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7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3 %,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 48.7 小时,如何解读?

发布时间:
2023-08-15 18:48
阅读量:
21

5.3%不低了, 统计局也兢兢业业。这事不敢咋讨论。给统计局太大压力,动作变形就不好了。

一是统计局官宣,暂停发布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今年8月份开始,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暂停发布,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统计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劳动力调查统计也需要进一步健全优化。近年来,我国城镇青年人中,在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我国16-24岁城镇青年有9600多万人,其中在校学生达到6500多万人。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毕业前寻找工作的学生是否应纳入劳动力调查统计,社会各方面有不同的看法,需要进一步研究。随着我国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青年人在校学习时间增加,在劳动力调查统计中,对于青年人年龄范围的界定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是就业压力确实大增

不论何种原因,就业压力大增是实际情况。2022年,我国16-24岁城镇青年有9600多万人,在校生6500万,每年毕业生超过一千万。同比日本,2022-2023(令和3年到4年)毕业生103万(日本统计局官网),就业率背后的人数不同。

边际(增减)效应影响很大。日本增加10万岗位,中国增加10万应届生岗位,一个增加10%,一个增加1%不到。

当下供应链供防阶段,此消彼长。日本二季度承接了美欧联盟不少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制造的新计划,使其企业,岗位,资金,股市均以10%左右大增。

大国这边数重压力,一是总需求下降,二是美拖欧日韩G7+主导供应链“去风险”“多元化”策略。实际是去中国供应链。

三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应对之方

为什么要说这个,供应链很抽象,但供应链背后的生产制造,贸易,流通,设计,分包和知识产权,以及衍生的生活生产服务,哪一个供应商背后不是就业岗位?

所以这个供应链攻防之战,大国没有任何妥协空间,只有突破机遇。

为什么这么说,不说人和人打架,打输的求饶那方可以想干啥干啥,只看赢者心情,想让你干啥干啥。

所以不如来看突破点。一是核心供应链转移不了,二是高端供应链守住和突破了。还有三是社会秩序和内部治理没有恶化,若能反而优化,也是善莫大焉。

这个自上而下的应对,正在进行。

过程必然有乱象,但这是整体福利的唯一应对之法,否则,数年之后,或许失业率数字也不容易看得见。

举个例子,还记得2013-2016年间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么,补贴和骗补风波,从大巴到乘用车,满是怀疑和骂名。那时候社会上有多少人会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能突破百年历史的欧洲汽车供应链?能形成中国新能源汽车三电模式的汽车供应链。

一直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才算为自己正名,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才支棱起来。

近看十年,风云变幻,全球前十大动力电池格局逐步变化直到中国企业稳住大半。

这个例子举完了。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相当曲折。对当下的疑惑跨越了许多领域行业,甚至许多在业的中产和高层中产。

艰难时刻。

自下而上来看,本答没有讨论太多5.3%和统计局本身。而是在“怀疑”和“嘲讽”的情绪背后,不如列一列当下重点:

  1. 关心自己的岗位,关心自己的现金流。
  2. 关心自己的竞争能力,试一试尊重内心,也尊重事物发展本质,最简单的路也许是最远的路,最风光的外在也许有最痛苦的代价,别拒绝那些最难的路,也许才是正确的方向。
  3. 独立思考,少被媒体,情绪耽误时间,不如争分夺秒提升自己综合实力。目前的中英文媒体,自媒体太复杂了,焦虑的传递效率最高的情绪。你的焦虑是你的焦虑,也是他们的流量收入。不论中文还是英文,特别自媒体。
  4. 时间是自己的,就业工作可以是谋生也可以在谋事,全看自己选择。
  5. 凡事有代价,缅北或者走线,隐性代价不是一般人能付的,如果你能付这代价,做啥事都能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