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质疑声中宣布 8 月 24 日起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排放 30 年,如何评价?又将造成哪些影响?
日本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这一对全球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件却没有引起广泛的反对,这一局面对中国是个警醒。
美国基本采取放纵的态度,美国还帮助日本对欧洲盟友进行了劝导,对联合国原子能机构下达了指示。
一贯坚持环保的欧洲对中国农民焚烧稻杆都极其愤怒,却对日本向海洋排放核废水没有异议。要知道这些核废水迟早有一天要到达欧洲沿岸的。
显然,欧洲是被美国强烈压制的,有一件事可以反映欧洲的委屈。
4月16日,G7气候、能源和环境部长会议发布会上,日方企图在联合声明中塞进G7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放进程“表示欢迎”的措辞。
德国环境、自然保护、核安全与消费者保护部长莱姆克反驳称,所谓“欢迎”只涉及废炉作业,并不包括核污染废水排放。环境部长们不能支持将核污染物质以任何方式或形式排放到世界任何地方的水中。
德国人很明显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态度,没有干涉日本排放已经给日本面子了,还要大家支持,太过分了。
日本也就不敢再做奢望得到欧洲的支持了。
但欧洲毕竟在涉及自身安全的大是大非面前选择了沉默,这个口子一开,未来再要扎紧就难了。
7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在东京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递交了评估报告,认为日本的方案符合IAEA的安全标准,排放处理过的核污水对人与环境的放射性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格罗西亲自将安全报告送到东京,可见态度之谦恭,办事很到位。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美国的指示下,在日本大力拉拢下(有媒体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收受了日本大笔贿赂),将国际机构应有的立场抛之于脑后,公然为日本站墙。
尽管格罗西在报告的前言中强调,处理核污水排海计划是日本政府的决定,评估报告并不是对这一政策的背书或推荐,可报告的结论就是为日本放行。
7月,在印尼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议上,中日双方激烈交锋,其中核污水排海问题是焦点。核废水对离日本并不遥远的东盟国家应该是切身厉害的关系,可东盟十国选择了沉默。
日本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原本韩国是强烈反对日本排放核废水的,日本也就没抱有期望。可尹锡悦上任后,全面倒向美国,极其媚日。
韩国总理韩德洙称,如果这些核废水经过科学的处理之后,符合引用标准,那么他可以喝这些核废水。被认为是力挺日本排放核废水。
近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韩国政府和执政党认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既然无法避免,不如在对明年国会选举产生负面影响较小的时期尽早排放。
韩国政府为了自己的国会选举,要日本早日排放,以免影响自己的选举。韩国一片哗然。
这些受到影响最大的国家都不敢发声,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也都被日本搞定,强烈反对日本的只有中国、俄罗斯、朝鲜等少数国家。
日本媒体得意洋洋。7月28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中国怂恿太平洋岛国加入反对日本排放核污水的行列。
日本这一次成功策划了核废水排放,没有引起世界的强烈反对,连东亚国家都沉默。这足以引起中国的警示。
一、对于日本这一明显污染全球海洋的恶行,在西方的支持下,能畅行无阻,连国际组织都为其出具报告,这个世界还是在强权下,多数国家都只畏惧霸权而出卖公理。
那么在中美如果真正殊死一搏时,各国在关键时刻的态度还是会畏惧西方。
二、核废水排放到太平洋,将影响全球海洋,对于这一明显对世界、对自己国家不利的事,各国可以放行,那么对中美博弈,各国都只会依赖强者。
所以,中国需要有这种心理准备,一旦下了决心就不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期望。
三、在关键时刻,中国要有抗美援朝时的决心,当时,刚刚建国的中国面对联合国15个国家发起保家卫国的立国之战。
伟人面对巨大的实力差距,下出了一盘大棋,为中国未来70年和平打下了基础。
如果美国真的歇斯底里,中国不能再缩头缩尾,需要有第二次抗击美国霸权的雄心,不要过多顾及其他国家的言论,他们其实都只拜服强权,中国只要在台海、南海或者朝鲜半岛胜过美国,很多国家就会转变态度了。
朝鲜战争后的越战时期,中国声称一旦美国敢越过北纬17度,中国就直接参战。美国始终没有越过这条线,去挑战中国的底线。
这就是抗美援朝的成果,要想对手诚服,就得硬气反击,才能赢得尊重,不寄希望于他国,靠自己一直是中国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