个朋友经常吃饭不掏钱,那么你还会继续和他出去约会吗?当然不可能了,除非有其他狡诈的目的。
如果是一个女性朋友经常吃饭不掏钱,那么你还会继续和她出去约会吗?这里大概率会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追到手享受完后抛弃,第二种就是长期供养最后被迫止损,第三种就是被严重套牢,在婚姻中较为常见。
那么女性和男性交往到底要付多少钱呢?有人说三分之一,有人说AA,有人说付个零头,有人说付百分之八十。
为何有的人只需要付三分之一,有的人却一毛不拔呢?我们认为,感情的存在其实有一种商品未被定价,例如情绪价值,如果该女性每次只支付10%的费用,那么大概率其情绪价值占到了90%。
情绪价值等于什么呢?
外貌、谈吐、情绪、给予对付的情绪感染,这就解释了为何很多美女出门不需要付钱,这个的前提是女性的情绪价值要大于男性的物质价值及男性的情绪价值。健康的感情:男性物质+男性情绪价值=女性物质+女性情绪价值,正常情况下,男性的情绪价值较低,所以女性的情绪价值较高。
婚姻中女性的情绪价值=处理家庭外部关系+处理家庭内部关系,婚姻中男性的情绪价值=认知+人际关系+价值观。这就是为何大量的“女德班”中认为婚姻中女性要多一些服从、温柔,而不是责骂、不满,因为在健康的婚姻家庭关系中,真实的价值是对等的。
----
我们在《价值观-3:痛苦怎么会快乐,如何看待2015-2025年中国人的婚姻问题?为何建议大家推迟婚期?》在推演的悲惨的生活,即是建立在情绪价值为负数的基础上,大部分人的婚姻都是不幸福的。
为何小三能够上位呢?因为小三塑造出来的情绪价值远大于原配的综合价值,由于婚姻长期经历各种事故波折,有家室的男主的婚姻早已千疮百孔,其原配的情绪价值也几乎为负数了。
----
婚姻是门当户对吗?友情是门当户对吗?当然是了,这里的门当户对是综合价值的总值,而不是特指物质层面。
大部分的“小仙女”情绪价值几乎为负数,物质价值几乎为0,为何还有人在追呢?
如果是一个女性朋友经常吃饭不掏钱,那么你还会继续和她出去约会吗?这里大概率会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追到手享受完后抛弃----
按照前文的推断,这部分仙女只是充当了一种男性的玩偶。
这其实是一种交换错觉,这部分小仙女根本不可能结婚,(婚前伪装情绪价值很高,婚后原形毕露,靠PUA过日子)结婚以后也会离婚,最终变成老仙女。
当爱情或者友情中,这种关系失去平衡时,感情必然消失,留下的只是空壳的婚姻和只是相识的虚假的友谊。
----
而多数富豪离婚即是男性财富增加与女性情绪价值增加不匹配造成的,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男性、女性都必须具备情绪价值,即便物质价值满分的情况下,情绪价值也是必不可少的。
即男性的物质价值要超过60%,情绪价值不能低于10%,女性的物质价值不能低于30%,情绪价值要超过60%,这样的婚姻才能幸福,爱情才会滋生。
以100为基数,一个男性婚前财富2套房,女性一套房,女性情绪价值就值一套房,那么女性没有一套房物质价值,只有情绪价值,这个婚姻能够促成吗?可能性几乎为0,因此在普通人的婚姻中,门当户对其实是指男性、女性情绪价值与物质价值的总和。
如果婚后,女性的情绪价值降低,而男性的物质价值继续升高,当扩大到足以覆盖离婚的机会成本时,他们的婚姻可不就是躯壳了吗?
此时男性离婚只取决于是否能够遇到他需要的那个爱情了,情绪价值能够促进物质价值的生长,就是就旺夫的一种说法,结婚后越过越穷,本质上就是双方情绪价值抑制收入的一种表现。
-----
爱情中情绪价值与物质价值如何表现呢?我们认为,男性、女性都能够养活自己,不依赖对方的物质就可以过得很体面,实现简单的财富自由,有住所,有稳当的收入来源,男性与女性的物质价值基本匹配,而男性无论是有十套房子还是一套房子,在爱情中的估值只是1,和女性是对等的。
即男性小康家庭、女性小康家庭,这种情况下,爱情的变量则取决于情绪价值。
霸道总裁迎娶小康女其实就是这种逻辑,如果一个女性都无法实现小康的生活,其学历、修养及性格自然要低于常人,绝不可能嫁给富二代。
爱情中的这种情绪价值如何促进双方长期交往呢?当然与学识、生存方式、价值观有关系,情绪价值本质上是物质价值上成长出来的东西,一个人乐观必然是物质价值达到一种程度才会出现,一个人认知较高必然是站在更高的高度去看东西,必然是物质的高度促进情绪的高度。
物质价值与情绪价值是相辅相成的,不存在情绪价值很高,但是物质价值很低,如果物质价值很高,但是情绪价值很低,那么意味着此人的财富迟早会大幅度的缩水。
------
在友情、爱情中我们故意忽略了对人品、价值观的定价和描述,那么三观真的很重要吗?
