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机不设置成两块电池?

发布时间:
2023-08-15 18:48
阅读量:
23

说厂商把电池做成不可拆卸设计是什么为了节省成本,或者计划报废的,典型的把无知当睿智。

一块电池才多少钱?你看看一块10000mAh的充电宝才买几个钱就知道了。

厂商为了保证电池不可拆卸设计下的续航,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上花的钱,为了做超级快充,在材料和充电控制上花的钱,足够一台新机送你N快电池了。

更何况,做成不可拆卸设计就一定要送电池么?苹果一颗18W的充电器都可以不送给你,就算电池可拆卸,不送你备用的不行么?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初nokia一块700mAh的原装电池卖多少钱?

就算电池送你,充电套装可不可以让你自己买?又可以卖多少钱?

你可以买第三方的,出了安全问题谁负责?

至于计划报废就更扯淡了,现在几家国产厂商基于手机的互联网营收才是利润大头,卖手机没赚几个钱,存量用户很多时候甚至比增量更重要,一台手机,你多用一年,厂商就多赚你一年的钱,谁敢计划报废?


很多人天真地以为可拆卸电池设计就是简单的后壳可以打开,电池可以拿下来装上去就完了,但实际上真的如此么?

一块电池在密闭在机身内不可拆卸的时候,和能够随时拆下来的时候,安全保护的要求完全是两码事儿,一块保证安全的可拆卸电池,在安全保护上的冗余设计就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尤其是在现在超薄手机设计思路下,各家普遍采用的大面积超薄设计,电池的抗冲击、抗弯拉、抗针刺设计要不要做?

当初可拆卸电池设计的电池容量多大,现在不可拆卸设计的电池容量都做到多大了。

以及,拆卸后电池的安全充电方式怎么保证?

当年红极一时的万能充大家都很怀念,但却忘了,那玩意儿发生事故的概率有多大,也就是那个时候自媒体不发达,不然你每天都可以在新闻上看到各种因为万能充电池爆炸导致的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

那还是建立在普遍充电速度极慢,电池容量普遍几百mAh的前提下的,搁现在,你用那玩意儿给一块四五千mah的高功率大电池充试试?


实际上,真要是从成本角度考虑,可拆卸安全设计才是最便宜的方式,咱们就不说厂商为了做三防在机身密闭性上下的功夫(可拆卸设计意味着没有机身密闭性,就不需要做三防),单说一个玻璃背板。

苹果那一块一体化CNC做的玻璃背板,最开始的成本几十美元,大规模量产之后成本会有所下降,但依然不便宜。

你做可拆卸设计,那么就只能用塑料材质,玻璃背板的韧度根本不支持长期拆卸安装过程中的弯拉应力破坏。你总能说让所有人都学会怎么用吸盘来拆卸手机后盖吧?

现在一块高素质的玻璃背板多少钱?


即便是从用户角度,可拆卸电池就意味着机身完全丧失密闭性,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大幅度降低、且机身超薄化设计无法实现,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电池容量无法实质性提升。

参考5000mah电池亮屏5-6个小时,一块2000mah的可拆卸电池,亮屏时间也就两个小时多一点,两块也就四五个小时,你算算你出门要保证安全要带几块电池?晚上回家要把所有的电池都充满要备几个充电套装?

什么,你想要一块5000mAh的可更换电池设计,机身重量和厚度和现在完全一样,机身材质设计和现在完全一样,而且还安全可靠?

不好意思,这个不是工程学,是神学,得佛祖来解决了。


电池做成不可拆卸设计理由很简单,在现代智能手机发展的大趋势下(大屏化、机身超薄化、高功耗化、产品设计追求和功能进化需求,以及更高的安全要求),可拆卸设计是无法满足现代智能手机需求的。

现代智能手机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赛道,各家为了做差异化已经到了入魔的地步,所以我们甚至能够看到快充卷到240W的案例,别的不说,就一颗小体积的240W快充,得多少钱?

这个时候,但凡真的有一个所谓的厂商联合起来坑用户的点,那么某厂如果“良心一把”,把这个点给做出来,岂不是赢麻了?

实际上,这样的例子还真有,比如3.5mm耳机接口取消之后,很多人吐槽这个设计就纯粹是为了卖无线耳机,坑钱。

然后你看,就不断有厂商在新手机上假如3.5mm耳机接口,并且作为主要的宣传点之一。

但现在这么做的机子越来越少了。

为啥?

因为厂商们发现,这个所谓的用户刚需痛点也就网上叫得欢,你真这么做了,对销量没啥帮助,还不如把这个空间省出来加大点电池来得有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