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原本只是一个小消息,但回看发现是个惊天大新闻的例子?

发布时间:
2023-08-23 12:23
阅读量:
14

报纸上一则不起眼的消息,却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9月17日,中央红军攻下腊子口后,毛泽东亲自召见了红一军团侦察连长梁兴初等人,要他们前往哈达铺执行侦察敌情任务时,注意给他找一些“精神食粮”来。

梁兴初,江西吉安人,是个胆大心细、作战勇敢的红军基层干部。在经历了无数残酷的战斗之后,后来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将领,这个外号“梁大牙”的军事指挥员,后来在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八军(即闻名全军的“万岁军”)无论是在解放战争还是朝鲜战争中,所向披靡,战功卓著。

梁兴初明白毛泽东的意思,过去在红军转战的路上,毛泽东经常这样对他说。毛泽东对“精神食粮”的解释是:无论是杂志还是报纸,只要是近期的和比较近期的,都要搞些来。

梁兴初等人装扮成一队国民党军,大摇大摆直接进入了哈达铺,受到哈达铺镇长、国民党党部书记长和保安队长的热情款待。

此时,恰好一位国民党部队的少校副官带着几驮子的书籍、报纸等刚从兰州回来,路过哈达铺。梁兴初带领的侦察连,竟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哈达铺。他们赶紧把查获的报纸,送给尚在前往哈达铺途中的军团首长。聂荣臻看后十分重视,立即派骑兵通信员把这些报纸交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看到这些梦寐以求的“精神食粮”后喜出望外,他一页一页翻看着这些报纸,终于看见了令他眼睛一亮的消息: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已到达了陕北,与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合了。

据说这个晚上毛泽东睡了一个好觉。

9月20日,中央红军抵达哈达铺。在哈达铺,梁兴初又给毛泽东收集到了大量的《大公报》。其中一张《大公报》竟贴在了梁兴初住的那家房东的墙上,梁兴初在付给房东一块大洋之后,小心翼翼地将报纸揭了下来交给了毛泽东。

7月23日《大公报》报道:山西军阀阎锡山于七月二十二日在绥靖公署省府纪念周报告上说:“陕北匪共甚为猖獗,全陕北二十三县几无一县不赤化,完全赤化者有八县,半赤化者十余县,现在共党力量已有不用武力即能扩大区域威势”。“全陕北赤化人民七十余万,编为赤卫队者二十余万,赤军者二万”。

7月29日《大公报》社论《论陕乱》:徐向前朱毛之趋向,尚不尽明,今姑暂不论甘,而专就陕事一言。第一,国人应注意者,现在不独陕北有匪,陕南亦然。徐海东一股,猖獗已久,迄未扑灭,故论乱,不能专看北部。第二,过去所谓陕北,系旧榆林、绥德、延安属,近则韩城一带亦睹匪踪,是由陕北而关中矣。第三,就陕北言,兵队确不为多,就全陕论,则目下集中之军队,殆不下十师以上;而匪方总数,通南北计之,有械者当不过万余。由第一、二点,可知陕乱严重之轮廓;由第三点,可知迄今为止,军事效率之不良,证明此后应努力之点,不仅军事上的问题而已也。


8月1日《大公报》报道:八十四师师长高桂滋说:“盘踞陕北者为红军二十六军,其确实人数究有若干,现无从统计,但知其枪有万余。匪军军长刘志丹辖三师,为匪主力部队,其下尚有十四个游击支队。此外各种小组及赤卫队等则甚多。匪军现完全占领者有五县城,为延川、延长、保安、安塞、安定等。靖边一度陷落,顷已收复。本人自去岁开到陕北接防担任剿匪后,与匪大小战不下百余次。其后因扰乱绥远之杨小猴匪部窜至陕境,本人抽兵前往堵剿,同时冯钦哉部又调至陕南震慑,以防范徐海东匪部,官兵之力量薄弱,匪军之防地乃愈扩大。当时曾被占有十县之地,防线延长,交通不便,如是剿匪更为不易。现在陕北状况,正与民国二十年之江西情形相仿佛”。

国民党当局在报纸上刊登的军情分析,等同于在给红军传递情报,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几份报纸透露出的消息,能对中国历史的走向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毛泽东终于确切地知道:在陕北,红军活动之剧烈犹如当年的江西苏区;而且,在陕北,存在着一块几乎与江西的中央苏区面积一样大的红色根据地!

据此,毛泽东更加明确了红军的前进目的地:陕北苏区。

在哈达铺的关帝庙,红军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改组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为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林彪任副司令员,下辖三个纵队。陕甘支队约八千人,如果按作战部队计算大约为六千人。六千人的红军,大部分是政治坚定作战英勇的红军骨干。

1935年9月23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向北进发。9月26日,陕甘支队占领通渭县的榜罗镇。在榜罗镇休息期间,毛泽东从榜罗镇的一所高级小学校得到了更多的报纸杂志。也许是离陕北更近的缘故,报纸上对陕北的情况有了更为详尽的描述。于是,党中央在榜罗镇召开会议,再次确定了红军前进的目标是陕北苏区。

毛泽东后来说:榜罗镇会议改变了俄界会议的决定,因为那时中央得到了新的消息,知道了陕北有大的苏区与红军,所以才改变决定,要在陕北保卫与扩大苏区。在俄界会议上,只想会合后到接近苏联的地区去,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的想法还没有。现在我们在榜罗镇会议上改变了,要以陕北苏区来领导全国革命。

很快,陕甘支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率领下继续北上。行军途中,毛泽东、林彪和彭德怀三人破例走在了红军队伍的前面,沿途围观的百姓们不断地问:“又是徐老虎的队伍?”原来,一个月前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曾经路过这里,陕甘支队几乎是沿着红二十五军走过的路向北进发。

10月7日,陕甘支队翻越六盘山主峰。翻越六盘山,意味着红军已越过长征路上最后一座大山。毛泽东随部队疾步登临海拔3500米的六盘山主峰,此刻呈现在毛泽东眼前的是一幅壮丽的画卷: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红军的旗帜在西风中漫卷,高天空旷,西风长啸的陕北目的地已遥遥可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