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个人免死两次子免死一次,是不是“黑色幽默”?
明代给予勋臣的铁券,除了朱元璋自己信誉差外,后代皇帝基本还是有信誉的,起码不会随便按谋反的罪名给勋臣。 如沈德符: “【左右券内外黄】公、侯、伯封拜,俱给铁券,形如覆瓦,面刻制词,底刻身及子孙免死次数,质如绿玉,不类凡铁,其字皆用金填。 券有左、右二通,一付本爵收贮,一付藏内府印绶监备照。 所谓免死者,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免后即革爵革禄,不许仍故封,盖但贷其命耳。 此即问之世爵诸公,其言皆如…
76岁老臣李善长回家养老,每天耕田种地,朱元璋为何却下令满门抄斩?
朱元璋面临的不是刘秀赵匡胤的局面,是杨坚的恶化版局面,刘秀如果不是皇族出身和朱元璋一个出身你看他杀不杀,赵匡胤如果不是黄巢加五代十国把世家杀绝,他手下功臣背后没什么家族,并且科举制演化的士绅阶层还未成熟,你看他杀不杀。世家模式的消失的确给了更多人向上的通道,但也只是多了姓氏,食利阶级依然存在,甚至造成了整个明清期间皇帝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没有明确宗族构成的士绅阶层比世家大族更不好针对,没有领…
朱元璋大杀功臣是个人的品性,还是明初组织的原因?
首先你要明白,朱元璋刚开始并不想杀功臣。 在很多人眼里,朱元璋就是一个极度自私小心眼的残暴变态杀人狂,一直谋划着杀功臣,不念旧情…… 朱元璋四十岁登基,执政三十一年,七十一岁去世。 但是他活着的时候知道自己能活七十一? 肯定不知道,他又不是神仙。 一个四十岁登基的皇帝,如果真的想杀功臣,那得加紧杀了,说不定自己六十岁就死了呢?有几个皇帝活过六十的? 然而从洪武元年到洪武二十三年,这整整二十三年里,朱元…

明朝的开国功臣有谁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
这个问题下的很多回答,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功臣本人病亡于胡惟庸、蓝玉两个大案之前,就算逃过一劫,子孙死活一律不在考量范围之内。且不说古人香火传承、后嗣奉祀的强大观念,就算现代人,也不可能把子孙爵除伏诛的和世代簪缨荣华的等量齐观吧?二是大量计入追赠专用、不能袭爵的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朱元璋时代册封功臣的数量一下多达150人,显然任何人都不可能杀死死人。这两种算法算出的结果确实冲淡了洪武一朝的…
朱元璋厉害在哪里?
洪武三十年,安庆公主进宫见朱元璋,把外面的女装脱掉,露出里面的一品官服,哭喊道:"父皇,你饶了儿臣,别杀我!"朱元璋惊恐万分:快把这个疯子弄出去!" 安庆公主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生的小女儿,也就是俗称的小棉袄,从小极为受宠,那是要风得风,要雨有雨,因而被富养的安庆公主极有性格。 很快安庆公主从小女孩长成了青春美少女,朱元璋和马皇后开始操心女儿的婚事。 这一次两人没有像给大女儿找驸马那样,找个门当户对的老公…
现代朱明后裔还在遵照朱元璋命名规律起名吗?
我们敬爱的朱镕基总理,经考证其是朱元璋第十八子岷王朱楩的后人,为第17代“镕”字辈。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这些人的名字均为一个字,且同为木字旁。如朱标、朱樉、朱棣、朱桢、朱梓、朱椿、朱柏、朱权、朱松等等,朱元璋又考虑到随着子孙繁衍,可能会名字重复,于是又亲自为子孙们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则和方法。 他为有后代的26个儿子,从孙子辈算起各拟定了20个字的后代世系,每个字为一世。几子孙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