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子侍寝后,为什么不能陪皇帝过夜?

发布时间:
2023-08-15 23:36
阅读量:
18

你去故宫转一圈就明白了

清朝皇帝除顺治、康熙常住乾清宫外,后来的基本都是常住养心殿

这是东边的床


这是西边的床

我寻思这龙床还没我家卧室的床大呀。生理欲望都发泄完了,你觉得皇帝是希望跟别人在小床上挤一宿,翻个身都费劲呢?还是希望自己一个人安安稳稳睡个好觉呢?凌晨五点就要起床早朝,要是遇上个打鼾、磨牙的小主,这觉是睡还是不是睡?


以上纯属抖机灵,赞高有愧,再补充点干货吧。

看到评论区里各种“妙论”,我只想语重心长地提醒诸君,少看点稗官野史吧,即使看了那也别太当真,当成段子乐一乐也就罢了。

网上营销号关于清宫中的各种宫闺艳闻,不说100%吧,99%都是出自宣统、民国时期的野史、笔记、小说(地摊文)。

清代皇帝中不乏贪色无度者,比如出使清国的朝鲜使者回国后向国王报告说:「雍正晚年沉溺于女色,病入膏肓,自腰以下不能活动者久矣!」[1]

但是,与《明实录》不同,清十帝的《实录》和《起居注》都没有记载皇帝房事无度、猎艳及使用春药等事。是绝无此类事,还是不敢记载?乾隆皇帝的警告大概给出了答案。雍正皇帝曾招道士炼丹,秘而不宣。《清高宗实录》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刚去世,即将登基的清高宗乾隆皇帝立即将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驱逐出西苑,并严厉警告他们出去后不得透漏「一言一字」。乾隆皇帝为尊者讳的警告,大概说出了纂修《清实录》和《清起居注》时必须恪守的律条,纂修官们盖不敢记载有损皇帝形象的事。

清帝留下的千古之谜比任何朝代都多,此当为原因之一。比如,著名的清宫「三大谜案」中的主角之一雍正皇帝是怎么死的,陵寝中雍正皇帝遗骸的头颅是真的还是金头,雍正是否服用房中药……等等,这些疑问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一直聚讼纷纭。

在各种地摊文中,当以《清代野记》(作者梁溪坐观老人,跟兰陵笑笑生一样完全考证不到真名)中的「敬事房太監之職務」一章流传最广:

敬事房太監者,專司皇帝交媾之事者也。帝與后交,敬事房則第記其年月日時於冊,以便受孕之證而已。

若幸妃之例則不然。每日晚膳時,凡妃子之備幸者皆有一綠頭牌,書姓名於牌面,式與京外官引見之牌同。或十餘牌,或數十牌,敬事房太監舉而置之大銀盤中,備晚膳時呈進,亦謂之膳牌。帝食畢,太監舉盤跪帝前,若無所幸則曰去;若有屬意,則取牌翻轉之,以背向上。太監下,則摘取此牌又交一太監,乃專以駝妃子入帝榻者。屆時,帝先臥,被不覆腳。駝婦者脫妃上下衣皆淨,以大氅裹之,背至帝榻前,去氅,妃子赤身由被腳逆爬而上, 與帝交焉。敬事房總管與駝妃之太監皆立候於窗外。如時過久,則總管必高唱曰:「是時候了。」帝不應,則再唱,如是者三。

帝命之入,則妃子從帝腳後拖而出,駝妃者仍以氅裹之,駝而去。去後,總管必跪而請命曰:「留不留?」帝曰不留,則總管至妃子後股穴道微按之,則龍精皆流出矣;曰留,則筆之於冊曰:「某月某日某時皇帝幸某妃。」亦所以備受孕之證也。

此宮禁中祖宗之定制也。若住圓明園,則此等儀注皆廢,可以隨時愛幸如人家然,然膳牌之遞仍照舊也。所以帝皆住園時多,必至年終始回宮,一至二月中,又幸園矣。

覺羅炳半聾為予言。炳言此猶沿前明宮之例,世祖因其可制子孫淫逸之行,遂因之。

《清代野记》里还有彭玉麟劝曾国藩这故事,这等秘事,本无对证,作者生怕读者不信,声称曾国藩读到彭玉麟寄来的那十二字“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之时,其亲信倪人垲在侧侍卫,恰巧见证,后来倪人垲将此事说与欧阳润生,欧阳润生再告诉他。言之凿凿,有板有眼。

