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禁止外卖骑手入校,建「校园外卖专送团队」有偿转送引争议,现已更新维持原有模式,如何看待此事?

发布时间:
2023-08-15 23:36
阅读量:
17
垄断生意躺赚习惯了,有时候就少了一点微操的智慧

人是什么?

人是资源。

你手上管着上万人的吃穿用度,想不发财都难,你不发财,都会有人逼着你发财。

尤其是这种管,还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正当性,围墙围起来,是为了安全,食堂做起来,是为了安全,禁止外卖小哥进入,是为了安全。

一边说我们是最安全的国家,完全不用担心,一边说我们之所以有最安全的社会完全是因为管的好,为了保持最安全的称号就要继续加强管理,这逻辑也说得过去。

最好玩的是,关起来、管起来,甚至都不需要强制。

只需要一点微操就能做到。

以前我读书的时候,还没有外卖这种普惠服务呢,宿舍附近的校园围墙有个小门,可以直达一个商业小镇。

小镇里面都是市场毒打筛选出来的餐馆,主打一个物美价廉、风味多元、服务周到,学校食堂和这些餐馆比起来,说一句狗粮都是夸赞了。

于是每到饭点就会看到非常壮观的一幕,那个小门人潮汹涌,都是出去觅食的学生。

在学校,或者说后勤集团,或者说沾亲带故能在学校里面承包食堂或者小店的七大姑八大姨看起来这叫什么?

资源外溢。

贸易逆差。

都说你们学生养活了外面的商业小镇,这些钱原本是可以自己吃下的。

于是,小门被封了。

原因是什么呢?

安全,怕小偷混进来偷你们自行车。

和刘邦在鸿门宴上对项羽说的那套说辞很类似,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你说校园偷车有没有发生?

有。

这原本是学校保安的失职,但现在变成了后期集团的说辞,仿佛小偷偷了自行车一定要从这个小门走一样。

小门关了,还要去外面的商业小镇就要绕很远的路,从南大门走。

路程从走路5分钟,变成走路30分钟。

再加上偷车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很多同学吃过一次亏之后就不买自行车了,这30分钟的路程变成了很多人捏着鼻子吃食堂的因素。

我有逼着你去食堂么?

没有。

我只是给你来了个柔性的、有说法的、看上去和吃饭毫不相关的层层加码而已。

但美食和狗粮的差距实在太大,很多学生被迫练就了一身翻围墙的本领,就连女生那都是猿猴附体,三下五除二就能绕过带倒钩的两米高铁栅栏。

然后又迎来了一波严打,为了学生安全,坚决杜绝翻越围墙的恶性事件。

小镇枯萎了,食堂豪横了,学生一脸懵逼。

最好玩的是,还有一堆喜欢吃狗粮的狗腿子,大声疾呼学校给力,痛心疾首的怒斥其他学生不体谅学校一片苦心。

甚至,开启了喜闻乐见的扣帽子。

当然,那年头是久疏战阵又没有重获新生,扣帽子主要是目无法纪,还不涉及什么境外势力或者收了黑心钱。

后面毕业以后,回学校见朋友,才听说小门又开放了。

我以为是学校听取了学生的反馈,从善如流,结果朋友说屁,新来的那个领导在商业小镇新修的情侣酒店有入股,都是博弈的结果,这小门是周一到周五不开,周末开。

原来是划蛋糕的操作,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我读大学都是很多年前了,那时候信息还不顺畅,所以很多操作都可以很糙。

名头挂的很大,说起来都是壮怀激烈一心为学生,安全、秩序、管理、规划,这些常见且能放上台面的嗑。

到现在,大家意识起来了,光喊喊口号忽悠不到人了,需要更多的微操。

三年特殊时期,闹了多少事,不堪食堂小卖部涨价连夜喊楼的,拖拽外卖员的被拍下来的,都留痕了。

所以,搞出了一个转运机制。

转运使这个职务消失多少年了?如今又复活了。

其实细看会发现,真的做的很用心了。

先给你一个白名单模式,做个过度,过度一个月后,才彻底禁止。

体面,太体面了。

然后说不收学生的钱,只收外卖员的钱。

温馨,太温馨了。

至于以后外卖员会不会拒单,会不会让学生买外卖的柔性成本上升,那无所谓,反正场面上我都说得过去。

试探一下,反应太激烈,那就后延就好。

要么等学生脱敏,要么等其他学校跟进,要么换个包装形式,要么等一次外卖小哥在学校里面飙车。

我心怀叵测的想,这时候学校保安肯定人手一个相机,就等着外卖小哥飙车或者逆行呢。

不拦着,甚至很鼓励,你不这样做,我们怎么好找借口啊。

总归,想办的事情最后总有道理和手段给办了。

这就是典型的政策推进手段,也算是学校给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言传身教的一堂课了。

用心良苦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