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邓艾可以入驻武庙72将,姜维却不行?
新亡国之将想进武庙,本来就很难。
尤其是姜维这种军事主官,身为一把手,你国都亡了,还是被武力灭亡的,又有什么资格在武庙里受后世供奉呢?
当然,不是说没有亡国之将进武庙的,标杆还是存在的:战国时,赵国最后的将星,李牧。
人家标杆是什么表现?李牧不死,赵国不灭好吧,那是真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暴秦一统六合最大的绊脚石,最后也不是死在军事上,而是死于政治斗争。
李牧死了,赵国才灭亡。
姜维呢?
姜维本来是有机会成为三国李牧的,但是他并没把握住。
为了躲避政治迫害,带着蜀汉最精锐的野战军团3万人,屯田踏中,拥兵自重,不顾汉中空虚。
汉中那是什么地方?
四川面对北方的唯一屏障,无汉中则无蜀。
先主刘备带着蜀汉全明星,拼了一年多的命,丞相在益州拼上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才拿下来的国防重镇,都可以不管不顾。
哪家君主会让这样的将领进武庙,受后世崇敬?
钟会十万大军来了,姜维这边都不动弹,还在跟刘禅讨价还价。
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
翻译翻译:“我这一个兵都不能动,皇上你派中央军去填线吧。”
刘禅会听你的话吗?你当你是相父啊,能让阿斗把所有家底都扔汉中去,自己在成都当光杆皇帝。
刘禅要能这么听话,姜维还至于屯田踏中吗?
好了,钟会冲进汉中平原,阳安关沦陷,偏军邓艾诸葛绪数万人进占阴平桥头,断了姜维归路。
姜维这才着急往回撤。
还真让他撤回去了。
风骚走位是很精彩,然后呢?
弃守白水关和葭萌关,带着赶来增援的廖化,张翼,董厥诸将,退守剑阁。
武都 阴平 武兴 下辩 阳平关 汉中平原 关城 白水关 葭萌关等等等等,对熟读三国,不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这些古代地名应该都是耳熟能详的吧。
从刘备白水关起事偷袭刘璋,到诸葛丞相五丈原归天,蜀汉拼了多少年,花了多少钱,搭进去多少人,才有了这么一片战略缓冲及进攻基地。
不就是留着今天用的嘛!
诸葛丞相在汉中扎根近十年,多少国防设施,多少农耕水利,多少呕心沥血。
姜维全白送了。
就为了拥兵自保。
而且弃守葭萌白水二关,不止是失去了两个革命景点军事要塞这么简单。
白水关的位置,在阴平桥头的侧翼,守住这里,就不会有邓艾偷渡阴平!
邓艾入蜀,手里差不多是三万人。
守住白水关,至少能给后面报个警吧,不至于让邓艾这群断水断粮的叫花子,神兵天降似的冲进成都平原吧。
蜀汉亡国,姜维难辞其咎!
是,姜维最后的表演很有精神,很壮烈,“愿陛下忍数日之苦,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但是你明明能避免社稷危日月幽的发生!
任何君主都不会容忍,自己手下的军事主将,是姜维这号人物的。
皇帝不会考虑,“危而复安,幽而复明”是多么壮烈,多么忠义。
一国君主首先要考虑的,是让自己的国家不会危幽!
“屁话没用,让别人也节哀。”
这才是老大的逻辑。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虽然这句话不是中国人说的,但其实老祖宗们早就看透了这一点。
姜维或许军事能力够,但是他的行为逻辑,让他不配进武庙,受后世崇敬和学习。
回复评论区一个问题吧。
我的回复被删了,就很奇怪。
写在这吧。
姜维守汉中的战略是“敛兵聚谷”,利用地形,把敌人主力从北侧西侧放进汉中平原,再依靠阳平关和汉 乐二城,守住汉中东侧南侧防线。
而姜维自己带机动兵团主力,趁机而动,随时准备绕后全歼敌军。
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听敌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
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姜维这个战略,是利用汉中地形,而不是利用剑阁地形。
汉中对蜀汉有多重要,我原文已经说了。
汉中有多难打,我原文也说了:丢了就不可能拿回来的那种难打。
曹魏财大气粗,姜维就算屠掉三个钟会十万人,司马昭眼皮都不会眨一下!
相反蜀汉如果丢了汉中,就完全失去了北伐的主观能动性。
蜀道最难走的一段路就是从剑阁到汉中,一路上还有多重关卡,北伐基本无戏。
蜀汉政权存在的意义就是,克复中原,兴复汉室。如果无法北伐,那么蜀汉就将没有存在的意义。
相反的,北方曹魏则可以在汉中囤积大量军备物资,然后砸向剑阁。
所以,战争进行到这一步,蜀汉能做的只有等待灭亡了。
很多人都说,是因为诸葛瞻的优秀操作,蜀汉才灭亡的。
诸葛瞻唯一值得诟病的操作,也就是放弃坚壁清野死守绵竹,反而城外列阵选择野战。
我反而觉得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阳平关怎么没的?江油怎么降的?
诸葛瞻他敢进城吗?
还有刘禅不派援兵去阴平桥头接应姜维这事,其实也能理解:就蜀汉末期这个人心呐,谁来当这个皇帝,也不敢把手里的兵都派出去。
闹不好自己就被武状元和胡万们给卖了。
蜀汉灭亡的原因其实就两点:
1.姜维带着唯一的精锐机动兵团,避祸踏中,明知钟会已经在关中开始整军备战了,也不回援。
姜维自己制订的战略是“机动精锐随机而动”,结果他带人躲到踏中去了,跟汉中隔着十万八千里,世界的尽头,能随什么机?
他自己就违背了自己的战略,就为了避祸,不是拥兵自重,是什么?
2.蜀汉人心向北,意识形态上已经接近崩盘。
相对来说,邓艾的偷渡阴平和诸葛瞻的兵败身死,只是次要因素。
钟会和邓艾仅仅是推了一把,蜀汉内部自己就崩溃了。
这才是刘禅被后世判定为昏君的原因。
换成孙十万来打这个仗,我都不知道他怎么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