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岁宝宝半夜栽进床边水桶溺亡,该事件起到了哪些警示作用?

发布时间:
2023-08-15 18:48
阅读量:
27

睡觉的床边,为什么会放有一个水桶?

原来,是卧室空调出了故障,出风口总是漏水,而空调维修师傅要过两天才能上门。

于是,孩子爸爸就拿了一个水桶放在床边接空调漏水。

事发当晚,孩子在睡觉时不慎翻滚掉落,倒栽进了水桶里。

等到爸爸妈妈发现时,孩子已经失去了呼吸。

医生提醒:

像这样的孩子每年都会接到几例;

除了水桶、水缸,还有在金鱼缸里溺死的。

一个好好的孩子,就这么突然没了,难以想象父母该有多么悲痛和愧疚。

有人指责父母太粗心,太大意,不该放水桶,不该睡太死,不该不装围栏……

我想说的是,没有父母不心疼自己孩子的,孩子没了,最难过最痛心最懊悔的人就是父母。

事情已然发生,如果给不了安慰,也请不要责骂。

生活中,本来就是处处都有陷阱。

养孩子真的不容易,需要我们考虑到方方面面,在时时刻刻都小心谨慎。

我们总以为,家是最安全的港湾。殊不知,家中也是危机四伏,存在诸多风险。

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曾说:

“仅一进家门就存在50种安全隐患。”

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国1-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崔民彦等专家表示:
近50%的儿童伤害都发生在家中。

对于屋里可能出现的危险,小雨妈妈做了一个总结,家长们注意为孩子排除隐患。

Part.1:谨防一切存水

文章开头提到的悲剧,并不少见。

2016年7月,江苏一名16个月大女童,不慎掉进水桶内,被发现时已经溺亡。

事发时,孩子奶奶在家后面摘豆角。

2018年1月,广东一名15个月大的男婴,独自走进卫生间,不小心头朝下地栽进一个盛满水的水桶里溺亡。

2018年7月,深圳一名11个月大的男婴在家中玩耍时,栽倒在水桶中不幸身亡。

事发时,妈妈正在厨房炒菜。

……

很多人有在家里放水桶、水盆存水的习惯,可你知道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有数据显示:

67%的溺亡事件发生在浴室,剩下33%发生在马桶、水缸等。

澳大利亚儿童意外预防协会指出:

“只要5cm水深,只要2分钟时间,就足以导致儿童溺亡。”

家里水盆、水桶、浴缸、鱼缸、马桶、洗衣机等一旦有存水,就会变成溺水高发地。

孩子在玩耍时,很容易头朝前、脸朝下掉进水里,并且无法自我解救,仅仅5厘米左右深的水,就可能夺去孩子的性命。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在“溺水”一节指出:溺水是造成婴幼儿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大多数婴儿在浴盆或浴缸中溺水,而1~4岁的幼儿则往往在游泳池中溺水。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在书里反复提醒了在家里溺水的风险!

✅千万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浴盆或水槽中,无论水有多浅。即使水只有几厘米深,也有可能导致孩子溺水。婴儿洗澡椅和婴儿游泳圈都无法代替成年人的看护。当孩子在水中或水边的时候,你要始终距离他一臂之内。

✅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浴室或者其他有水的地方,包括水桶、戏水池、游泳池、水槽和马桶等。用完水后,立即将水从容器中清空。如果家中有游泳池,一定要用至少1.2米高的栅栏将游泳池四周围住,将游泳池与房子完全隔开。

✅无人看护的时候,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水里或者水边(包括浴池、马桶、戏水池、游泳池、钓鱼池、温泉、湖泊和大海),即使一秒也不行。

✅安装门锁、栅栏或者警报器,防止孩子在你不知情的时候接近游泳池、车道或者马路。溺水是造成1~4岁孩子死亡的首要原因。很关键的一点是,游泳池四周应该安装栅栏,把游泳池同房子以及院子的其他部分隔开,确保孩子无法接近。

危险物:

