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辞掉目前体制内工作去南方企业?
高赞劝你留体制不要跑的,IP一水山东的。
这个城市,emm,比我老家南京更严重,这边要是不进体制,dog都不如,全员考编,而且是全中国的考w
你知道南京为什么不进编就是不学好吗?这边民企荒漠,新兴行业几乎都是荒漠,工资和平台都差的令人发指,然而编制待遇全国都独高一档,一线城市里面收入也就比深圳低,吊打紧挨着的上海,河南和安徽就更不用说了。就算是体制待遇普遍很高的江苏,除了苏州降薪前收入比南京高,其它城市都比不过。
南京体制收入有多离谱呢?我镇江市委的亲戚收入还不如我南京副处退休亲戚的退休金。
降薪后和私企的收入比稍微不那么畸形了,但是因为南京私企实在太差,所以体制横向比还是有一定性价比。
你南下私企的问题主要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是27岁年纪有点太大了。
首先,私企和外企也看应届身份,校招是利用学历buff最好的一次机会,不仅仅是考编需要应届身份哦。比如快销外企,头部的几个,最好的晋升通道都是校招走管培路径晋升,社招不如校招。
211商科本+海硕,这个学历光环走校招真的已经足矣,可惜你已经错过了。
如果错过了校招,你还有什么办法呢?那就是走社招。社招,除了研发岗,大多数公司都是不太卡学历的,全日制本科足矣,不会看什么是否92,非硕博不要,更看重项目经验。
体制的工作经验其实是很尴尬的,有一些可以无缝对接企业,比如法院去律所,公立医院去私立医院,但是很多体制的工作由于官僚主义的性质,工作内容和企业要求是脱节的。如果你恰巧在这种工作内容和企业脱节的岗位,我觉得你出来后是很难找到工作的。
还有一种可能能翻身,就是你个人能力或者家庭资本很强。比如精通一门外国语言,可以做工作语言的那种,或者有什么其它特殊才能,这种情况在企业根本不可能找不到工作。就是可能会比较辛苦,因为错过了校招,社招要从基础岗位干起来,你同龄人有的可能已经是资深甚至带小组了。
我就是转行的,而且转了不止一次,行业跨度还特别大。但是我没读硕士,我本科就出来了,所以22岁-25岁之间,我不是那么怕沉没成本,我可以慢慢尝试。
但是25岁之后,我就不会换和原本内容差太多的赛道了,每份工作经历都必须和我未来的规划是相关的。
我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不拿到满意的offer坚决不辞职。但是体制离职很难,因为流程很麻烦,随意几个月。你要是涉密就更难了,你可能只能先离职再拿offer。
而且我自己能力比较强,可以用英语和日语做工作语言,还有各种自己投资和创业的小项目经验做背书。我也是文科本,但是除了一些官僚主义严重的地方,从来没有人投简历歧视我学历,越是工作时间久,工作经验的权重越高,我不挂简历上网,猎头电话都天天来。我的印巴同事简历甚至都是从高中开始写起的,20出头就进社会了,你猜按中国的标准人什么学历,但是又不影响那些印巴小孩出来找工作,甚至找跨国项目工作。
举个更极端的栗子,你问问做设计和美术的,都是怎么招聘?
作品集拿来,看完之后问工作经验,之前有什么合作经验。学历?哦专科就行。
如果是合作外包商稿,更是这样。有外包商稿接的画师,大多数人根本不愿意全职出去上班,商稿给的真的太多了。
建议结合自己的情况具体分析。能不能接受大龄的沉没成本(包括家里人能否支持,我两年前为了一次好的项目机会,是自降薪资的,熬了一年才到行业小白的起薪)?自己的项目经验和能力是否符合社会要求?
如果这些答案都是否,那么说明你只是个能力普普的一般人,体制可能已经保了你的下限,而不是限制了你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