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惊艳的林惊羽为何成长不如愚钝的张小凡?
原书第三册开头就有答案:
鬼王道:“我传他天书二卷的时候,本以为以他资质,至少要三十年才能有成,但这十年间,特别是最近五年,鬼厉的修行突飞猛进,直可说是一日千里,只怕他是内秀于心,连我也不曾看出来!”
他说到这里,一直背对着青龙的眼眸中,仿佛也闪过一道不为人知的寒光,但他的声调却没有任何的改变:“他性子坚忍执着,坚韧不拔,于修道一途实是大大有益,但我仍怀疑,只怕其中还有其他缘由。”
……
鬼王缓缓道:“以我暗中观察,他非但在我们圣教天书真法上已有大成,便是青云门的太极玄清道与佛家的大梵般若真法,同时也突飞猛进。这三门真法,难道暗中竟有相辅相成之奇效吗?”
所以就是:
1.愚钝只是表象,其实内秀于心;
2.性子坚韧执着,于修道大大有益;
3.佛道魔三家并修,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1和2说明张的天赋并不比林差,只是不够惊艳,走的是厚积薄发的路子。3说明了张的际遇远远胜过林——那他成长胜过林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吗?
他就是修仙版许三多,怂蛋壳里装着个强人。这样的人要出头,缺的不是能力,而是机会和赏识。三多能成为好兵,和无私的老马、温柔的史今、严格的伍班副,以及遮风挡雨的王团长是有关的。正常来说他遇不到这么多贵人,就像别人没有张的际遇。
但这种际遇并不包括诛仙剑。他不是得了诛仙剑所以有别于林惊羽,而是有别于林惊羽才得了诛仙剑。
我看到好几个答主说张小凡能拿到诛仙剑是因为他是主角,这种自作聪明的车轱辘话反复地说也没什么意思,好东西当然是主角的,问题是作者的意思是“好事儿就该是主角的”吗?
作者表达的是张林本质上的不同。
林是一个天生的修道者。在诛仙剑面前,这其实是一个问题。因为书里的修道虽然有修心的内容,本质上还是修“强”。而诛仙剑之所以难以掌握,就是因为太强了。它就是修道者的追求本身,天生的修道者面对他怎么可能放得下?放不下,就要入魔,沦为“强大”的俘虏。道玄就是前车之鉴。
张小凡却是一个纯粹的“人”。他的坚忍,刻苦,专注,内省,都是做人的素养,虽说“于修道一途实是大大有益”,但并不是林一样“专为修道而生”。林是伍六一那样的天生的好兵,张却是许三多——史今的原话是:他能当一个好兵是因为他有那股劲儿,但有了那股劲儿,干什么不比当兵强呢?
他们的素质是基于做人本身的,可以兑现在部队和修炼,也可以兑现在别处。诛仙剑的强大对他固然是诱惑,但不追求强大他也可以追求别的。诛仙剑对他而言是真正的“外物”,所以他放得下。
“无欲则刚”,如何无欲?这就是我对作者这一布置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