水盆、水桶、浴缸、鱼缸、马桶、洗衣机等盛水的容器。

预防措施

1.尽量不要在水盆、水桶、浴缸等容器中存放水,用完的水要及时倒掉。

2.马桶盖要盖住,可以在卫生间放置防滑垫。

3.洗衣机在工作时,要让孩子远离,不用时盖好盖子。

4.宝宝洗澡时妈妈要不离身,洗完澡后一定要及时将水放掉,关好浴室门。

5.不要让孩子一个人玩水、洗澡。

Part.2 谨防一切小物件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比如:

瓜子、花生、纽扣、小珠子、电池、玩具小零件等。

孩子一旦误吞,有可能引发窒息。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因气管异物堵塞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名



一旦发生了意外,食道被堵住没法通气,人最多只能活几分钟。

这10类可能导致孩子们窒息的食物,家长们要当心:

①果冻

②麻花

③糖果

④肉干类:如鱿鱼丝、牛肉干

⑤小巧带核水果:如龙眼、樱桃等

⑥不易嚼烂的蔬菜:如芹菜、豆芽等

⑦长面

⑧多刺的鱼

⑨各种干果

⑩粘度过高的花生酱

家里的一些小物件,也容易被孩子乱塞到身体内,造成严重后果。

孩子往体内塞的异物,种类之全,数目之多,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什么玩具小零件、小龙虾、泥鳅、钢针、体温计、挖耳勺、发卡、笔帽、电线、电池……

危险物:

瓜子、花生、纽扣、小珠子、电池、玩具小零件、硬币等小物件。

预防措施

1.给孩子传达食物与其他东西的区别。

2.给孩子吃橘子、葡萄等食物时尽量切小一点。

3.孩子在吃食物时大人一定要在身边照看。

4.食物不吃的时候要收起来,不要让小宝宝自己拿到。

5.孩子吃东西时别逗笑,哭泣时不要进食,不要一边吃一边跑。

6.把一些小扣子、小珠子等小物件收起来,不要让孩子拿到。

7.对于小一些的宝宝,不要让他玩可以拆卸小零件的玩具。

Part.3 谨防烧伤烫伤

研究显示:

1-3岁的婴幼儿是烧烫伤发生的主要人群,其次是学龄期儿童、学龄前儿童和新生儿。

不同年龄段儿童发生烧烫伤的地点致伤物也有不同。

新生儿烧烫伤几乎全部发生在家中,致伤物均为热水

婴幼儿烧烫伤发生的地点主要在家中,致伤物超过98%热水食物

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除了热水和食物以外,接触火焰、化学物品或电等导致的烧烫伤的比例也有所增加。

幼儿烫伤是最难处理的,孩子疼痛难忍,遭罪不说,烫伤很容易导致伤口感染、病菌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生命安全。

烫伤还容易留疤,很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危险物:

烧水壶、电水壶、热水瓶、饮水机、有开水的杯子、燃气炉、热饭菜、电饭锅、打火机、火柴、蜡烛等。

预防措施

1.厨房重地一定要尽量避免孩子进入,并把危险物都收着锁起来。

2.不要在客厅卧室用电水壶烧热水,在烧水时不要让孩子在旁边玩耍。

3.烧完水的水壶和热水瓶要放在宝宝触碰不到的稳固位置,并且保证孩子不会爬上去。

4.饮水机最好用有安全门的,不用时用儿童安全锁锁上,长时间不用时要切断电源。

5.餐桌上最好不用桌布, 否则孩子扯掉摔碎盘子是事小, 被热菜热饭烫伤就事大了。

6.打火机、火柴、蜡烛等物不用时千万要收起来, 孩子要研究起来,就不仅仅是烫伤的事了。

总之, 孩子安全无小事, 为人父母的首要责任, 就是确保孩子能健康平安地长大。

这是一场不小的、持续的挑战,孩子成长的每一天、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细心关注、小心呵护。

我是 @小雨妈妈 ,家有2岁萌宝,专注孕期、育儿知识和经验分享,欢迎正在经历孕期、育儿的孕妈、宝妈关注我,我们一起成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