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时钟」?你从哪件事开始,感受到了社会时钟的压力?

发布时间:
2023-08-15 18:48
阅读量:
20

“什么年龄要做什么事”只是社会时钟的表象,社会时钟的本质是整个社会平均价值观的投射,其反应的是,在当前社会价值评估体系下,获得较好生存条件/社会尊重的最优解。除非你已经、或者有能力建立一套自我的、完全自洽的,包含整个世界的价值体系,并且同时有能力实施这套体系,否则不建议刻意脱离、反叛社会时钟。

很多高赞回答鼓励大家追逐自我,追逐自我内心,不惧甚至反抗社会时钟,其实并没有看清社会时钟的本质。

【早恋是不对的】这个社会时钟为例,其本质只是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么”,是告诉我们初中、高中谈恋爱是一件绝对错误的事情么?不是。其本质是整个社会生存法则的最优解,是因为恋爱有可能耽误学习,只有在中学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你成年后才更可能坐进办公室,成为中上层工作者,而不会在中国社会最底层做体力劳动,并失去社会的基本尊重。

但如果你在一个社会高度发达的发达国家社会,会有【早恋是不对的】这样的社会时钟么?当然不会。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底层工作者往往能获得和中层工作者差距较小的工资收入,同时也能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社会尊重,能过上和中层工作者差距不那么大的生活。所以其社会时钟就不会排斥人们中学的时候恋爱,因为这种安排,对其生存策略的求优不构成严重影响。

所以【早恋是不对的】这个社会时钟的本质是什么呢?其本质对是我们社会目前不同工种收入差距较大,社会底层保障较差,社会尊重缺乏的一种生存策略求解。

同理,【二十多三十岁就该结婚生子】其本质是社会化养老保障的不明朗的生存策略求解;以及个人/老年精神需求、寄托缺乏的个人生存策略求解;是社会达尔文婚姻社会中个人价值最高点的生存策略求解。

【三十而立,三十多岁该有自己的事业了】的社会时钟,其本质是对应的社会体制外工作35岁职业危机的社会共识的生成策略求解,是对养老金未来不明确的生存策略求解。


在每个社会中,其社会时钟反应的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刻度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生存策略。

各个国家的社会时钟,反应的是这个国家最稳妥的生存策略。一个国家越发达,对人民的生活保障越充分,其社会时钟的刻度就越少越模糊,人民自由选择的空间就越大。反之一个国家越落后,对人民生存、生活保障越差、不同人群贫富/生活质量差异越大,这个国家的社会时钟刻度就多、越明确,其本质是因为在一个缺乏保障的社会中,大家必须绞尽心思以获得生存保障。


那么有没有办法破除这种社会时钟呢。有两种办法。

一是能力极强或者背景极强之人,天生满足生活条件,满足社会评价。基本的生活保障对其唾手可得,除了一些生理上的限制,其他社会时钟天然不存在。

比如大家能看到很多优秀的名人。各种硅谷大老板大学退学完全不影响创业;各种大明星离婚又结婚、结婚又离婚,五六十岁也能找二十岁的小女生,五六十岁也能以冻卵解决生育问题。

第二种对普通人的办法,既然不能天生满足社会价值评价,就直接破除社会评价。既然社会时钟背后的本质,是获得社会价值体系下,相对较好生活条件/社会尊重的最优解。那么破除这种社会时钟的办法就是,全方面的破除社会价值体系,接受随之而来的可能的较差的社会评价。

比如社会以有钱为价值,你破除它,以人品善良、道德高尚为自己价值。

比如社会以传宗接代,天伦之乐为价值,你破除它,以思想丰富、行万里路、了解世间为价值。

比如社会以爱情忠贞、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为价值,你破除它,以游戏人生、处处留情、追求情之热烈为价值。

但不论如何,如本期节目主持人席瑞所说一般,你的价值观必须完整自洽。

社会时钟背后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生活策略的投射,其背后是全社会各种价值体系化支撑,形成了一套完全的逻辑体系,代表的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舆论。所以正如李雪琴所言,你接受一个,就要全盘接受。

想要与之作对,你需要重建的不仅仅是某个方面的价值看法,而需要破除社会时钟背后的整个价值体系,重新建立自己对整个世界、整个人生的全面的价值体系,以获得自我的融洽。当你有了不同于社会价值的自我价值体系,当然就不再需要按照社会时钟,而是按照自我时钟进行人生了。

当然对所有社会价值观进行重新评定,建立自己完全自洽的关于生命的意义,这件事不简单,可以说很难。这样的事如果成功了叫什么呢?

在尼采那,我们称之为超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