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地下交通站的诸位过的应该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8-16 11:22
阅读量:
13

石青山:抗战胜利后,随东北人民自治军出关,历任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务。率部参加了四平、锦州、辽西等大小会战。东北全境解放后,奉命留守剿匪。1948年,牺牲于剿匪一线。1955年,追认为革命烈士。1990年,迁葬至河北安丘烈士陵园。

赵华:抗战胜利后,前往延安学习。1947年底,奉命前往上海,依然从事地下工作。为日后的上海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

建国后,转业到地方,历任上海市军管会特务机关接收处副处长、上海市轻工业管理局副局长,主要负责食品业公私合营工作。60年代,因被人检举曾在抗战中“担任”日伪安丘警备队副队长,错划为叛徒,下放至苏北农场改造。1975年,病逝。1983年,在王树槐、蔡永红等老同志的证明下,获得平反,恢复名誉。1990年,迁葬至河北安丘烈士陵园。

王树槐:1945年,转为正式党员。同年底,随部队前往华东解放区,担任宣传员。1946年-1947年间,先后参加宿北、鲁南、莱芜战役。因作战勇敢顽强,被陈毅同志评价为:这个娃娃不怕死。1948年11月,参加淮海战役,历任连长、连指导员、营副教导员。

建国后,进入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学习。1950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历任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担任北京军区军训部副部长。60年代,受到冲击,被疏散至西安。1976年后,逐步恢复工作。1979年,担任西安军区副政委。期间,为平反冤假错案,作出了大量工作。1984年,离休后,依然笔耕不辍,参与编写了《河北省抗日地下工作史稿》、《河北省抗日民主根据地人物与资料》等革命斗争史料,其中《忆赵华同志》章节,入选河北省中学生指导课外阅读名录。2000年,于西安逝世。依照其遗嘱,将骨灰撒在了安丘大地上。

杨保禄:1945年底参加八路军,此后一直在后勤系统工作,曾先后为聂荣臻、吕正操、孙毅等高级将领掌勺。1948年,被推荐至西柏坡工作,并于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因保障有力,受到主要领导干部接见、嘉奖。

1949年后,在北京军区担任后勤干部。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60年代,中苏交恶后,被疏散至成都。在特殊时期,因持有主要领导的嘉奖令,未受严重冲击,同时收集整理了大量川菜菜谱。1980年,恢复原有待遇,但主动申请回到河北。1987年,因长期酗酒引发的肝癌,病逝于石家庄。依照其遗嘱,葬于其师娘墓旁。

孙友福:抗战胜利后,回到安丘重开鼎香楼,但不久,就被定义为日伪逆产,被国府强行接收,师娘齐氏也因此气死。走投无路的孙友福,在黄金彪的资助下,才得以安葬齐氏。1948年,河北全境解放,在冯世昌帮助下,孙友福重开鼎香楼。

建国后,为响应繁荣首都市场号召,与师弟全福将鼎香楼迁往北京,与杨保禄团聚。1955年,积极参与公私合营,将鼎香楼改制为国营餐馆。60年代,被人检举曾接受反动军官黄金彪资助,下放至天津清河农场改造。1972年,因前美国援华飞行员罗伯特访华,而得以回到北京,并恢复待遇。1980年,获得平反,主动要求回到安丘颐养天年。1990年,因病逝世,依照其遗嘱,葬于其师娘墓旁。

张全福:抗战胜利后至改革开放前,一直跟着师哥孙友福。1980年,获得平反后,留在北京,担任国营鼎香楼的经理,期间将杨保禄留下的菜谱整理出书。1990年,受王树槐、齐翠芬委托,将石青山、赵华的骨灰迁回安丘。2005年,在北京去世,依照其遗嘱,葬于其师娘墓旁。

蔡永红:本名蔡水根。皖南事变后,随部队编入新四军第1师第1旅。历任副连长、连长,先后参加车桥战役、天目山反击战等大小战役。抗战胜利后,随部队整编进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949年2月,再度整编入三野第10兵团。此后,随部队一路南下,参加了淮海、渡江等重要战役。在解放上海期间,身受重伤,在赵华的安排下,进入上海同仁医院休养。

