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教师的上课,不能让人兴奋,而是昏昏欲睡?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25
阅读量:
14

我看了看回答,大多数从学生听讲的角度、学知识的态度方面去思考问题,带着一种批评的姿态。尽管有一定的道理,多数是片面的,至少是不符合题意的。

题目问的是“为什么大部分教师的上课,不能让人兴奋,而是昏昏欲睡?”

作为一个也是老师,大多数情况下也有可能把课讲得“昏昏欲睡”的老师,我说说看法:

1.性格使然。

我就是不爱哄孩子,这个没办法;我就是很木讷的照本宣科,这个并不违法。这是事实,你不能总让那些可可爱爱的、性格活泼开朗的、社交能力强、表达能力强的人去当老师吧?目前为止是不现实的,要真那样办公室得多闹腾啊!

2.能力使然。

若干年前,我记得知乎上有一句话“深入浅出方为真知”!这句话,很有道理啊!当一个人真的把知识理解透了,他会把知识讲得特别有意思,看上去很浅显,这绝对不是老师故意要降低难度,而是知识的内部结构在你面前被他轻松展示出来了!这种情况下,他就能够使用生活中的譬喻,能够出来进去跟你开几个玩笑。

这是老师他学科能力的展现,也是他授课能力、表达能力的展现!

懂个一知半解的人,只会把知识按照别人的表述进行传达,他没有自己任何理解!

这时候,你得想啊,你照本宣科,我要你老师何用?我可以直接看课本啊!

3.学习者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

越小的学习者,我们越要注意,长篇大论时间不要过于长!

一般来说,小学中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在15分钟左右(有些发育稍晚孩子会更短),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在20~30分钟,成年人的注意力可以更长久,达到60分钟时间。

从这个统计你会发现随着人的成长,注意力集中时间越来越长,因为人的自控能力也越来越强!

但事实上,手机网络媒介他们却可以做到让你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觉得注意力分散,孩子也可以做到!

这里面的技巧就是,作为授课者(老师,内容输出者)如果讲究一点策略,在学习者即将厌倦的时候,赶紧调整讲课方式,加点猛料调剂一下,学习者会再次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而很多人的态度是,我上课,我天经地义,你听课,认真听也应该是天经地义。不管别的,那他那课就没意思了。

4.记住——知识本身并不枯燥!进入学科内部了,发现其奥妙了,你会觉得这很有趣!任何一门学科都是这样!

当然,人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有所不同。但当你一旦坐下来的时候,你就应该提醒自己。

作为学习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选择老师的。面对不喜欢的老师,不喜欢的课,如果必须得学得上的话,那就要学会自控,自制,让注意力更长久!

当然,如果能选老师的话,会更好!

王德峰讲哲学,罗翔讲法律,于丹讲论语……尽管水平各不相同,层次也不一样,然而其共同点是把课讲得有意思了,这样的好老师谁不想来一打?

我也就这水平了,如果你把这篇破文章看完了,我只能说感谢你!不容易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