这则谈敬事房太监,亦是如此,梁溪坐观老人表示,轶闻来自一个叫炳半聋的觉罗,觉罗是清朝的皇族,与宫闱接近,正适合作为爆料人。

但实际上敬事房是内务府里最核心部门,专司遵奉谕旨,也承应宫内各种事务与其礼节,也就是宫里大大小小事。敬事房都说得上话。宫殿监督领侍衔,俗称敬事房总管,为带清太监中品级最高者。

《清代野记》如果你仔细看下去,就会发现它连野史都称不上,里面还有各种街头笑话段子跟怪力乱神的志怪文章,比如「妖狐為祟」一章:

同治季年,蕪湖有釐卡委員俞某者,浙人而北籍也。婦為狐所憑,夫入房,輒有物擊之,遂不敢近。
在蕪湖時,一日清晨,有僕婦入房灑掃,忽見一壯年男子,冠白氈冠,衣灰色繭綢袍, 腰繫大綠皮煙荷包,坐主婦牀上。大駭,欲詢,轉眼即不見。俞自北南來,此狐即隨之而至,歷有年所矣。婦日漸枯瘠,遂死。俞亦無子。
予其時亦在蕪湖,一時喧傳,以為怪事。

清帝在园子里的事,也是小说家们最爱写的,比如《十叶野闻》、《梵天庐丛录》、《清代野记》、《栖霞阁野乘》[2]里说:咸丰皇帝在圆明园暗藏「四春」,在「豹房」包养四姊妹,微服出宫渔色看中「盖南城」,令近侍宫人皆穿「梭背裆」裤,不时传召雏伶朱莲芬,其性事被绘制成秘戏图《文宗行乐图》。又说咸丰皇帝在圆明园中服用春药,「此媚药之最烈者。禁中蓄媚药数十种,以此为第一」。

《十叶野闻》里提到承德避暑山庄:「内有铜佛殿一所,柱壁以精铜为之,藏铜佛像百余尊,皆裸形秘戏图也」,另有「一案中虚藏机械,悉秘戏图,手按人物皆动,发须若活」。

邱淑贞、梁家辉早年间曾经主演过一部风月片《慈禧的秘密生活》(刘伟强导演,王晶出品人),里面大多数情节就是取材自这些小说。要是你们真爱这种清宫八卦文,与其看这些半白话小说,倒不如去看看英国人埃蒙德·特拉内·巴恪思爵士1943年写的自传体小说《太后与我》(原名秽乱清宫,有中文译本),详细讲述了自己充当慈禧男宠的经历。

咳咳咳,偏题了,总之这些地摊文是真是假,全凭读者自己体会了。

清代的起居注从康熙九年(1670年)开始,一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十二月,其间偶有间断,但是时间很短。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清代起居注三千八百六十三册,数量之庞大,令人叹为观止。

其实清朝妃子侍寝的规矩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一般是皇帝在吃宵夜(因为古人晚饭=午饭,其实也就是七八点的时候)时,所有的妃嫔到养心殿燕喜堂集合,太监把刻着后妃名字的绿头牌呈给皇帝。皇帝挑中哪一个,哪一个就留下,其她的妃嫔就各自回宫。

下面是根据清代起居注作的两张大概的日程表:

雍正的


基本上在晚上19点到21点这三个小时,皇帝的房事是不受限制的(觉得三个小时不够的,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

如果兴致不高不翻牌子,一般20点就睡了,就算4点钟起床,人家也睡够了八小时,辛苦?只是生物钟不同而已,现在的社畜都不一定每天能睡满八小时吧。而且早朝跟祭典也不是每天都有,非工作日睡个懒觉也不是不可以。

妃嫔侍完寝后视皇帝恩宠决定留宿后殿或者打发回西边的燕喜堂耳房过夜(东边体顺堂一般是皇后常驻),要是皇帝大半夜烦躁得睡不着,把燕喜堂的妃嫔叫回来再加个钟也不是不行,别太相信地摊文说的,皇帝要是连这个决定权都没有,必须听太监的啥狗屁祖训(光绪、溥仪除外),那这皇位还有鸟意思,有些恩宠恩宠隆异的妃嫔甚至可以常住在后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