建国后,回到福建军区,在28军82师某团担任参谋长,1949年10月,参加金门战役。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60年代,被解除一切职务,隔离审查。1980年,在老首长叶飞的关心下,获得平反,以正军级待遇,安置于福州。1985年,在福州逝世。依照其遗嘱,将骨灰撒在了厦门外海。

冯世昌:抗战胜利后,奉命代理安丘县委书记。1948年11月,保定解放,被抽调至军管会工作,期间为调配食粮,稳定市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建国后,担任保定市供销社主任,1960年,积劳成疾,病逝。

罗伯特:被八路军救助脱险后,辗转来到到桂林,继续服务“驼峰航线”,直至1944年,所有援华航空队撤回美国。1945年初,主动申请参加“空袭东京”计划,但未得李梅回应。1950年,罗伯特退伍后,成为独立作家,撰写了大量在华时期的回忆文稿。1952年,受麦卡锡主义波及,被迫移居欧洲。1972年,以援华飞行员的身份,回到中国访问,再度与孙友福会面,但遗憾未见到赵华和杨保禄。2000年,在瑞士洛桑的家中去世,著有纪实作品《龙的泪:一个美国飞行员的中国奥德赛》。2010年,安丘市追授其“荣誉市民”称号。

文若明:1948年底,因“抢救学人计划”,仓促前往台湾,其子女却悉数留在北平。赴台后,进入台湾大学,担任教授。1960年,参与重建辅仁大学。1969年,因肺癌在台北去世。其留在大陆的儿子,后为知名剧作家;其孙后为著名导演、演员。

黄金彪:1945年2月,在石青山的策动下,脱离日伪,率部改编为冀中抗日独立大队,并抓捕贾贵一干汉奸,移交解放区。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黄金彪暴露其反动面目,将队中地下党员悉数驱离,率部投入保定警备司令部刘化南部下。1948年11月,保定解放,黄金彪随刘化南溃逃北平。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黄金彪只身逃往上海,后又逃往香港。1951年,前往台湾,以开设“鼎香楼”饭馆为生。1991年,在台北逝世。

贾贵、老六、老九:1945年2月,被黄金彪抓捕,移交解放区。同年3月,经公审后,以“汉奸罪”处决。

刘大头:抗战胜利后,被军统抓捕,经保定法庭审判后,以“汉奸罪”处决。

白守业:在石青山的安排下,于1944年底,转移至解放区,期间积极思想改造,并参与揭发了黄金彪、贾贵等汉奸罪状。1948年,河北全境解放后,回到老家内丘,以教书为业。1951年,因受检举,离开故乡,前往上海。并在赵华的帮助下,乘船前往香港。60年代,携子女移居日本横滨,以开设“保定-北平风味”中华料理店为生。1988年,回乡访问 ,在孙友福的陪同下,祭奠了齐氏和杨保禄。并拿出积蓄,在安丘修建了一所“青山小学”。1999年,白守业于日本横滨去世。

齐翠芬:1945年8月,受组织委派前往北平,以中学教师身份为掩护,继续传递情报。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被派往东北,协助接收日军战俘工作。建国后,回到北京,被安排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日语。50年代末,被错定为“间谍”,发配至北大荒劳动改造。直至1972年,被调回北京,负责接待随田中角荣访华的日本樱木株式会社财团。1980年,正式获得平反,恢复待遇。1985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离休后,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1990年,率交流团出访日本,再度见到了樱木武夫的后代及家人,并被日本政府授予友谊勋章。2002年,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

野尻正川:日本投降后,在其岳父的运作下,回到日本。因未参与对英美作战,而逃脱审判,后以务农为生。其子现为极右翼政客。

黑藤规三:抗战胜利后,逃亡东北,后被苏军俘获,移交至抚顺战犯管理所。在狱期间,表现良好,积极参与揭发日军罪行。1956年,获得特赦,回到日本,生活一度很拮据。1960年,任职于爱知大学,以教授汉学为生。著有:《侵华日军在冀中暴行供述》(又名《侵华日军驻安丘司令官野尻正川在华暴行供述》)、《中国北方民间汉方研究》、《中国北方民间暴力团记事》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