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吐槽泰安高铁站近 9 成是按摩椅,工作人员称「并非 9:1,铁路局安排的」,共享按摩椅为何惹人嫌?
话题开始往讨论普通座椅和按摩椅的比例上引导时,大家就已经上套了。
普通生意, 是解决社会和市场的痛点。
牛X的生意,是创造出痛点,然后来解决。
如果再包裹上一层皮,比如共享经济、万众创业、科技研发、国货崛起、社交货币等等,很多时候就糊弄过去了。
共享按摩椅就是个典型案例。
去过火车站的都知道,那玩意儿不像飞机,一次顶多两三百人,高铁能拉到1000人。
而且火车也不会太在乎你是否登机,反正进站口开启就那么多时间,到点要赶着发车。
这么多人,又相对比较赶,绝大部分乘客会很自然的,聚集在进站口附近候车。
这是天性。
普通椅子,不厚重,同样的空间就能让更多人坐下。
你在里面插入一些按摩椅,能坐下的人少了,「候车圈」会扩大,甚至和其他口子候车的乘客冲突,导致被挤得离自己的进站口更远。
挤得越远,大家越有紧迫感,越想离口子近。
人性就手动放大了。
发展到这一步,本质上,和普通座椅、按摩椅的比例是没关系的。
不论是记者数出来的9:1,还是工作人员强行算上另外一个候车室的普通座位以后拉平到1:1,毫无意义。
乘客只有一个念头,我要离进站口近点,哪怕是按摩椅也会坐。
然后按摩椅上可以搞骚操作的地方就来了。
坐几分钟就开始使劲的叫唤:穷鬼,请充值,要点脸,别白嫖。
先把道德属性拉满,甚至声音会大到影响到周围的人,再通过周围人的无形压力逼着你扫码。
然后故意设置的按摩头停滞位置,你不扫码,一会顶着你的臀,一会顶着你的头,就让你不舒服。
没去火车站感受过的,以为按摩椅是通过让人舒服赚钱。
而实际上,是先让你不舒服,为了缓解这种不舒服,逼着你掏钱。
不舒服包括离进口远的压力,声音的骚扰,诡异角度的顶着你。
我坐过几次以后还发现一个迭代后的亮点。
有的最新版本的按摩椅带有刑具的韵味。
你如果不扫码开启,椅子本身是深凹的,坐上去以后背部缺乏支撑会形成非常诡异的曲线,人均变成蜷缩的小虾米,呼吸都会有点不顺畅。
只有开启之后,按摩组件顶出来,你才能昂首挺胸。
这和过去黑帮生存法则是一样的。
消费者不是买个爽,而是买个不被骚扰的权力。
我愿意称之为,光明正大的保护费。
既然是保护费,那必然要拜码头。
谁是码头呢?
或者说谁有动力把车站的座位,从原本可以高密度坐人,替换成空间使用率并不高的按摩椅呢?
针对关于为何要在车站设置共享按摩椅的提问,工作人员表示,这是由济南铁路局统一安排的。
在我看来,你想要创点收,分点钱,没问题。
有些乘客就想候车的时候按按摩,爽一爽,也说得过去。
不过既然是可以分钱,那这就不是一个服务基建,而是一个增值附加服务。
车站里面有没有专门搞附加服务的地方?
有,各种卖吃的店,各种小卖部,各种卖旅游周边比如颈枕的店,都是留了位置的。
既然要搞收费的按摩座椅,那就应该在这些商业店面里面做。
内部蛋糕要怎么分,你们自己去商量。
谁家的小姨子退场,谁家的二舅哥崛起,和乘客没关系。
别总想着「把蛋糕做大」,尤其是这做大蛋糕是以牺牲普通乘客正常坐位子为代价的。
这时候就要警惕一个趋势了。
议题的设置。
如果大家这时候开始按照他们的规划讨论普通座椅和按摩椅的比例,其实就是上套了。
先弄个9:1的极端案例,舆论一不爽,立马降到5:5,很多人还以为是自己的发声取得了胜利,得到了一次心灵按摩……
真正的议题应该是:
按摩椅只能出现在车站已经规划的商业区域,不能侵入普通座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