很显然,物质价值、情绪价值最终在意识形态上的产物就是三观价值观,在物质形态上的产物就是消费品位。
一个暴发户的消费品位就是名牌,一个暴发户张口闭口必然是哪里的姑娘漂亮、哪些人怎么穷。作为一种最高级的相面术,我们相信我们对于爱情、婚姻、友情中物质价值、情绪价值的拆解有利于我们去了解一个人。
而对于人品、价值观的判断完全可以从日常谈吐三观价值观、消费品位去判断,如果一个女人张口闭口闺蜜结婚有N套房几十万彩礼,我们大体就可以判断这个人的物质价值与情绪价值。
如果一个女人满身名牌价值5w,月薪却不足5k,我们当然能够判断出此人的三观与人品。(苹果手机+耳机+价值不菲的手表+包+鞋)
-------
为何现在社会男性要想结婚,必须物质价值与情绪价值远大于女性呢?这取决于房地产泡沫下的财富效应,女性被物化以后,底层女性追求中层男性,但是供给远大于需求,导致剩女大量泛滥,而底层男性要结婚,为了和剩女结合,就必须支付中层男性的婚育价格,导致了大量的男性价值远高于女性,大量的底层女性占到了便宜,但是这种现象只存在于中下层社会,即便如此仍旧有大量的剩女产生。事实上,女性的情绪价值中容貌价值贬值速度远远快于男性,导致剩女的贬值幅度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地增加,最终嫁给了一个综合价值最低的人。
------
靠PUA是否能够维系女性在婚姻中的情绪价值呢?大量的女性结婚以后由于实际价值与男性不符,自然在婚育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出现了群体性的PUA行为。例如父母就应该把退休金给儿媳妇养家,这样才是好父母好人家,男性就应该无条件养家、养老婆,男性就应该迁就女人的缺点,而女性对家庭、对男性没有任何物质和情绪责任。这种变本加厉的PUA能否维系女性在家庭中不利的综合价值呢?
当然能了,代价就是男性的物质价值、情绪价值长期被压制,最后缩水,和女性一个最终保持平衡,男性彻底变成一个毫无发展的奴隶。如果此男性事业发展较好,物质价值持续增加,这种残酷血腥的PUA必然失败,最终演化为离婚、出轨,即便女性在离婚后能够分得巨额财产,但是这些物质财富与其德行不匹配,早晚有一天被败光、被骗光,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反诈行动多为家庭妇女、离异少妇受骗的原因。
-----
友情中也对物质价值有基础要求,对情感价值也有基础标准,如果三观不合,对方抠门,那大概率此人不受欢迎。爱情首先是由友情过渡而成,这种友情关系可能存在1天或者几个月,长期的高质量的友情必然是对等的付出,包括物质和情绪。否则是无法维持的,因此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不会有几个朋友,有的只是一堆相识的人,这些人的主要价值就是参加酒席时随份子。
------
那么在爱情、友情如何获益更大?当然是交往者的物质价值、情绪价值在交往前较低,与自己匹配,甚至低一些,交往以后对方的物质价值与情绪价值长期上涨,例如在马云创业前结识,成为好朋友,马云发家以后必然能够获得巨大的利益。
那么如何找到这样的男性呢?
我们之前提到过,失败、压抑过重的婚后PUA会导致男性丧失情绪价值,最终导致物质价值持续降低,反推以后我们发现,在既定物质价值与情绪价值不变的情况下,情绪价值的扩张会快于物质价值,即一个人是先有思想再有行动,最后成功。
那么这类男性大多数情绪价值远大于物质价值,即β远大于α,风险价值远大于无风险利率。
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那么可以选择此类人结婚,而大部分女性物质基础薄弱,更加倾向于无风险收益率大于风险收益的男性。
当下的选择必然决定未来的结果,中途窃取别人的果实必然不可行,最终可能身败名裂一无所获。
本文的重要意义在于回应上文中关于建议大家推迟婚期的建议,因为目前底层社会中婚育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且存在泡沫破裂的可能性,当下高位接盘婚姻,可能套住的就是一辈子。
与此同时,这是女性朋友们最后高位嫁出去的机会,当下还有的谈,泡沫破裂后,基本上没有任何议价能力了,当下即便顺利出嫁,婚后也要努力提高自己,不能以牺牲对方父母、男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