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欲东征之时,诸葛亮为何不曾发一言,以劝谏?

发布时间:
2023-08-23 12:23
阅读量:
19

反对东征的不能是诸葛亮这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二把手。

法正传记载诸葛亮在夷陵战败后曾感叹法正不在,否则就能够阻止刘备东征,即使没能阻止,也能令蜀军不至大败。后一句很好理解,因为法正有军事参谋的能力,曾协助刘备夺取汉中,前者则被部分人解读为相比诸葛亮,刘备更加信任法正。诸葛亮的发言里确实透露出自己无法阻止刘备东征的无奈,但并非是因为不被信任,而是身份不合适。

诸葛亮作为丞相,是蜀汉无可置疑的二把手,并且是荆州人里的领袖,荆州人又是刘备集团的核心成员,同时还是刘备集团里最希望刘备发动东征的,不但大量参与了东征,甚至还有廖化这种从吴国跑回来半路加入东征军的。如果诸葛亮站出来反对东征,对于朝廷的内部团结肯定是不利的,从荆州人到满朝文武自然会分别站队,互相扯后腿。到时不管还能不能发动东征,蜀汉的凝聚力肯定会遭到巨大打击。

像赵云站出来反对东征就没啥问题,他最多能影响到一些关系好的战友及部下,而刘备也只能命令反对东征的赵云留在江州接应大军。法正属于绝佳的劝阻人选,他深受刘备信任,人缘也不算好,和荆州人以及元从都没有瓜葛,跟益州人也玩不到一块去,要是他真把东征这事按下来了,还能帮刘备承担东征派的大量火力。

诸葛亮就不一样了,他是蜀汉除刘备之外最有分量的人,连曹丕劝降蜀汉时都是直接给诸葛亮而非给刘禅写信,即使诸葛亮不反对东征也会被人寄予厚望站出来劝阻刘备。要是他真站出来发句话,像马良、马谡、向朗、蒋琬、杨仪、董厥这群荆州士人加上受他看重的费祎、董允、李邵等益州人或东州人可能当场就跟着附和了,而反对东征的老臣赵云等人以及人微言轻的其他益州官员等于是一下子有了大腿可以抱,也跟着站队,那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这时如果刘备还要坚持东征, 等于是压住了诸葛亮,那诸葛亮在蜀汉的影响力无疑会遭到冲击,即使刘备继续信任诸葛亮也难以挽回,反对东征一方也会受到支持东征一方的排挤,令冲突表面化。如果刘备放弃东征,等于是被臣子诸葛亮压住了,皇帝的权威直接大打折扣,相比之下还要更加严重。而无论发生哪种情况,都会在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形成无法弥补的裂痕,对于连番遭到打击的蜀汉政权无疑是雪上加霜。

诸葛亮是一名成熟稳重的政治家,且善于调和多方矛盾,肯定不会挑头来干这种不利于政权团结的事。他能做的也就是保持沉默,在东征期间主持好朝廷大局,用行动来支持刘备的决策,至于前线的事,就只能选择相信刘备和蜀军将士们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